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蓁蓁 · 主播 | 燕麥 · 攝影 | 遇見琪跡 · 編輯 | 一白 崔永元曾說:“人生就像餃子,歲月是皮,經(jīng)歷是餡,酸甜苦辣皆為滋味?!?/span> 關(guān)于人生的味道,人們常常喜歡用甜如蜜來形容,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稱之為一個幸福的人生,才是令人向往的生活。然而,人到中年,走過了鮮衣怒馬的時代,見過了“起高樓”,又目睹了“樓塌了”,才漸漸明白,人生最好的滋味,不是甜蜜,而是輕甜,再配上一絲微苦。
輕甜,是多一分則膩,少一分則寡。宛如少女的微笑,嘴角上揚的弧度剛剛好,一臉純真,不見油膩,讓人心生歡喜,又不會覺得矯揉造作。生活的甜當(dāng)如這般,不會讓你過分上頭,沾沾自喜,失了分寸,又能讓你有所慰藉,有所盼頭,每一天都興致勃勃,愿意為了熱氣騰騰的日子而全力以赴。 輕甜,是一份小歡喜,是一份知足與感恩。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動的瞬間,往往伴隨著“不常有”,一旦驚喜變得日常,許多事情都會變成理所應(yīng)當(dāng)。不如懷著一顆知足與感恩的心,去品嘗日子里那些偶爾的詩情畫意,偶爾的別具匠心。就像月色下一次不經(jīng)意的回眸,于無聲處發(fā)現(xiàn)的美,往往會讓日子更沁人心脾,令人回味。
輕甜的日子,更容易幸福。譬如一朵花,在盛夏時綻放地愈熱烈,在秋日里凋敝地愈孤寂。所謂細水才能長流,美好的事物一定要細品,美好的日子一定要慢過,就像冬日里一份甘醇的湯,必得小火慢慢地熬,待到凸起的氣泡嘟嘟作響,才能讓香氣真正地釋放,久久不散。 輕甜的日子里,其實都藏著微苦,它是生命的底色,是與生俱來的缺憾。沒有誰的人生是無缺的,一路走來,總會有磕磕絆絆。所謂月無常圓,花無常開。然而,正如季羨林老先生所說,不完美才是人生。有缺,才會有不斷修補的動力;有缺,才會有更美好的時刻值得期待;有缺,才無需強求,讓疲累的心歇一歇,讓匆忙的腳步停一停。
微苦,是最好的人生導(dǎo)師。有苦才有甜,有悲才有喜。經(jīng)歷了苦的心酸,才能體會甜的溫暖;有了苦的磨難,才會有甜的乍現(xiàn)。人生總是如此,有了付出才會有回報,有了挫折才會有蛻變。在前行的路上,遇見崎嶇的山路,遇見遮眼的迷霧,不要氣餒,更無需彷徨,要相信,所有的苦,都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走過去,便能遇見世外桃源般的驚喜。 微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圓滿。人生就像一個天平,如果你只想要喜悅,只接受順?biāo)欤S之而來的,便是心中的傲慢、自大和固執(zhí)肆意瘋長,總有一日,你會不堪重負,天平也會隨之傾斜,一切都將重新來過。相反,若是一開始,你能接受人生的考驗,接受偶爾的力不從心,接受時常的事與愿違,你便可以安然地坐在天平之上,以最好的姿態(tài),擁抱有缺的生活,享受最踏實的幸福。
人生的境遇,就像一日三餐,集市上有什么,由不得自己做主,但是挑選怎樣的食材回家,又用怎樣的方式去烹飪,完全取決于自己。細細想來,吃得最舒服的飯菜,一定是調(diào)料適中,火候正好,一絲輕甜潤心,一瓣微苦護身,于此陰陽調(diào)和,方能雋永綿長。 蓁蓁,多平臺簽約作者,一名周旋在兩只小可愛之間的幸福寶媽,想帶她們看世界,聽風(fēng)拂過臉龐的聲音。 燕麥【磐礪】,擔(dān)任多家網(wǎng)絡(luò)平臺主播。曾出版?zhèn)€人文集《來自天籟的聲音》詩集《陀螺》。 -攝影- 遇見琪跡,退休后的生活迷上了攝影,期望用自己的視角,拍出人類與大自然的美好與人共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