|
和朋友聊天,我詢問,最近還在堅持寫作嗎?不寫了。為什么呢?因為沒人閱讀,就沒了更新的動力。 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做一件事,如果缺少正面反饋,往往也就缺少了堅持做下去的動力。 所以,當你決定堅持做一件事時,一定要找到正面反饋的那些點。 寫文章,正面反饋可以是粉絲和閱讀數(shù)量的增長,最好的,還有一些大賞,有一些留言的贊美和討論互動,當粉絲數(shù)量和閱讀量達到一定程度了,還能順便接點廣告等等,這些都是持續(xù)寫作所需要的正面反饋。 再比如我這段時間在堅持減重(我不肥,只是覺得多了一點點,所以想減下來2公斤),我的行動是中午幾乎沒有吃過米飯,永遠都是一葷一素的兩個菜而已,晚上也是定量吃飯,還要保持每天1萬步的運動量,100個左右俯臥撐,這些動作的持續(xù)同樣需要得到正面反饋,是什么呢?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稱重,如果比昨天又輕了一點點,我就特別開心,如果重了,我就會反思,昨天那個環(huán)節(jié)沒做好,今天要更加注意。 創(chuàng)業(yè)呢?因為學員中有很多都是初次創(chuàng)業(yè)者,所以我提醒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做離賺錢最近的生意。我給大家做過假設:如果產品上架后,連續(xù)三個月不出一單,你還會做亞馬遜嗎?大家都嘿嘿一笑。每個人的答案幾乎都一樣,三個月不出單,我們很難有信心再繼續(xù)。所以,對于創(chuàng)業(yè)來說,快速的出單,快速的賺錢,哪怕剛開始盈利不多,這都是創(chuàng)業(yè)路上的正面反饋,只有這些才能夠支撐我們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越走越遠。反之,得回去找份工作圖安穩(wěn)了。 大量閱讀的好處有哪些呢?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第一、一本書,或者哪怕是一篇文章,都是一本作者之前的經歷、見識的沉淀和呈現(xiàn),在閱讀中,可以快速拓展自己認知的邊界,無法親自體驗的我們可以獲得視角,有機會驗證的我們也可以以閱讀為引子,隨后找機會去體驗去驗證。 第二、種下覺醒的種子。沒有任何人可以未做而先知,但在閱讀中獲得一些新穎的、不同的觀點,一些有閱歷的作者所呈現(xiàn)的不一樣的觀點,都可以變成我們自己前行路上覺悟的種子,也許僅僅是一句話的提醒,就足以讓我們在以后某個關鍵機遇出現(xiàn)時我們瞬間有了方向感和力量感。 有人會說,并不是所有的閱讀都一定有益呀,也有一些有害的價值觀不正的內容呀。這類杠精一般都是不讀書不學習不成長的懶漢,對于一個持續(xù)保持閱讀和學習姿態(tài)的人,怎么可能會識別不了一本書一份資料的好壞,怎么可能鑒別不了有用有價值? 凡是不閱讀卻給別人誠懇建議“讀書也要分好壞”的人,都是典型的坐在街頭臆想有朝一日當皇帝可以打造個金飯碗來乞討的乞丐,也正是因為不閱讀缺少思考認知,才造成了杞人憂天一樣的關懷。 和朋友聊天,聊天結束后,朋友專門把聊天內容整理成了一份脈絡清晰的聊天記錄。 在朋友整理的聊天記錄里,我看到了聊天過程中不經意中迸發(fā)出的那些靈光一現(xiàn)的亮點,也看到了朋友的用心、細致、條理性。 我一直覺得,一場高質量的聊天交流,對彼此雙方都是有很大受用的。 很多時候,我們期望能夠對某個事物有深度的思考,可有深度的思考不僅僅是來自于一個人的沉浸式思考,有時候也來自于與人交流時不經意間碰撞出的火花。有一種理論說,潛意識比意識更有力量,甚至有人舉例,當你對一件事朝思暮想,這件事就會進入到你的潛意識,可能你從睡夢中醒來,一個抓耳撓腮也未曾想到過的答案躍然于腦海里了,這就是潛意識的威力。 我們終究是無法左右自己會做什么夢,會在夢中產生什么樣的靈感,但高質量的聊天可以。一兩個朋友,或者一小群朋友,圍繞一個話題,甚至是圍繞多個話題,隨意而愜意的聊著,不經意間,你進入了心流狀態(tài),表達了你之前未曾留意到的觀點,每個人都有受用,而你自己呢,也許,就有了突破。 幫朋友錄個祝福視頻時才知道朋友在持續(xù)日更視頻號已經兩年了,看到朋友圈有好友打卡運動健身,往前翻了翻才發(fā)現(xiàn)人家已經堅持1500多天了,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一個不認識的網友分享閱讀心得,看了他的朋友圈才發(fā)現(xiàn)他已經多年如一日的閱讀、寫心得,每一條心得都是那么的有深度顯智慧。 每一次遇到那些能夠在一件小事上堅持做很多年的人,我的內心里都油然而生一種敬意。每個人的起點不同,資質會有差異,但在持續(xù)的堅持中,資質好的會更加卓越,即便起點低一點資質差一點,也會因為持續(xù)的行動而變得熠熠生輝。 堅持,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顯得更加重要。阿甘精神,可能是我們作為成年人驗證夢想實現(xiàn)目標的唯一的路。 |
|
|
來自: 跨境電商老魏 > 《跨境電商贏商薈-老魏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