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苯地平于1969年問世,是最早的地平類藥物,可用于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許多伴有高血壓的腎友在用它降壓。 作為降壓藥大家庭的元老之一,硝苯地平至今仍活躍在降壓一線。 不過,有不少腎科醫(yī)生在為腎病患者開藥時,會故意避開硝苯地平,這是為何? 難道硝苯地平會傷腎嗎?
這要從硝苯地平的降壓方式說起。 硝苯地平為什么能降低血壓?因為它可以擴張血管。同時,也會擴張腎小球的入球小動脈。但是,它并不能擴張出球小動脈。 簡單來講,硝苯地平可以擴張腎臟的入口,但不能擴張出口,如此一來,大量的血液涌進腎臟內(nèi),會給腎臟帶來更大的壓力(腎小球內(nèi)壓)。腎臟壓力一大,尿蛋白和血肌酐就會上漲。 因此一部分腎科醫(yī)生不太待見硝苯地平和其它的地平類藥物。 不過,地平畢竟是降壓藥,可以降低系統(tǒng)血壓,傳遞到腎臟的血壓也會變小。這樣兩個機制一升一降,到底是對腎臟是升壓還是降壓?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服用地平類藥物后,腎小球內(nèi)壓基本沒有變化。也就是說,硝苯地平既不治腎也不傷腎,只管降壓,腎病患者是可以用它來降低血壓的。
硝苯地平可以用,但并非首選 RAS阻滯劑(普利/沙坦類藥物)是世界上處方量最大的一類降壓藥,也是慢性腎臟病的首選降壓藥、護腎藥,具有一定的治療慢性腎臟病的作用,優(yōu)先級排在硝苯地平之前。 另外,硝苯地平與自己的“地平類兄弟們”相比,也處于劣勢。 部分腎友在服用倍博特,它是纈沙坦和氨氯地平的復(fù)方制劑——為什么選擇氨氯地平來作為搭配,而不是硝苯地平? 其一,因為硝苯地平是短效藥物,降壓不夠平穩(wěn)(一日多次服用容易漏服),降壓藥的應(yīng)用原則是能用長就不用短。 德國拜耳醫(yī)藥公司是最早研發(fā)出硝苯地平的,為了解決硝苯地平的短效問題,拜耳又研發(fā)了“硝苯地平控釋片”,讓藥物在體內(nèi)勻速定量釋放,達到長效的目的,比緩釋片的作用更平穩(wěn)。 硝苯地平的控釋工藝,只有拜耳掌握了。國內(nèi)的青島國風集團黃海制藥公司也生產(chǎn)了控釋片,但是質(zhì)量達不到拜耳控釋片的水平,又比普通的緩釋片進步一點,于是叫做“硝苯地平緩釋片(II)”。 短效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但硝苯地平控制蛋白尿,仍不如自己的地平類親兄弟們,這是第二個劣勢的地方。 研究表明,硝苯地平控制尿蛋白和腎功能,不如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
所以,腎病患者的首選降壓藥是普利和沙坦,當單用普利/沙坦降壓不滿意時,可以聯(lián)用: 普利/沙坦+地平:地平類藥物可引起交感神經(jīng)興奮,還可引起踝部水腫,普利/沙坦剛好能阻斷它的副作用。 普利/沙坦+利尿劑(比如氫氯噻嗪):普利和沙坦會升高血鉀,利尿劑(保鉀利尿劑除外)會降低血鉀,二者的這個副作用剛好抵消。 總之,硝苯地平前面,還有普利、沙坦、其它地平在排隊,它可以用于腎病患者,但不是首選。
腎病朋友們?nèi)暨€有腎病問題,可以掃碼咨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