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姜 性味 溫,辛。 來源 為姜科姜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 成分 成分a一美烯、B-檀香菇醇、B-水芹烯、β-甜沒藥烯、α-姜黃烯、姜醇、紫蘇醛、橙花醛、牛兒醛、2-簪醇、3-菌醇、或烯、β-蘿勒烯、α-香柑油烯、β-金合歡烯、月桂烯、β-旅烯、2-龍腦等;辛辣成分:6-姜辣醇、3-姜辣醇等。 植物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莖肉質(zhì)肥厚,扁圓橫走,分枝,斷面黃白色,有濃厚的辛辣氣味。葉互生,排成2列,無柄,有長梢,抱莖;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1.5~2.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光滑無毛;葉舌長1~3毫米,膜質(zhì)?;ㄆ?/span>7~8月(栽培的很少開花),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長特性 生長特性生姜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怕潮濕、怕強光直射。宜選擇坡地和稍陰的地塊栽培,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至重壤土為宜。 采集方法 采集方法10~12月莖葉枯黃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干。 藥材形狀 根莖呈扁平不規(guī)則的塊狀,并有枝狀 分枝,長4~18厘米,各柱頂端有莖痕或芽,表面黃白色或灰白色,有光澤,具淺棕色環(huán)節(jié)。質(zhì)脆,易折斷,折斷后有汁液滲出;斷面淺黃色,內(nèi)皮層有明顯環(huán)紋,中間稍現(xiàn)筋脈。氣芳香而特殊,味辛辣。以塊大、豐滿、質(zhì)嫩者為佳。 藥理作用 1.生姜乙醇提取物(EZE)靜脈注射,可暫降家兔在體胃運動幅度,對離體大鼠胃底肌條則先興奮后抑制,對離體豚鼠回腸有收縮效應(yīng),且對其乙酰膽堿或組胺性量效關(guān)系呈非競爭性拮抗作用。 2.用生姜煎劑0.1克/千克和0.2克/干克灌胃能顯著抑制大鼠鹽酸和應(yīng)激性胃黏膜損傷,該作用可能與促進(jìn)胃黏膜合成和釋放內(nèi)源性PG有關(guān)。 3.生姜浸膏、姜辣酮和姜辣烯酮的混合物皆能抗硫酸銅的催吐作用。 4.生姜油對大鼠、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損害有治療和預(yù)防作用。姜辣醇和姜辣烯酮對四氯化碳及半乳糖胺所致的肝損傷也有抑制作用。
藥用功效 散寒解表、降逆止嘔、化痰止咳、解諸毒,主治風(fēng)寒感冒、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嘔吐、反胃、痰飲喘咳、泄瀉,解半夏、天南星、魚蟹、鳥獸肉毒。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5克;搗汁沖服。外用:搗敷擦患處或絞汁調(diào)擦。 方劑選用 方劑選用1.治風(fēng)寒感冒:生姜5片、紫蘇葉50克,水煎服。2.治嘔吐:生姜50克,切碎,加700毫升醋漿,煎成400毫升,空腹時和滓徐飲。 注意事項 陰虛內(nèi)熱者及實熱證者忌服。 請轉(zhuǎn)發(fā)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看到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