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書法的五種書體里面,只有草書寫得好的被稱為“草圣”,歷史上被稱為“草圣”的有張芝、張旭、黃庭堅等,其它書法寫得再好也沒有被稱為“圣”的,可見草書之難。 草書也是最能體現(xiàn)書法藝術的書體,寫好草書是每個書法愛好者的夢想,但因草書難學難認,擋住了很多人,特別是沒有老師引導的朋友更是不得其門而入。也經(jīng)常有人問我,初學草書先學哪個字帖?嘉強今天就分享一本初學草書的上佳范本。 這本字帖就是《唐人月儀帖》。 ![]() 關于《唐人月儀帖》 唐人月儀帖現(xiàn)于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是無款的黃麻紙本墨跡,《石渠寶笈·三編》有著錄,傳為唐人書寫,上面蓋有“嘉慶御覽之寶”等印章,后面還有明人解縉及清人王文治等人的題跋,被各朝內(nèi)府收藏。 唐人月儀帖一共有541個字,邊上有小楷注釋544個字,因其分12月作尺牘,因此被稱為“月儀帖”,亦稱為《唐人十二月朋友相聞書》,現(xiàn)缺少了正月、二月和五月三首。晉人索靖也曾作《月儀帖》,但與此帖不同。 ![]() 《唐人月儀帖》的優(yōu)點 看過孫過庭《書譜》的朋友就知道,《唐人月儀帖》很有孫過庭的風格,也深具晉人之風韻,毛筆圓轉(zhuǎn)自如,靈動有神,是宋以后無人能及的神作。 明人解縉題跋到:是冊“辭古筆精,洞達神妙,中間釋字,亦且灑落”。 ![]() 《唐人月儀帖》用筆甜熟圓勁,筆勢非常流暢,旁邊特別用小楷進行了注釋,注釋的小楷也是非常的秀雅勁健,筆短意長,讓人回味無窮,多數(shù)人都認為應該是出自一人之手。 ![]() 清人王文治在后面題到:“今觀其筆勢圓勁,深入晉賢之室,其殆孫虔禮一流人也歟。釋文小字飛動變化,不可端倪,宋以后萬不能為,與草書應出一人之手?!?/span> ![]() 《唐人月儀帖》相比于《十七帖》、《書譜》等草書法帖,更容易上手,用筆慢慢道來,輕重合乎法度,沒有《十七帖》、《書譜》的變化莫測,難以揣度。 所以嘉強非常推薦從《唐人月儀帖》開始學習草書,不失為一條快捷之路。為了便于觀察行筆細節(jié),建議用放大本來作為參考。 ![]() 草書與楷書最大的不同,就是省掉了非常多的方折頓挫,以最方便的方式來進行造型,所以除了要認字外,要特別注意行筆的軌跡及細節(jié)變化。 用放大版來進行觀察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但臨習時可以直接寫原大,這樣可以全然感受原帖的字法和章法。 ![]() 總結(jié): 除了以上所說的優(yōu)點外,嘉強覺得學習書法能用墨跡的盡量先用墨跡,而《唐人月儀帖》就是墨跡版本,可能清楚地看到使轉(zhuǎn)和牽絲,這對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唐人月儀帖》另一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在邊上附加了同樣高水平的小楷注釋,這給我們讀帖帶來非常大的方便,順便也把小楷學了,這么多的優(yōu)點,確實在其它法帖里沒有的。 ![]() 分享,讓生活更美好!感恩有你! |
|
|
來自: 嘉鈺a6cno0zsvr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