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擅自取消百億訂單致中國船廠破產(chǎn)1 2019年,挪威擅自取消百億訂單致中國船廠破產(chǎn),還在法庭索要賠償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控股,被譽為中國“海軍艦艇的搖籃”。
從五十年代中國第一艘萬噸輪,七十年代第一艘導(dǎo)彈驅(qū)逐艦,八十年代第一艘出口船到21世紀(jì)第一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誕生,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可就是這樣一個堪稱世界級的大船廠,在2013年的時候,因為挪威單方面取消130億的大訂單,而直接負(fù)債20億,并面臨破產(chǎn)的險境。 為此,他們一紙狀書將挪威船廠告上了法庭。 那么這場跨國官司結(jié)果究竟如何呢? 天降訂單,成了“香餑餑” 都說“無奸不商”,“奸詐狡猾”似乎是人們對于商人刻在骨子里的印象,挪威的系卓爾船廠就將這個詞語詮釋得淋漓盡致。 它與大船重工之間的這場跨國官司,還要從一筆130億的大訂單開始說起。 系卓爾公司的老板約翰·弗雷德里克森,在1971年的時候,就和幾個朋友,一手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船舶事業(yè),并且憑借著之前的從業(yè)經(jīng)驗,將船舶業(yè)越做越大,成為了航運業(yè)的巨頭。
他的旗下有著上百艘油船、運輸船以及鉆井平臺,還有眾多子公司,光是憑借這一點,就讓許多公司望塵莫及。 而我國的船舶業(yè)起步較晚,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是在原大船重工和原新船重工的基礎(chǔ)上,重新整合而來,隸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其前身大連造船廠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但即便是這樣,相比于系卓爾公司依舊屬于“后來者”。 此時系卓爾公司的老總弗雷德里克森親自找到大船重工,說要和他們談一筆大生意,希望可以和他們展開合作。 而大船重工集團當(dāng)時也正缺一個在國際上打響名號的契機,弗雷德里克森的出現(xiàn)對他們而言更像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因此無論這筆訂單價值多少錢,大船重工都一定會接受這筆訂單。 而系卓爾公司的要求很簡單,他們要大船重工幫助他們修建8座海上鉆井平臺,并提供相應(yīng)的配套設(shè)施和安全救急裝備,而每座鉆井平臺的價格則是給到了2.3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竟然足足達到了130億元。 這樣的大筆的訂單,就算是放在全世界,也是舉世罕見的。 出于對大船廠的信任,大船重工并沒有對合同中的一些細(xì)節(jié)斤斤計較,便毫不猶豫簽上了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