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古代雅稱有湘楚、瀟湘、三湘。湖南一帶在古代是楚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這塊土地上孕育了燦爛的湘楚文化。據(jù)《山海經(jīng)·中山次十二經(jīng)》記載:“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钡教拼衅冢盀t湘”不單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自宋以來,人們多以“三湘”代指湖南。 ![]() 湖南古代雅稱 湖南省,簡稱“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qū),省會長沙。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連湖北,總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湖南地處云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的地帶,地勢呈三面環(huán)山、朝北開口的馬蹄形地貌。 除此之外,“湘楚”“三湘”“三湘四水”也是湖南的別稱。唐人張祜、許渾有《送客歸湘楚》詩。宋人魏良臣詩:“他年我若官湘楚,愿采遺言問釣翁?!薄端问贰份d占城國王的奏表說:“二帝封疆,南止屆于湘楚;三王境界,北不及于幽燕。”到了清代,“湘楚”成為習語。 湖南在原始社會時為三苗、百濮與揚越(百越一支)之地,據(jù)寧鄉(xiāng)縣、安鄉(xiāng)縣、津市、澧縣、道縣和平江縣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證明,湖南境內(nèi)在40萬年前有舊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種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湖南的先民就開始過定居生活。 |
|
|
來自: 新用戶7943674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