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版圖最西端,帕米爾高原上,有一座古城。她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神秘且魅力十足?!耙怀沁B五國、一路通中亞”她就是喀什,全名喀什噶爾。有句話說:不到喀什,就沒有到過新疆。按照這么說,我該何其有幸,邊疆支教,不留神就闖進了這座古城的懷抱。得以近距離欣賞她的容顏,感受她厚重的人文氣息。當九月的陽光撒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經(jīng)沒有了如內(nèi)陸的灼熱感。憑添的幾分和煦、溫馨,給這座古城抹上了一層古典的色彩。漫步古城。彎彎曲曲的小巷,清真建筑風格的院門,幾株疏落到恰到好處的夾竹桃,不經(jīng)意間就把你的怯意消弭于無形。當一襲長裙的少女從你身邊翩然而過,當三三兩兩趕著毛驢馱著石榴趕市場的巴郎向你投來友善的目光,當你走在烤羊肉、燉奶茶的醇香里,當悅耳的冬不拉聲音響起……這一切都使人倍感新鮮和刺激,我強烈地感受到了中亞的風土人情,仿佛置身異國他鄉(xiāng)。站在古城墻上,鳥瞰全市,這座城市現(xiàn)代氣息和古典風味相得益彰。除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外,古城和她身邊更古老的建筑——高臺民居,多是采用傳統(tǒng)的土木結(jié)構(gòu)。而喀什的韻味,也就藏在這些土木結(jié)構(gòu)里。從市中心向八方輻射出去的條條小巷,用黃褐色或土灰色泥土建筑的屋宇和小院,都讓人感受到人類與泥土的親切。褐黃是喀什的主色調(diào),也許就是因為這種色彩,強化了喀什的古典和異域意味。除了古典和異域風情,喀什還是一座慢節(jié)奏、悠閑、幸福指數(shù)很高的城市,這在手工業(yè)街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手工業(yè)街在艾提尕爾清真寺一側(cè)。這條街以加工銅器為主,也是這一帶維吾爾人世代相沿的手工藝。每個小店鋪往往只有十來平方米,倉庫與商店一體。這小小的店鋪,個個金碧輝煌。已加工好的銅器,造型優(yōu)美,做工精湛,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叮叮當當?shù)那么蚵暲?,那些工匠們正在修著手中器皿,神情專注,工匠精神緩緩滲入其中。與其說他們敲打的是器皿,倒不如說他們在打造著富裕、幸福的生活。也許,一代代的工匠人,就在這樣綿柔的時光里從青年緩緩地到了老年。如果這時在一個攤位前止步,玩味這些工藝品,并翹起大拇指,那攤后的維族同胞會十分自豪,笑得眉毛和兩撇胡子都抖動起來。當然,在喀什最富傳奇色彩的,也最能引發(fā)人們諸多或美好或嘆息的莫過于“香妃墓”了。其實香妃墓應(yīng)該叫“阿帕霍加麻扎”?!鞍⑴痢笔且粋€家族的姓,“霍加”是圣裔,“麻扎”是陵墓的意思。即真主默罕穆德子孫的陵墓。香妃是這個家族的第五代孫女,她叫加姆麗孜木,1760年(乾隆25年)選美入宮,即后來的容妃。傳說香妃身上有異香,故名“香妃”。香妃死后,乾隆感念香妃與他的感情,有心把她的遺體送往喀什,但又礙于清廷祖制。乾隆只好命工匠用檀香木雕出一個香妃,施于丹青,并用白綾裹身送往喀什,竟瞞過了香妃的族人。在這片墓冢群東北角的那座較小的墓,據(jù)說就是香妃墓。說到香妃,讓人聯(lián)想起漢代的王昭君、唐代的文成公主,更遙遠的還有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只不過她們都是西嫁,而東嫁的可能就是香妃了。解憂公主初和親時是黃發(fā)垂髫、天真爛漫的小姑娘,而當她挽著孫子返回長安朱雀大街時,已是老態(tài)龍鐘的七旬老婦。雖然解憂公主一生讓人唏噓不已,但不管怎么說,解憂公主一直撐到了回歸故里的日子,而香妃卻只能一縷香魂返家鄉(xiāng)。因為除卻當時的政治因素,她還要穿過鳥兒都飛不過的萬里關(guān)山、千里大漠和茫茫戈壁,何其難!要說什么是喀什味道,當數(shù)喀什的夜晚。我們通常說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味道,實際上就是指這個城市的氣質(zhì),當然也包括這個城市市民的飲食起居。在喀什,人們喜歡晚上喝茶,但不是內(nèi)陸的龍井也不是大紅袍等,他們對自己粗劣的磚茶情有獨鐘。這種磚茶經(jīng)喀什噶爾河水一煮一泡,竟然味醇爽口,另有一股清香。端起熱氣騰騰的茶碗,還未入口,香氣便已撲鼻。如果再點上幾串碩大的羊肉串和幾種造型不一的馕,大快朵頤,那么已經(jīng)品嘗到了十足的喀什味道!為什么說喀什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想正是因為濃郁的喀什味道。其實我說喀什噶爾是古典的,但并不意味著喀什噶爾排外、排斥現(xiàn)代化。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喀什正在日新月異地發(fā)展著,內(nèi)陸能享受到的現(xiàn)代生活,這邊照樣毫厘不差地享受著。喀什的獨特在于:走在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享受完現(xiàn)代化的便捷,忍受著快節(jié)奏的喧囂后,一個轉(zhuǎn)身,便能扎進飽經(jīng)歲月的古城,瞬間悠閑、古典意味撲面而來。當你坐下來,沉浸在烤包子的香氣內(nèi)、白須老人的彈唱中、維吾爾腔的叫賣聲里,無意間喀什那釅釅的、醇醇的古典氣韻已在其中了。 滑動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東微編輯部: 顧問:陳謹之 魯北 清泉 主編:郝立霞 副主編:張永君 郝立新 編輯:曉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