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厥陰二十五: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干姜 黃芩 黃連 人參 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本自內寒下利,醫(yī)復吐下之,中氣愈敗,寒邪阻隔,胃氣更逆,脾氣更陷,吐下不止。若食方入口即吐者,是中脘虛寒,而上焦有熱。宜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干姜、人參,溫補中脘之虛寒,黃連、黃芩,清瀉上焦之虛熱也。 1 傷寒,本下寒而自利,醫(yī)復吐之傷中,則寒格拒,而發(fā)厥逆,而更吐更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本自寒下,而未發(fā)厥逆。因吐傷中,而胃氣上逆,而陰陽不交,發(fā)為厥逆證,干姜人參溫中,交濟陰陽,黃連黃芩,瀉上厥之陽熱,苦降上格之陽火也。 寒格之名者,下寒之盛,因吐傷中,而發(fā)厥逆,陽格不降也。食入口即吐,陽厥不降之象也。吐為胃逆之象,胃逆不降,則陽厥不降。 2 本條提綱結構就是,本下寒而自利,因吐傷中,則發(fā)厥逆。此下寒沒用附子、蜀椒,厥逆也沒用細辛。此厥逆者,沒溫下寒,反而重點在苦瀉上厥之陽熱,此仍是溫中交濟陰陽之理。 本條提綱,傷寒是太陽病,只是下利,反用吐法,吐而傷中,此也算是太陽壞病,一吐即壞,壞入厥陰。此病總綱還是太陽傷外寒,內寒本下利,陽傷陰盛,又誤吐而敗中,三者相摶,發(fā)為寒格厥逆。 
 厥陰二十六: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胃氣上逆,濁陰涌泛,則生干嘔。胃逆肺阻,清氣堙郁,則化痰涎。胃逆而膽火升炎,津液涌沸,則沫生焉,譬猶湯沸而沫起也。胃逆而濁陰升塞,頭上氣滯,故痛生焉。是少陽、陽明之病,而見之厥陰者,肝膽同氣也。緣肝脾寒陷,故膽胃沖逆如此,宜吳茱萸湯,參、甘,補中而培土,茱、姜,溫寒而降逆也。 1 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此是胃寒而陰厥也。胃家之寒,中氣之虛,陰盛而發(fā)厥逆,陰陽不交也。胃逆則干嘔,火逆刑金,則吐涎沫,陽厥不降,濁陰上逆,頭上壅塞,則頭痛也。 本條提綱,此屬厥證,胃寒中虛,而發(fā)厥逆,厥陽上逆而不下降也。此因胃寒,氣逆不降,陰陽不交也。厥陰者,陰極之臟,陰盛而發(fā)厥逆者,必因陽明之陽虛。厥逆者,陰厥于下而陽厥于上。陽厥于上,則見干嘔,吐沫,頭痛也。厥陽不降,濁氣升填,頭上壅塞。陽厥則頭痛。則若頭痛。此也是太陽經氣上逆之證,所以頭痛。 2 胃為陽腑,寒則不降,陽火不降,少陰虛寒,厥陰為陰極之臟,陽氣不降,則陰盛則陽厥,則發(fā)厥逆。吳茱萸湯,溫胃之寒,以建中氣,降上厥之陽,以交下陰,君火下行,以化三陰之邪。胃氣者,五臟之本,握中土之陽以運四象也,變逆為順。五臟之氣,皆秉于陽明之陽氣,陽明胃寒,則陰盛而發(fā)厥逆,吳茱萸湯,溫胃寒以交陰陽。 論;吐涎沫者,胃逆火炎,甲火刑金,肺津涌沸,則成吐沫,譬如湯沸而沫起。黃師此解,甚是經典,癲癇患者的主要癥狀就有吐沫一條,后人無解,卒然厥仆,癲癇發(fā)作,吐沫,神昏,抽搐,發(fā)作過后又如常人,把癲癇病吐沫之狀定為厥陰證也不為過,此也是胃寒之狀,應可以用吳茱萸湯,也可以研究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或交替四逆湯,附子湯配合使用必效。癲風病理就是陰寒厥逆,陰極而陽厥,治必當溫(陰癲又區(qū)別于陽狂,桃核承氣證)。此病皆是陰盛而病厥,或陰極而厥逆。(觀太陽瓜蒂證,有陽狂醫(yī)案) 
 附;郝萬山醫(yī)案,頭痛吐涎沫; 北京夏季,十分炎熱,西餐店推出應季冷凍食品,一小友貪食,連吞六枚“暴風雪”,當晚則從胃中不斷泛吐清稀涎沫,睡至次日凌晨三時,因頭痛如裂而醒,痛欲撞墻,并連及兩目發(fā)脹,直到中午過后,頭痛才稍減輕,但仍不斷泛吐清稀涎沫。第三日凌晨三時,頭痛按時而發(fā),如此三天,苦不堪言,遂來求治,其肝胃兩寒,濁陰上逆之典型表現,實屬少見,遂用吳茱萸湯; 吳茱萸10克,生姜10克,人參須4克,大棗4枚, 服兩劑,泛吐涎沫漸少,頭痛減輕,服完五劑,諸癥悉愈。 事還沒完,小友年少,好了傷疤忘了疼,一周之后,擋不住“暴風雪”的誘惑,又連吞了三枚,導致病情復發(fā)如舊,再用吳茱萸湯五劑痊愈。小友稱,吳茱萸湯苦辣難咽,為什么要用這么難吃的藥,郝老師言,讓其永遠記住,任性貪涼的教訓。 論;厥陰經,是六經最后一經,此經病理,相對其它五經,更是難懂,本條病例,非常典型,能真正實際的認識什么是厥陰病,其次是認識傷寒病與學習經方,這就是活教材,拿來為學習厥陰之病,提供入門路經; 食寒飲冷,傷陽明之陽,則陰盛而病厥,是此病理。陽旺于陽明,陽明之腑,氣主下行,胃腑傷寒,氣逆不降,則相火上炎,火刑肺金,津液涌沸,則吐涎沫;陽明之陽傷,則厥陰之陰沖,太陽經氣不降,則見頭痛,濁陰逆沖,頭上氣滯壅塞,故頭痛如裂,兩目發(fā)脹。吳茱萸湯,補中而培土,溫寒而降逆。胃陽回則陰不厥,胃氣降則陰不沖,此即厥陰之性情。本條醫(yī)案,非常典型的傷寒厥陰病,這個醫(yī)案,即能學會治病,又能預防傷寒。 本條,小友,食寒飲冷,傷陽而陰厥,頭痛欲裂,此為厥陰,吳茱萸湯證。(也為厥陽) 后面,成人,食寒飲冷,傷陽而陰厥,大便膿血,此為厥陰,白頭翁湯證。(四十六條) 此二方典型的厥陰之病。厥陰之病,有虛,有不虛,此二例即是不虛,就是陽傷而陰極,陰極而病厥。后學白頭翁湯時,兩例合參研究。 附論;曾看過報紙,一中年男子,暑天洗澡,是勞力過后,用冰涼之水,從頭往下澆,結果發(fā)生猝死,尸驗結果是心肌大面積梗死,此病例也是典型的厥陰病。暑時陽氣蒸泄,陽氣外達,外熱而內寒,反以冷水灌之,傷太陽之經陽,則陰極而臟厥,陰極厥勝,卒然厥仆,陽氣不復,則水旺而土死,人鬼之分,由是定矣。熱脹冷縮,此也物理之性,陽傷而陰極,陰寒致極,必見肌肉僵硬而梗死。此猝死即為陰厥之病。還有喝冰鎮(zhèn)飲料,導致吐血不止,更甚的有猝死,還有下河洗燥的,水太過寒涼,或下水過猛,抽筋溺水的,都是陽傷而陰極,陰極而卒厥。卒厥的常見典型病,就是中風,卒然厥仆。厥陰為陰極之臟,陰極則陽生,卒然厥仆,有的陰極陽回,則病能愈,更有的陽不能回,則發(fā)卒死。傷太陽之陽,或傷陽明之陽,陰極而卒厥也。厥陰者,陰之極也,陰極能陽生,陰極也病卒,故師言,陰極而陽復,即為功首,陰極而敗中,即為罪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