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昭君和親后六百年,另一位女子也奉命和親,她的身份是公主,文學(xué)素養(yǎng)也高,在突厥十幾年,先后侍奉沙缽略可汗與他的兒子都藍可汗。期間她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的劇痛,她傷感,也曾掙扎,最后為了民族團結(jié)獻出了頭顱,只有頭顱回到她思念又不敢回去的故土。在她的身后,沒有青冢,也沒有笳聲的哀怨。這位傳奇而不幸的女性,是北周的千金公主。”(陳尚君《行走大唐》) 
 千金公主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趙王宇文招之女。在她出生的時候,鮮卑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政權(quán)已經(jīng)開國八年,千金公主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yǎng),算得上是金尊玉貴。父親宇文招喜好詩文,與詩人庾信交往甚密,多有唱和之作。公主受父親的影響,也通曉文墨,喜愛寫詩,并且寫得一手好字,堪稱才女。 北周建德七年(578),北周武帝出兵攻打突厥,不幸因過度勞累而病死。武帝的死,使北周由盛轉(zhuǎn)衰,而這也是千金公主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北周大象二年(580),因突厥求親,千金公主便嫁與突厥沙缽略可汗,從此開始了她的“悲情和親”生活。 雖然沙缽略可汗很寵愛她,然而命運是殘酷的,就在千金公主北上和親的第二年,周宣帝病死,輔政大臣楊堅廢掉并毒死了年僅7歲的北周靜帝,于581年建立隋朝。與此同時,北周的宗室諸王被斬殺殆盡,千金公主的父親趙王宇文招也被楊堅誅殺,并被誅滅九族。轉(zhuǎn)眼間,千金公主國破家亡。 
 噩耗傳來,千金公主當(dāng)然不能忍受這樣的國恨家仇,她在沙缽略可汗面前長跪不起,淚眼婆娑地請求出兵。582年,突厥正式向隋朝宣戰(zhàn),40萬大軍勢如破竹,一時長安震動。楊堅采取長孫晟的建議,以離間計挑動突厥各部落。沙缽略可汗的叔侄紛紛反叛,沙缽略腹背受敵,陷入困境。為擺脫困境,千金公主忍下悲憤,主動向楊堅求和。楊堅出于政治利益需要,也極力拉攏千金公主,于是賜公主姓楊,編入楊家宗譜,改封她為“大義公主”,希望她深明“大義”,維護突厥與中原的友好關(guān)系。 隋開皇七年(587),沙缽略病死,其子即位,大義公主便按照突厥的風(fēng)俗嫁給沙缽略的兒子都藍可汗。兩年后,楊堅滅掉了南陳,為表示恩寵,將后主陳叔寶一面華貴的屏風(fēng)賜給大義公主。公主久居塞外,見到如此華麗的東西,睹物思人,國恨家仇一起涌上了心頭。悲憤之余,她揮筆在屏風(fēng)上題詩一首: 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榮華實難守,池臺終自平。富貴今何在?空事寫丹青。杯酒恒無樂,弦歌詎有聲。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虜廷。一朝睹成敗,懷抱忽縱橫。古來共如此,非我獨申名。惟有《明君曲》,偏傷遠嫁情。 
 公主因屏風(fēng)而作詩,詩中卻沒有一句寫屏風(fēng),更多的卻是感慨,從世事盛衰感慨到自己多舛的命運。隋文帝見詩后,分明感到公主并沒有放下仇恨,自此也削減了對公主的賞賜。加上公主也曾說服都藍可汗發(fā)兵攻打隋朝,隋文帝也借此廢除了大義公主的封號,并下決心除掉公主這個隱患。 此時,時任內(nèi)史侍郎的裴矩提出了一個建議:說動都藍可汗,殺死大義公主,乘勢挑起突厥內(nèi)亂,進一步降服和控制突厥!于是,一個對付突厥的離間計形成了。幾乎就在同時,統(tǒng)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為爭取隋朝的支持,偷偷向隋求婚。隋文帝順?biāo)浦叟扇烁嬖V來使:“只要殺了大義公主,隋朝立即許婚?!苯?jīng)過反復(fù)挑撥離間,終于在開皇十三年(593)借突厥之刀殺了公主,公主死時年僅33歲。 
 | 
|  | 
來自: 新用戶0096fsbV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