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谷還成道,天臺去學(xué)仙;行應(yīng)松子化,留與世人傳。 提起鬼谷子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作為戰(zhàn)國時期的傳奇人物,他博古通今,精通百家學(xué)問、占卜星象更是尤為擅長。他的許多思想與作品都帶給了后人無數(shù)的啟迪,至今仍讓人們受益無窮。 他的門人眾多,而最為出名的就要數(shù)龐涓、孫斌,以及蘇秦三人了。 相傳鬼谷子對徒弟們較為嚴格但又十分寵愛,在龐涓下山之時,鬼谷子曾送他八個字:“遇羊而榮,遇馬而卒?!?/p> 這八個字看上去不僅像是個忠告,還更像是個預(yù)言,那么最后這個預(yù)言是否應(yīng)驗了呢? 故事還要從頭說起。 01 龐涓入世當(dāng)時,龐涓與孫臏都是鬼谷子得意門生,雖然二者拜師的時間不同,但是聞到有先后,得道無早晚。  孫臏雖然相較于龐涓入門稍晚,但是在才學(xué)與悟性上卻要比龐涓多上許多。 因為二人都在山中跟隨鬼谷子隱士學(xué)習(xí),所以哪怕龐涓自知不如孫臏,也還是與同吃同住。 朝夕相處之下,二人的關(guān)系還較為融洽。 可是沒人知道的事,正是龐涓心里面對孫臏的這種自卑,才為他們二人后來的仇怨埋下了伏筆。 由于龐涓相較于孫臏處處遜色,因此他非常想得到機會一飛沖天,證明自己要比孫臏強出很多。 有一次龐涓下山時,無意中聽聞了魏國正在大量的招攬人才,這讓一直尋求證明自己的龐涓怦然心動。 回到山中,龐涓輾轉(zhuǎn)難眠,他有心下山入世成就一番名聲,但是又擔(dān)心鬼谷子不允。  畢竟他所學(xué)習(xí)的各種謀略戰(zhàn)術(shù)均對鬼谷子所授,如果鬼谷子不允,他也是沒辦法下山的。 連續(xù)幾天,龐涓來到鬼谷子面前都是欲言又止,不知該如何開口。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 身為龐涓的師父,鬼谷子看到平日里一向巧舌如簧的龐涓,變成這個樣子,又豈能不知道他心中的想法。 于是,鬼谷子對龐涓說道:“現(xiàn)在你入世的時機已到,你可以下山去成就自己的事業(yè)了”。 龐涓一聽自然欣喜萬分,但是他對未知的前路,又報有膽怯。 為此,鬼谷子命他到山上去折下來一朵花,幫他推演。  龐涓來到山上后,頓時郁悶非常,只因此時早已過了花季,山上并無鮮花,好不容易拾到一朵草花,又覺得草花過于廉價,用它來決定自己的前途很是不妥,于是回到鬼谷子面前,謊稱山上無花。 鬼谷子笑而不語,便問龐涓,若山上五花,你手中又是何物? 龐涓看鬼谷子已經(jīng)識破,就只好不情不愿地將那朵草花交給了鬼谷子。 鬼谷子看到草花,便細細地為龐涓推算起來,不到片刻就已有了結(jié)果。 他告訴龐涓,此花名為馬兜鈴,全勝之時可開十二朵之多,而這也正是你發(fā)跡的年歲,你成事之地應(yīng)在魏國,不過你雖圓滑,卻易犯口舌,因此你千萬不能行欺騙之事,不然下場則會凄慘無比。 龐涓聽到自己果然會成事,欣喜若狂,至于鬼谷子的告誡他早已拋諸于腦后。 鬼谷子看到他這個樣子,還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又給了他八個字忠告,讓他好好記牢,這也就是“遇羊而榮,遇馬而卒。”  龐涓連聲答應(yīng)后,又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孫臏,連忙拉著孫臏表示:“如果我以后發(fā)跡了,一定帶請你去魏國,我們共謀大事。” 孫臏聽后感動不已,連忙再三確認,龐涓一再肯定,甚至立下了猶如違背,萬箭穿心而死的誓言。 就這樣,龐涓再告別鬼谷子與孫臏后,獨自下山前往魏國。 02 遇羊而榮龐涓下山后,托人將自己引薦給了魏王,在他拜見魏王之時,正巧下人送來一只烤羊。 龐涓看到后心中極為歡喜,因為他想到了當(dāng)初下山時,鬼谷子送給他的那句“遇羊而榮”。  他覺得是師父的語言靈驗了,于是趕緊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討取魏王的歡心。 龐涓本就得到了鬼谷子的傳承,再加上他有意賣弄,因此順理應(yīng)當(dāng)?shù)木偷玫搅宋和醯馁p識,得到了重要。 在龐涓下山之后,心思單純、善良的孫臏一直都在等待著龐涓的來信,因為他相信龐涓是不會欺騙他。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他果然收到了龐涓的來信,信中寫道,龐涓在魏國依然受到重用,邀請孫臏到魏國,一起共謀大事。 孫臏很高興地將信拿給鬼谷子看,并要跟鬼谷子辭行。 可是,鬼谷子看到信后不由得眉頭緊皺,因為信中并無只言片語提到他這位恩師。鬼谷子覺得龐涓是個不懂感恩之人,與他共事未必會有好的結(jié)果,于是就出言勸阻。  此時的孫臏滿心都是下山的歡喜,完全聽不進去鬼谷子的勸告,于是鬼谷子沒辦法,只好讓孫臏也折來一朵花,為他推算。 孫臏不耐煩地折了一枝書案花瓶中的花,交給了鬼谷子。 鬼谷子看著孫臏如此,也不惱怒,而是仔細地推算起來,之后他面色凝重地告訴孫臏,你此行恐怕多災(zāi)多難,但并無性命之憂,日后或在齊國大顯身手。 孫臏聽到鬼谷子答應(yīng)放自己下山了,于是便興高采烈地去投奔龐涓。 03 遇馬而卒后來發(fā)生的事情,我們早已知曉。  龐涓請孫臏下山,并非欲與他共同成就一番大事,而是他擔(dān)心孫臏會搶了他的風(fēng)頭,因此才找借口給他除掉,防患于未然。 孫臏被龐涓誣陷,因此丟了自己的雙腿。 幸虧他聰明機智,才得以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逃脫,而后一點一點在齊國發(fā)展,終于在“馬陵之戰(zhàn)”之戰(zhàn)時,設(shè)計將龐涓亂箭穿心而死。 龐涓死在了馬陵,正應(yīng)了鬼谷子那句“遇馬而卒”,而他的死法也正應(yīng)了他發(fā)下的毒誓——如有欺騙,亂箭穿心。  孫臏與龐涓都是有才之人,而他們的師父鬼谷子自是更不用多說,光是給予龐涓這八字的預(yù)言就能看出他超凡的能力。 | 
|  | 
來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