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喝普洱茶的茶友,會發(fā)現(xiàn)每個茶餅背面都有個餅心窩,但是肯定不知道這個餅心窩到底有什么作用。那普洱茶餅餅心窩是如何形成的? 普洱茶有餅狀、沱狀、磚狀等多種形狀,這一點想必大家早已見怪不怪。 古代交通并不便利,茶葉的貿易全靠著茶馬古道上的馬幫運送,我國西南地區(qū)山地較多,地勢非常的不平坦。 如果以散茶的形式存放,會給運輸增加很大的成本,緊壓之后只需要一匹馬就可以背完兩匹馬裝的茶葉,所以緊壓成餅、磚、沱的形狀對于運輸來說是非常大的便利。 如果說,這個“窩窩”與普洱茶早期的運輸有關?但是很多茶友可能還是會好奇,這其中有什么道理和作用嗎? 要想解釋清楚茶餅背后的窩,便要從普洱茶壓餅開始說起。在普洱茶的制作工藝里,“壓餅”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而這道工序里面藏著很多的學問。 在壓餅之前,把稱量好的散茶放入蒸桶里進行蒸茶,待茶蒸軟之后,再把茶倒進布袋,根據(jù)茶葉松緊需求不同,進行布袋收口、繞緊、打結,然后進行揉制、團邊,最后壓制。而布袋收口打結的那個位置,就是窩形成的地方。 由此可見,普洱茶背面有“窩窩”也說明其采用的是手工布袋定型的傳統(tǒng)技藝。這種傳統(tǒng)技藝由來已久,形成了普洱茶外型的一個重要特征。 普洱茶餅的凹槽有什么作用? 有人說為了透氣,有人說為了包裝好看,還有一個冒充茶餅的家伙說:“窩”樂意。看起來都很有道理的樣子,但好像都不是根本原因。 雖然說這個窩并沒有實質的作用,但是這個窩的存在也正好方便綿紙包裝時多余的部分可以塞進去,使茶餅更加美觀。 1、在包裝綿紙環(huán)節(jié)可以起到收納綿紙的作用 在茶餅干燥完成之后進行綿紙包裝時可以將多余的綿紙收納在餅心窩,這樣包裝出來的茶餅更加平整美觀。茶餅不會凹凸不平。 2、多了一個工藝參考標準 普洱茶講究原料的協(xié)調性、均勻性,而有餅心窩就相當于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工藝參考的標準。通過餅心窩的位置正不正可以看出在揉餅是否勻稱勻;而對于拼配的茶品通過揉餅勻不勻可以反映出拼配用料的分布是否均勻;如果餅心窩正,那么說明分布是均勻的,反之說明不均勻。 3、在沖泡品飲的時候方便撬取 要將緊壓茶撬得完整,對于很多朋友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于餅茶來說,餅心窩就是一個很好的入手點,既能找到較好的切入點,也能更好的用手固定住茶餅,保持穩(wěn)定,能夠輕松的撬取茶葉。 4、在茶葉倉儲環(huán)節(jié)有利于陳化 由于茶餅背面有窩窩,將茶餅疊放在一起茶餅和茶餅之間也不會完成重疊,它們之間會留有縫隙,可以與氧氣接觸,所以餅心窩的存在更利于茶餅在后期存放過程中的轉化。 不論是什么形狀的普洱茶,餅茶、沱茶還是磚茶,存放幾年之后都會有著不同的香氣、滋味,這也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 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fā),都體現(xiàn)了前人的智慧,也正因為普洱茶有著不同的形態(tài),所以給了品飲者更多的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