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堰街道位于紹興市越城區(qū)東部,距紹興市區(qū)13千米,浙東古運河、蕭甬鐵路、104國道、329國道、紹諸高速、平陶公路穿境而過,因東漢陶姓家族居住堰下而得名,為陶成章、陶行知、邵力子的故鄉(xiāng)。 2021年,陶堰街道成功升級為浙江省3A級景區(qū)鎮(zhèn)!  ▲陶堰街道集鎮(zhèn)  ▲涇口村  陶堰街道水域面積0.8萬畝,占街域面積的24%,境內(nèi)水網(wǎng)密布,兩條運河穿境而過,兩大湖泊貫穿其中,形成特有的江南水鄉(xiāng)風貌。  以田為形,以水為魂。陶堰街道碧波浩渺,水質(zhì)清澈,均為三類及以上標準,所產(chǎn)的白塔洋魚蝦、甲魚等水產(chǎn)品遠近聞名。    陶堰原稱陶家堰,自古名人輩出,享有“江南人才名鎮(zhèn)”之美譽,是真正的師爺之鄉(xiāng)、名士之鄉(xiāng),近現(xiàn)代更是人才濟濟,涌現(xiàn)出陶成章、邵力子、陶行知等眾多歷史名人。境內(nèi)文物遺存豐富,有國家級文保單位2處,省市級文保單位5處。  邵力子  陶成章  陶元慶  陶孟和  醉盡運河風韻、一帆游遍古今!若要來陶堰,這六景定是不能錯過的! YUECHENG 涇口大橋  涇口大橋由三孔馬蹄型拱橋與三孔石梁橋組成,這種三孔馬蹄型拱橋國內(nèi)少見。大橋既長又高,如長虹臥月,護欄上雕刻著梅蘭竹菊圖案,橋上兩邊共有12只石獅子,形態(tài)不一。古橋的石墩是用松木支撐的,這些松木在水底不腐爛,堪稱一絕。  這座古橋是清初建造的,至今風姿依舊,是橫跨在浙東運河之上的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涇口大橋上流傳著“狀元與新娘讓路”的故事,更是將謙虛禮讓的精神傳承至今。    YUECHENG 濕地花海  每年三月中旬,陶堰東鑒湖的千畝油菜花就會陸續(xù)開放,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踏青賞花。 一串串花朵,一片片金色花田在古運河旁,在田間地頭,花兒搖曳金黃,蜂蝶飛舞,花香醉人,游人穿梭其中,藍天白云湖泊花海,偶爾有船兒劃過,將這里點綴成了一幅絢麗的春日畫卷。  YUECHENG 水韻鑒湖    YUECHENG 邵力子故居  邵力子故居是和平老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邵力子先生的出生地及少年時期的生活處,位于陶堰街道陶堰村188號,2002年公布為紹興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為民國建筑,坐北朝南,整體為磚木結(jié)構(gòu),三間兩進。建筑布局規(guī)整,用材尚好,是一處具有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價值的古民居。   YUECHENG 陶成章故居   陶成章故居是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出生和長期居住的地方,位于陶堰街道陶堰村488號,是陶氏祖宅的一部分,清末建筑,2011年公布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陶成章一生公而忘私,百折不撓,為推翻封建專制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為己志,奔走革命十余年。故居內(nèi)高掛孫中山的親筆題詞“氣壯山河”及“煥卿同志千古”,并作挽聯(lián)。  雙扇黑漆大門上懸掛“陶成章故居”木匾一方,門屋后的天井,兩側(cè)水缸,內(nèi)有荷葉浮藻,現(xiàn)留置家具均為原物,那些年的光景都有很好地保留下來。   YUECHENG 秋官里進士牌坊  秋官里進士牌坊位于陶堰村,浙江省文保單位,建于明弘治四年,為會稽陶氏第一位進士、刑部主事陶懌所立,銹刻著“秋官里”三個大字,并有“賜進士”的直額。正德十一年,牌坊兩側(cè)為舉人陶性、陶璐立“亞魁坊”,為解元陶諧立“解元坊”。    到了陶堰,自然是要嘗一嘗“陶堰八味”。以新鮮捕撈的白塔洋魚蝦為食材,配以傳統(tǒng)烹飪手法,展現(xiàn)最地道的陶堰家常菜口味,都是陶堰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         如今,已是春暖花開時 陶堰街道邀您 “陶”然而醉 共赴盛“堰”  
 本文由紹興文旅發(fā)布整理編輯 素材來源:越城文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