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盂蘭會,是神仙界的高端論壇之一,同樣的盛會還有蟠桃會、龍華會、安天會。神仙們是已經(jīng)脫離了低級趣味、渾身高級趣味的世外高人,這樣的盛會,自然不只是為了吃飯喝酒,而是討論佛法、交流感情,類似于東晉的蘭亭雅集,是高級神仙的聯(lián)誼會。  天界上層聚會 西游記中,根據(jù)書中人物的口述,參加或即將參加的一共有四人:唐僧、鎮(zhèn)元子、豬八戒、毗藍婆。但是,這四人都絕無可能參加盂蘭會! 盂蘭會的參與者。
 除了在會上亮過相、表現(xiàn)最亮眼的福祿壽三仙和觀世音菩薩外,鎮(zhèn)元子、唐僧、八戒、毗藍婆均無明確地參與記錄。但鎮(zhèn)元子和毗藍婆均明確表示自己有參與此會,如果他們實際未參加而撒謊赴會,為何不往蟠桃會、龍華會這樣的大會上靠呢?  盂蘭會出席嘉賓 只因神仙界重大的聚會,比如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元始天尊的道果會等常規(guī)制式會議,需要通過請柬、簡帖這樣正式的方式邀請參會神仙。時間、地點、人物、內(nèi)容會有完整詳實的記錄,冒認(rèn)參會很容易被拆穿。 盂蘭會是如來佛祖臨時召集的非正式集會,邀請方式為“喚”,即口傳,這種聚會,也不會有正式的會議記錄,故參會人員名單,只有“諸佛,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增、尼等眾”這樣的記錄。如此,便給謊言附會提供了便利。 盂蘭會的時間,發(fā)生在唐僧取經(jīng)之前,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之后。
 因為神仙們天長地久,與世同在,對于時間的流逝并不放在心上,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對于凡間,便以千年計。唐僧取經(jīng)時,才開始用貞觀紀(jì)年。所以這個聚會并沒有交待明確的年月日。只說安天大會之后半千年左右--即500年。 盂蘭會的內(nèi)容。盂蘭會到底是個什么會?通過原文,我們可以知道聯(lián)誼會分為三個部分。 1.欣賞寶盆 2.大會定名,眾仙獻贊 3.佛法宣講,西游立項 如來自安天大會后,閑著無事,召集神仙們約了個局:我手上有個好東西,給大家開開眼。然后拿出一個寶盆,萬種奇花,千般異果。老大都這樣說了,自然一幫神仙也就紛紛變著法兒夸獎:你看這個盆,它又大又圓,它怎么這么好看。  福祿壽三星獻詩 如來道:既然大家都說這盆好看,那咱們今天的聚會名字就叫“盂蘭盆會”吧。 眾神紛紛叫好:老大英明! 要不說福祿壽三星仙緣好呢,這三位馬上就寫贊詩獻上了。 如來辛辛苦苦召大家來,管吃管喝,還給看西洋鏡就是為了這小小的夸贊?那也太小看這位佛門大咖了,所謂聚會賞盆,不過是個幌子,唯一的目的只是為了引出佛法東傳這一個主題: 我說各位,不能光顧著咱們過好日子啊,在遙遠(yuǎn)的東土大唐,還有一幫受苦受難的凡人啊,為什么受這些苦難,正是因為沒有學(xué)習(xí)我宏大的佛法,佛光不能普照世人,老夫心憂啊。如果能找個人來求取真經(jīng),永傳東土,勸化眾生,那就好了。  如來佛祖布置取經(jīng)任務(wù) 觀音八面玲瓏,慣會體察上意,心道剛剛那會兒獻詩就落在壽星之后,這個事必須要爭先了。 
 所以領(lǐng)導(dǎo)就是領(lǐng)導(dǎo)啊,我佛高明,拿個破盆兒就把佛法東傳這么大件事情給解決了。 由上可知,“盂蘭盆會”這個名字在本次聚會中首次出現(xiàn),以前從未有過,應(yīng)該算是首屆盂蘭會。 盂蘭會舉辦后,觀音奉旨上長安,顯像化金蟬,后唐僧出發(fā),這一年為貞觀十三年,可視為為西游元年,我們來看一下時間線。  盂蘭會時間線 孫悟空大鬧蟠桃會,被如來收服,壓在五行山下,發(fā)生在貞觀十三年的500年前,唐僧西行,路遇鎮(zhèn)元子、毗藍婆等人,發(fā)生在貞觀十三年的以后14年間。理清了這條時間線,我們再來看看誰在撒謊。 第一個說參加過盂蘭會的人:鎮(zhèn)元子。出自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通過守門僮兒的口說出來的。 都道神仙不騙人,實則不然,鎮(zhèn)元子說500年前參加過盂蘭會,并且還遇見了當(dāng)時還是金蟬子的唐僧,然而按照我們的時間線,第一屆盂蘭會才舉辦了最多十來年,500年前連盂蘭會這個名字都沒有。鎮(zhèn)元子去哪里參加的?  鎮(zhèn)元子告訴僮兒他參加盂蘭會的情形 同時,首屆盂蘭會上金蟬子也絕不可能出現(xiàn)。金蟬子輕慢佛法,被罰下界歷劫,十世修行。在盂蘭法會舉辦的同時,正在大唐長安城里進行第十次輪回,托生為玄奘法師——一個肉身凡胎的和尚。如果按一世修行60年計,盂蘭法會舉辦時,金蟬子已離開西天560年之久,怎么還在盂蘭會上端湯遞茶迎來送往? 鎮(zhèn)元子為何撒謊? 一來是神仙年紀(jì)大,平時應(yīng)酬也挺多,龍華會、蟠桃會、安天會、丹丸會、道果會、盂蘭會,可能是500年前的某一次的飯局上兩人見過,比如安天會,時間就對得上,反正內(nèi)容也差不多,大多都是吃吃喝喝,聊聊天講講法,所以一時之間記叉劈了。誰知道呢,反正仙界的聚會那么多。 另一種可能,畢竟盂蘭會是如來主持的,除了幾個退隱狀態(tài)的老前輩,如來佛是第一實權(quán)派,邀請的也都是有頭有臉的高級神仙,能夠參加這種高級別的沙龍,對于鎮(zhèn)元子這種沒有實際權(quán)力的老干部,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至于唐僧孟婆湯都喝了九回了,前前前前世的記憶早就渣都剩不下了,反正說啥他也記不起來,所以就由得鎮(zhèn)元大仙說了。 第二個說參加盂蘭會的,是豬八戒。出自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diào)芭蕉扇 話說豬八戒跟牛魔王打了老半天不勝,說出了一番話來。 “是,是,是!去,去,去!管甚牛王會不會,木生在亥配為豬,牽轉(zhuǎn)牛兒歸土類。申下生金本是猴,無刑無克多和氣。用芭蕉,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濟。晝夜休離苦盡功,功完趕赴盂蘭會?!?/span>  豬牛大戰(zhàn) 嚴(yán)格說來,八戒不算是撒謊。但盂蘭盆會跟他半毛錢關(guān)系也沾不上。 八戒下凡之前的最后一次亮相是安天大會。同上面的時間線,八戒被貶下凡,誤投豬胎的時間發(fā)生在安天大會之后,盂蘭盆會之前。 盂蘭盆會舉辦的時間段,老豬早已入贅了云棧洞卵二姐,舒舒服服地當(dāng)了上門女婿,斷無可能參加什么盂蘭會。 八戒為什么要說謊呢?純屬裝X。 試著解讀一下他的心理活動。作為一個天庭實權(quán)元帥,被貶下界不說,還誤投豬胎,無論在卵二姐處還是在高老莊處,都還是通渠犁田,幫工干活做苦力混飯吃,實在窩囊。西行路上遇見了牛魔王,一個土鱉不但擁有翠云山和積雷山兩處洞府,還有鐵扇公主和玉面公主兩房嬌妻,整日里跨著避水金睛獸,不是赴九圣元靈的宴,就是趕四海龍王的會. 話說豬牛本是一家,人家牛魔王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坦,反觀自己這個豬魔王,整日里挑擔(dān)牽馬,化緣趕路,那叫一個憋屈,面子上實在繃不住。 于是沖著老牛叫:麻溜地,打完了我還要去如來那兒赴會呢。  別拿老豬不當(dāng)干部 意圖壓上老牛一頭,彰顯自己高級神仙的身份:雖然老豬現(xiàn)在混得不咋地,待我功成名達,還是如來佛祖的座上賓呢,豈是你一頭瘋牛比得了的。 第三個說參加盂蘭會的,是毗藍婆。出自第七十三回:情因舊恨生災(zāi)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唐僧師徒黃花觀遇阻,孫悟空求助毗藍婆,毗藍婆說道: 
 同上面的時間線,按人間紀(jì)元說前些年參加盂蘭會,或者按仙界紀(jì)年說前些天參與了盂蘭會,都沒毛病。可她說300年前參加盂蘭會,就說不過去了。盂蘭會剛定名十來年,300年前哪來的什么盂蘭會? 毗藍婆又是為什么說謊呢? 真如她所說,是因為300年前開始隱居而不為人知嗎?并不是。 毗藍婆是一個知名度很低的菩薩,在西游記中出現(xiàn)過一次,其它的佛教經(jīng)典中鮮有記載。所以知名度低,并不是因為她隱居,而是因為她本就不為人知。 
  自言隱居的毗藍婆菩薩 可見他從來沒見過孫悟空。 500年前那次著名的蟠桃盛會,孫悟空大鬧天宮,從南天門打到金鑾殿,如果她當(dāng)時在場,一定會見過孫悟空。隨后的安天大會,玉帝為了找回排面,請了大大小小的滿天神佛慶功答謝,也沒有請她。這么大的事,還是通過天庭的告示(基本等同于我們看新聞聯(lián)播)才知道的。說到底,她在仙佛兩道都是無足輕重的,就是神仙界的一個普通老百姓級別的,無官無職,自在修仙。 正常一個隱士跟人交談,大概會說:我在此隱居三百多年,不問世事,無人認(rèn)識。 毗藍婆說的卻是:300年前的那一天,我去參加了如來佛祖的盂蘭會,回來就開始隱居了~~~ 這里特意點出盂蘭會,怎么看都顯得刻意。 因為兒子昴日星君在天庭為官,從日常交談中單位同事知道她恰好能收伏黃花觀的大蜈蚣,所以孫悟空才來相請。  昴日星官 在這種情況下,不能給天庭的兒子丟臉,輸了排面,毗籃婆撒謊也是虛榮心做怪。 結(jié)論:其實盂蘭會是一次相當(dāng)隨意的聚會,《西游記》全書中也只舉辦過一次。不以賞寶盆的名義召集,更不以賞盆為目的,就是如來隨口這么一說便定了這個名字。相對于蟠桃會、龍華會來說,也僅有十多年的歷史,目的只是通過此次會議為西行取經(jīng)立項,與其說是寶盆會,不如說是項目會更恰當(dāng)一些。不同于那些定期舉辦的盛大集會。真正參與、了解這次聚會的神仙,從未在任何地方提起過自己參加過這次聚會、也不以此為榮。而那些沒有參與過這次集會的或者相對層級低一些的神仙們,常常以此為借口,彰顯自己的地位與身份。 在仙界混,也是很講排面的! | 
|  | 
來自: 漸華 > 《易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