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今的音頻市場中,便攜化是一個大趨勢,不論是各類耳機,還是播放器、解碼設備皆是如此。但這并不代表臺式設備沒了市場,隨著用戶手中各種音頻設備越來越多,如何充分發(fā)揮它們的潛能,挖掘更多新鮮玩法,臺式設備反而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所需要的不過是廠商在產(chǎn)品規(guī)劃、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和與時俱進。今天我要體驗的兩款臺式音頻設備有著不同的定位,但相同的是,它們都能讓你手中的音頻設備變得更好聽、更好玩。 更發(fā)燒的藍牙“全能王”飛傲BTA30 Pro![]() 飛傲BTA30 Pro產(chǎn)品規(guī)格 藍牙芯片:CSR8675 藍牙版本:藍牙5.0 DSP芯片:CT7302 DAC芯片:ES9038Q2M 藍牙接收格式:SBC/AAC/aptX/aptX HD/LDAC 藍牙發(fā)射格式:SBC/aptX/aptX LL/aptX HD/LDAC 光纖解碼采樣率:96k/24bit 同軸解碼采樣率:384k/24bit;DSD128(DoP) USB Audio采樣率:384k/32bit;DSD256(DoP) 模擬輸出接口:RCA(Max 3Vrms) 數(shù)字輸出接口:光纖+同軸 數(shù)字輸入接口:光纖+同軸 數(shù)字輸出采樣率:同軸可支持到384k/24bit;DSD128(DoP) 光纖可支持192k/24bit USB接口:USB-C 尺寸:120mm×55mm×25.8mm 重量:145g 參考價格 799元 飛傲曾在2020年底發(fā)布過一款特別的產(chǎn)品BTA30,它同時具有藍牙接收與藍牙發(fā)射功能,解碼能力也不錯,可以讓用戶將家中的各種新老娛樂、聽音設備,不論有線無線通通打通,組合成各種無線玩法。不過飛傲在研發(fā)BTA30時更多考慮的是擴展普通用戶群,在發(fā)燒玩家看重的一些規(guī)格和功能上有些不足。好在一年后,BTA30 Pro來了。它有著怎樣的進步?一起來看看。 ![]() BTA30 Pro的造型和BTA30幾乎完全一致,不過厚度增加少許,重量也多出30g。在BTA30上我曾提到其鏡面頂蓋不夠耐臟耐磨問題,在BTA30 Pro得到改善。在保持鋁合金機身的同時,頂蓋從BTA30的亞克力材質改為鋁合金,不但讓機身整體的視覺效果更為統(tǒng)一,質感更加出眾,也解決了上述問題。 ![]() ![]() 其實細數(shù)BTA30 Pro的變化還有很多。雖然機身正面的按鍵、旋鈕無論從布局還是數(shù)量來看,相比BTA30都沒有變化,但實則功能卻有不同。其中兩個按鍵控制的功能變得豐富不少,原本的電源開關增加了音源輸入切換以及PAIR2的功能,原本的PAIR鍵則增加了暫停、編碼格式切換的功能,標識也改為“LL/HD”。這些都是根據(jù)此前BTA30用戶反饋的信息,在操作便利性方面進行的改善。 ![]() 頂蓋一角增加了5個指示燈,讓用戶可以更容易了解BTA30 Pro當前的工作狀態(tài)。 同樣從這一角度出發(fā)增加的功能還有頂蓋一角的5個指示燈,包括了輸入源指示燈、Bypass指示燈以及藍牙狀態(tài)/編碼格式/采樣率指示燈,讓用戶可以更容易了解BTA30 Pro當前的工作狀態(tài)。在增加實體按鍵功能的同時,BTA30 Pro依舊可以和FiiO Control App配合,用戶通過App在手機上就可以對BTA30 Pro的藍牙接收/發(fā)射狀態(tài)進行相應設置。 ![]() 正面的按鍵、旋鈕數(shù)量及布局雖然和BTA30一樣,但兩個按鍵疊加了更多功能,能實現(xiàn)的操作比BTA30更為豐富。 相比外在設計與操作功能方面的變化,BTA30 Pro內部的提升更為明顯,也更顯價值。它新增了XMOS XUF208 USB解碼芯片,搭配時鐘匹配管理系統(tǒng),可支持384k/32bit采樣率,相比此前PCM的48k/16bit采樣率提升明顯,還能硬件解碼DSD256。同時得益于USB解碼能力的增強,BTA30 Pro在USB輸入、藍牙發(fā)射模式時,增加了對LDAC格式的支持。另外在DSP芯片部分,BTA30 Pro也升級到CT7302EL,可以滿足多種格式的解碼需求,適用面更廣。DAC芯片改用ES9039Q2M,性能相比上一代產(chǎn)品更加出色,同時加入薄膜電容進行調音,增強高頻的透亮聽感。 ![]() 高通旗艦藍牙芯片CSR8675支持藍牙5.0標準,除了提供常見的SBC、AAC、aptX編碼格式支持之外,還為BTA30 Pro帶來了aptX LowLatency(下文簡稱aptX LL)、aptX HD、LDAC支持的能力。其中它還專門提供了一鍵aptX LL功能,只需要發(fā)射模式下雙擊前面提到的“LL/HD”鍵,就能啟用aptX LL優(yōu)先功能,對于游戲玩家,以及追劇、看電影等應用場景下的用戶來說,aptX LL低延遲的模式更有利于他們擁有音畫同步的無線聲音體驗。 ![]() 背部除了一根可拆卸的藍牙增益天線之外,還提供了豐富的輸入輸出接口,類型、數(shù)量與BTA30保持一致。 BTA30 Pro背部的接口依舊豐富,包括了RCA模擬輸出接口、光纖輸入輸出接口、同軸輸入輸出接口和USB-C接口,其中USB-C接口兼顧USB輸入和供電,接口的豐富程度足以滿足了大多數(shù)用戶的輸入輸出需求。此外背部還有一個可拆卸的藍牙增益天線,以提供速度更快、更穩(wěn)定的無線連接。 ![]() 通過FiiO Control App,用戶可以在手機上對BTA30 Pro的藍牙接收/發(fā)射狀態(tài)進行相應設置。 BTA30 Pro有三種使用模式:藍牙接收(RX)、藍牙發(fā)射(TX)與DAC數(shù)字解碼,前兩種無疑是其應用的精髓。開啟藍牙接收模式,用戶可以通過它的光纖、同軸、線性輸出接口與有線音箱、功能等設備連接,從手機、平板電腦、音樂播放器、電視機等設備發(fā)出的藍牙無線聲音信號,通過BTA30 Pro接收并解碼后,便可以讓不具備藍牙功能的音箱、功放也能獲得“無線”活力。 ![]() 開啟藍牙發(fā)射模式,BTA30 Pro的有線連接對象則變成了游戲機、電腦、電視機、CD機等設備,它們的聲音輸入BTA30 Pro,轉換為無線信號發(fā)射給藍牙音箱、藍牙耳機,讓沒有藍牙功能或不支持高清編碼格式的設備,也能實現(xiàn)LDAC高清編碼傳輸,或aptX LL低延時傳輸。值得一提的是,BTA30 Pro支持UAC1.0模式,與PS5的適配性很好,用戶可以在App上切換UAC1.0和UAC2.0,以適應不同的設備接入需要。 ![]() DAC模式則是讓BTA30 Pro變成解碼器,將數(shù)字音頻轉為高質量模擬音頻輸出或通過同軸、光纖輸出。它還可以作為數(shù)字轉盤使用,配合手機與解碼器,實現(xiàn)手機流媒體的解碼放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Bypass功能,它實現(xiàn)了輸出輸入同時工作,讓BTA30 Pro能同時連接各種設備。在藍牙發(fā)射模式下,可以支持光纖輸入到光纖輸出+藍牙發(fā)射輸出;在DAC模式下,支持光纖輸入到光纖輸出。這個功能最典型的應用場景,就是電視機光纖輸入BTA30 Pro后有線輸出到音箱,同時還能連接藍牙耳機,球迷朋友晚上看球可以安心戴上藍牙耳機,不用擔心影響家人休息。 ![]() 我先試了一下BTA30 Pro的藍牙發(fā)射功能。用支持LDAC和aptX HD的藍牙耳機與BTA30 Pro無線連接,BTA30 Pro處于藍牙發(fā)射模式,與筆記本電腦通過USB接口連接。默認情況下,通過觀察BTA30 Pro的指示燈,可以判斷它與TWS耳機的連接處于LDAC編碼格式,此時可以通過編碼格式按鍵可以在aptX HD、aptX、SBC和LDAC等兩者都支持的格式之間切換。我在電腦播放新聞節(jié)目、電視劇的情況下觀察了一下兩者搭配的音畫同步表現(xiàn)。整體表現(xiàn)讓人滿意,即便仔細觀察主播、演員的口型,也不會有明顯音畫不同步的感覺,用戶手中即便沒有支持aptX LL的耳機,也不用擔心聲音的延遲表現(xiàn)。 ![]() 再試了一下BTA30 Pro的藍牙接收模式。通過RCA接口連接M200有源音箱,然后用手機通過藍牙與BTA30 Pro連接,默認工作在LDAC編碼格式下,此時M200變身成一臺支持高清無線編碼格式的“無線”音箱。在這樣的組合下,整體聽音感受是不錯的,M200溫潤飽滿的聲音很好地展現(xiàn)了出來,BTA30 Pro沒有額外“調味”,而是還原產(chǎn)品本來特質。BTA30 Pro依舊能同時連接兩個藍牙設備,實現(xiàn)“一拖二”。不過這次它將兩個設備的配對鍵獨立,一個配對鍵對應一個耳機,在實際使用中操作確實簡單不少。我用它同時連接兩對藍牙耳機,和家人一起聽音樂,看電影,聲音同步,連接穩(wěn)定,體驗很不錯。 ![]() 可以看到,飛傲BTA30 Pro在保持前作豐富模式與功能的基礎上,通過內外升級,實現(xiàn)了產(chǎn)品力的提升。它是市面上少有的支持雙向LDAC的設備,特別是在USB輸入、光纖輸入時還能支持LDAC發(fā)射,這種能力賦予了用戶手中的各種設備,在不同應用場景下都能獲得高清編碼無線傳輸?shù)哪芰?。只要你能想到的設備: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多媒體音箱、解碼器、播放器、游戲機、耳機……BTA30 Pro都能將它們激活,實現(xiàn)無線連接下的不同玩法。而更高規(guī)格的輸出能力,則將“Hi-Fi”標簽烙印在了身上,足以滿足那些對音質有更高要求的發(fā)燒玩家。 帶著更好的變化歸來飛傲K5Pro ESS![]() 飛傲K5Pro ESS產(chǎn)品資料 USB解碼芯片:XMOS XUF208 音頻DAC芯片:ES9038Q2M 耳機輸出功率:≥1.5W(32Ω負載),THD+N<1% 輸出阻抗:1.2Ω(PO) 失真:<0.0009%(UAC IN/SPDIF IN) 信噪比:≥118dB (A計權,32Ω) 分離度:>80dB(USB DAC/OPT/COX),PO輸出 音頻輸出:RCA/6.35mm 音頻輸入:USB-B/OPT/COAX/RCA DSD支持:硬解64/128/256/512 重量:約480g 尺寸:120mm×146.5mm×55mm 參考價格:1199元 缺芯的話題是貫穿最近一年多時間的熱點,不論是消費電子,還是汽車,涉及使用芯片的行業(yè)或多或少都有此困擾。音頻市場也不例外,特別是在2020年10月AKM工廠發(fā)生火災,導致相關芯片無法供貨后,受到影響的品牌和產(chǎn)品不少,飛傲K5Pro臺式解碼耳放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款上市后廣受好評的產(chǎn)品,飛傲當然不會輕易放棄它。這不,換芯之后的飛傲K5Pro ESS重裝上市,它是否能延續(xù)此前產(chǎn)品的不俗表現(xiàn)?一起來看看。 雖然是臺式解碼耳放,但K5Pro ESS的個頭并不算大,120mm×146.5mm×55mm的“三圍”相比K5Pro長了十多毫米。工藝上依舊采用了CNC打磨的全鋁合金機身,表面輔以陽極氧化與噴砂工藝,質感堅硬扎實,觸感細膩。 ![]() 開機后音量旋鈕周圍的RGB指示燈會根據(jù)音源的不同采樣率亮起不同的顏色。 一體沖壓金屬音量旋鈕是K5Pro ESS正面醒目的元素,與前面板結合的地方向內凹陷,形成了一種自然立體的視覺效果,工藝水準不俗。旋鈕依舊兼顧音量調節(jié)及電源開關,阻尼適中,調節(jié)起來很順滑,頗具檔次感。K5Pro ESS上應用了ADC曲線重構,旋鈕調節(jié)級數(shù)精細無跳變,能有效解決音量左右偏音和噪音問題。旋鈕與面板的結合處還隱藏有一圈RGB指示燈,開機后漸亮,工作時明暗相間的漸變效果都是體現(xiàn)質感的細節(jié),燈光柔和不刺眼。除了起到美觀的視覺效果,它還會根據(jù)音源的不同采樣率點亮不同顏色:48KHz及以下為藍色,48KHz以上為黃色,DSD為綠色。 ![]() ![]() 旋鈕的右側是一個6.3mm耳機接口,附件中有一個3.5mm轉6.3mm轉接頭。左側的兩個撥桿式開關依舊得以保留,各有三檔,其一用來選擇輸入模式,包括USB DAC、LINE IN和SPDIF IN,另外一個用來選擇高、中、低三檔增益,后者能有效擴大了耳機的適配范圍。值得一提的是,K5Pro ESS采用的是純硬件式增益電路,能確保低增益下搭配高靈敏度耳機使用,音樂動態(tài)范圍和保真度不受影響。 ![]() ![]() 背部設計有眾多接口,包括同軸輸入、光纖輸入、RCA線路輸入和線路輸出以及USB-B輸入接口、電源接口。 大多數(shù)接口都集中在機身背部,包括同軸輸入、光纖輸入、RCA線路輸出/輸入、USB-B輸入接口以及電源接口,接口類型豐富,可以很好地覆蓋現(xiàn)在主流的音源以及各類音箱、耳機,可玩性不錯??梢钥吹終5Pro ESS配備了外部適配器,通過DC15V接口供電。據(jù)悉其內部設計了二次電源變換電路,前后級音頻電路也分別獨立供電,在有效抑制電源適配器紋波的同時,也避免了供電串擾。背部右上角的ESS和SABER HiFi標志,是它和K5Pro一眼就能分清的差異。略顯遺憾的是K5Pro ESS并沒有將USB接口改為目前更普及的USB-C,日常使用只能依靠附件中的USB-A to USB-B數(shù)據(jù)線。好在臺式耳放不會有經(jīng)常移動的需求,倒也無傷大雅。 ![]() 相比外在的“不變應萬變”,K5Pro ESS內部硬件的變化才是重點。其中作為核心的DAC芯片更換成ES9038Q2M,算得上是ESS在便攜應用領域的旗艦級DAC型號。和上一代產(chǎn)品相比,ES9038Q2M的指標有全面提升,包括失真減少50%,LO串音衰減增加6dB以上,分離度更好,動態(tài)范圍增加3dB。XMOS XUF208 USB解碼芯片搭配時鐘匹配管理系統(tǒng),支持768k采樣率和DSD512硬解,直接將規(guī)格“拉滿”。同時,K5Pro ESS為模擬音頻放大和驅動留出了更大空間,二階LPF+模擬音量調節(jié)+電壓放大+電流驅動的四級專業(yè)架構,更好地保證了聲音動態(tài)范圍與完整性。飛傲還將AM5耳放模塊上的“絕技”應用到K5Pro ESS上,將耳放級TPA6120推薦的10Ω輸出阻抗降低到1.5Ω以下,使得其輸出能力提升60%以上。32Ω負載輸出功率可達1.5w,300Ω阻抗下還能輸出20Vpp的擺幅,不論用戶手中是低阻還是高阻耳機,都能很好地驅動。 ![]() 我將K5Pro ESS通過USB接口與PC連接,搭配的耳機是阻抗為300Ω的森海塞爾HD600。將增益撥桿調到高增益,K5Pro ESS的推力能夠輕松驅動HD600,感覺余力還不小。用這一組合聆聽大編制音樂,聲場空間定位比較準確,橫向與縱向空間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廣度,邊界輪廓還是比較清晰的。 ![]() 在聆聽流行音樂時,K5Pro ESS能很好地將HD600厚潤、扎實的人聲展現(xiàn)出來,結像飽滿清晰,高頻的表現(xiàn)自然柔滑,低頻的量感適中,整體的耐聽度不錯。再通過RCA接口與M200連接,相比用電腦直連,M200的聲音表現(xiàn)更為充沛有力,一些原本被模糊掉的細節(jié),此時可以被更好地捕捉到。同時它的聲場空間也被擴大了一個級數(shù),顯得更加通透清晰。 ![]() 核心芯片的變化,雖有迫不得已的因素,但是K5Pro ESS作為飛傲新推的產(chǎn)品卻一點都不將就。除了保持此前產(chǎn)品在設計、接口、硬件配置方面的優(yōu)點之外,飛傲也借此在K5Pro ESS上進一步優(yōu)化升級,新的DAC芯片配合更好地調校,讓K5Pro ESS在失真、分離度、動態(tài)范圍等多個規(guī)格參數(shù)上相比此前的產(chǎn)品有明顯提升。這使得K5Pro ESS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其全面的桌面應用實力:輕松推動大耳機、外接有源Hi-Fi音箱、激活手機、便攜播放器與Hi-Fi耳機、音箱的搭配潛力……對于希望在桌面構建一套能適配多種設備的解碼耳放的玩家,飛傲K5Pro ESS會是一個值得他們重點考慮的產(chǎn)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