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周期是心法,龍頭戰(zhàn)法是戰(zhàn)法,缺一不可 情緒周期:萌芽---一致-----加速-----高潮----分歧----退潮-----冰點------萌芽 短線交易的基礎是情緒,要理解這句話,要分成兩個問題:什么是情緒?為什么情緒是短線交易的基礎? 情緒是人對客覌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以及相應的應對方法。在交易中,客觀事物是漲跌,態(tài)度體驗是貪婪恐懼,應對辦法是追漲殺跌。 賺錢效應是情緒形成的基礎。資本是逐利的,哪里有利潤,資本的觸角就到哪里。這個股票漲得最好,買它,形成了龍頭;這個板塊股票都在上漲,買它,形成了市場主流;打板能賺錢,打板買,打板不賺錢,低吸買,形成了市場風格。相反情形也是一樣,當不賺錢或者虧錢的時候,資本就會離開,尋找新的賺錢機會。 在賺錢效應的作用下,由情緒帶動的資金出入決定了股票的漲跌。在短線交易中,情緒就是交易成敗的最底層因素,交易的盈虧是由股票的漲跌決定的,股票短期內的漲跌是由情緒決定的,因此,交易應該以情緒的啟動結束,強弱變化作為操作信號。 從表面上來看,在賺錢效應的作用下,追漲殺跌是一種有效的交易方法。養(yǎng)家老師也說過“別人貪婪我更貪婪,別人恐慌我更恐慌”,這與長線投資理念是迥然不同的,巴菲特說的是“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難道短線交易的基礎是情緒說的就是追漲殺跌嗎?哪么為什么養(yǎng)家心法里還有“買入分歧,賣出一致”呢?分歧不就是出現了恐慌情緒的苗頭了嗎?一致就是大家都處于貪婪狀態(tài)嘛,這時候不應該是更貪婪的時候嗎? 短線交易在結果上是要跟隨情緒的,這是賺錢效應使然。 為了在結果上跟情緒,過程中追漲殺跌,目的是汰弱留強。漲就是強嗎?不是,但分歧時候的漲是強,跌就是弱嗎?不是,但一致時候的跌就是弱,所以,我們買入分歧,賣出一致。短線交易在操作上是反情緒的,情緒化交易是交易的大忌! 情緒資金 市場資金按偏好的不同,分為不同的種類,我們把追逐市場熱點的資金稱為情緒資金。情緒資金的主要特點是快進快出,追求的是短期收益最大化。 情緒指標 漲停是市場情緒的極致表現,因此情緒指標一般也就圍繞漲停來看,主要有漲停家數(情緒強度),高度(持續(xù)性)等等。 因此,短線操作中,經常要求打板,說打板有確定性。打板確定了什么?打板確定的是情緒。 一字板的意義就在于是高強度的情緒。情緒強度在分歧轉一致時能夠給情緒資金極大的信心。 市場情緒是行情催化劑 行情是以邏輯為基礎,情緒催化出來的。 邏輯包括了啟動原因和啟動方式兩個方面。 啟動原因分為消息刺激和產業(yè)邏輯變化。產業(yè)邏輯變化再深入劃分,板塊啟動上又分為新題材和補漲兩個在時間維度上的分別。 啟動原因除了上述兩種以外,還有一種是技術原因引發(fā)的,在圖形上形成了不同的啟動方式。也就是當板塊啟動時,不一定有消息或產業(yè)邏輯變化的明顯證據,舉個例子,比如超跌反彈,就可以理解為技術原因引發(fā)的行情。 啟動方式三種:趨勢加速型,平臺突破型和底部反轉型。 在明白板塊啟動的原因及啟動方式后,板塊指數是邏輯的表現。在短線炒作中,指數是情緒的基礎,情緒會偏離指數,但情緒一定不會脫離指數。 情緒與指數的共振與背離:一般來說,行情的啟動一般是指數與情緒共振上漲開啟,行情結束則是指數與情緒共振下跌,行情主升階段,指數與情緒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背離,通常情況下,情緒領先指數上漲。當情緒無法帶動指數上漲,通常意味著行情即將結束。 行情的強度看情緒,行情的持續(xù)性看指數。 所以,在短線交易中,在板塊行情啟初期和末期,交易應該以指數作信號,而在確認行情已經啟動后,重情緒,輕指數,直到指數出現反轉信號。 在交易中,情緒是指板塊情緒,市場情緒是主流板塊情緒。情緒周期也是以市場主流板塊來劃分的。 分歧是指板塊情緒,比如漲停家數變少,龍頭股斷板等等。而對個股,主要是說強弱,比如弱轉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