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魚籽婦人北宋時,平江府有個婦人名叫顧向玉,十分愛吃魚籽。 她原來家貧,父母沒有那個閑錢經(jīng)常買魚給她吃,只因在窮人看來,有那個錢,該厚厚地切一斤肥豬肉回來,咬一口嘴里都是油。如果拿來買魚,刺多肉少,沒有嚼頭,有什么好吃的? 于是顧向玉只能偷偷攢錢,偶爾管鄉(xiāng)里人買一兩條,或者指使半大的小子們?nèi)ズ永镒?,往往又魚籽稀少,解不了饞。 顧向玉到十六歲時,出落得十分美貌,因此嫁得一個姓沈的富商做妻。
不管什么季節(jié),每天一天三頓都要吃魚籽:早上是魚籽豆腐花、魚籽餅,或者白粥就著煙熏魚籽、鹽漬魚籽;中午是紅燒辣魚籽、魚籽湯、魚籽炒蛋;晚上或是清蒸魚籽,或是香菇魚籽等,若是夏天,也許還有一道冰鎮(zhèn)魚籽。 總之,什么菜都要拿來與魚籽配,每天廚房里采買的魚籽,要有十來斤。她又說吃魚籽“多子多?!?,把自家丈夫說高興了,也就由著她吃。 時間長了,顧向玉的嘴越發(fā)挑剔,很多不合心意的魚籽,嘗一口就扔掉。于是每到春日里魚產(chǎn)卵的季節(jié),碼頭上的魚一筐筐往家里送;魚籽少的季節(jié),漁夫們也費盡心思地尋找有籽的魚,都送到府里來,希望得到顧向玉的獎賞。 有人勸顧向玉:“萬物有靈,你吃掉、浪費掉那么多魚籽,不知多少魚的性命,還是要收斂一些,行事不要如此不計較后果!” 顧向玉反駁那人:“真是好笑,天下的魚比人的數(shù)量多了不止千倍,如何我一個人就能把它們吃絕了?你好大一個菩薩,管我吃魚籽,你自己不吃那雞鴨魚肉?不如明天就剃了頭發(fā),去做姑子去吧!”
對方被她說得面紅耳赤,于是再也沒有人敢勸誡她了。 后來有一天,顧向玉對送上來的魚籽不滿意,要親自去市場里挑選。她吃魚籽吃得精了,只看那魚,就知道魚籽是好是壞。 到了集市上,轉(zhuǎn)了一圈都沒有滿意的魚籽,顧向玉十分失望,正要離開,突然見到角落里蹲著個披著蓑衣的漁夫,那人身前還有兩個大魚簍,顧向玉隨口就問:“賣魚的,你的魚有沒有籽???” 漁夫沒有回答,顧向玉低頭去看,頓時大喜:只見那魚簍里的魚都十分鮮活,魚身肥厚,腹部軟而寬大,有些微黃橙色的籽流出來,一看成色就很好。 就在這時,那漁夫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說道:“它是有籽,可你無子!” “大膽!”顧向玉聽了大怒,指使隨行的仆人:“給我打!”
仆人們撲上去拳打腳踢,結(jié)果全都踢打在自己身上,再定睛一看:那漁夫居然憑空不見了! 顧向玉見了,心里隱隱不安,想立刻就走,又垂涎那魚簍里的魚,于是讓仆人抱起魚簍,這才走了。 等魚籽做出來,顧向玉一嘗,竟從來沒有吃過這樣好的魚籽,轉(zhuǎn)眼就把漁夫的話忘了,大快朵頤起來。 到了晚上,感到渾身十分疲倦。沈老爺見她這樣,連忙喊了郎中來,診斷一番,說是有喜了! 兩人聽了都十分高興,顧向玉心想:“那漁夫裝模作樣,說什么魚有籽我無子,如今不是有了!看來是我白天眼花了而已?!庇谑且廊晃倚形宜?,大量食用魚籽。 等到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顧向玉疼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才生下孩子,那接生婆和旁邊的丫鬟見了孩子出來,突然大叫一聲,昏死過去。
顧向玉覺得不祥,努力撐起身子去看那孩子:只見那孩子已經(jīng)是個死胎,正中一個大腦袋,長得是眉清目秀,然而脖子兩邊又?jǐn)D出來幾個參差不齊、大小不一的頭來,還有胳膊、膀子都是這樣,擠成一堆,就像那魚籽一樣。 顧向玉看了,也昏死過去。 等到沈老爺見里面久沒有動靜,走進來,看到出生的孩子“三頭六臂”,又氣又怒,命人悄悄埋了,又寫了休書,讓顧向玉的家人來接走。 顧向玉的父母來一看:只見自己女兒肚子破了一個大洞,有黃色的魚籽模樣的東西灑出來,也不敢問緣由,知道女兒活不成了,跟沈老爺借了一副板車,將顧向玉放在板車上,蓋了一床鋪子,一面哭,一面往家走。 路上遇到一個道士,那道士見了顧向玉的父母可憐,嘆道:“為口腹之欲而犯下殺孽,兇狠自私而不計較后果,如今的結(jié)局,又能怪得了誰呢?” 說完拿出一枚丹藥,塞進顧向玉的嘴里,那顧向玉突然一下坐起來了,再一摸肚子,肚子也復(fù)原了。
顧向玉連忙爬下來跪謝道士,道士說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造下太多殺孽,今生注定孤獨終老了,望你好自為之!”說完離開了。 從此以后,顧向玉再也不敢吃魚籽了,她每天辛苦勞作,掙了錢就去集市上買魚放生,希望能償還自己曾經(jīng)的罪孽,一直辛勞到八十五歲,有一天她夢到自己站在河邊,有一條人高的大魚躍上岸來,變作當(dāng)年那個奇怪的漁夫,那漁夫說道:“往日恩怨,一筆勾銷。” 顧向玉頓時覺得心里輕松無比,她的臉上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接著便在夢中溘然長逝了。 (本文作者|靈犀)靜月齋寄語: 口腹之欲人人都有,但是還是要講究一個度。有些人為了口腹之欲,看到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不管什么樣的,不管珍稀還是不珍稀,甚至不管好不好吃,都想嘗一嘗、吃一吃。 只顧一時痛快,吃得太多、吃得過度,不僅是對自己的身體不好,對于被吃的物種甚至整個大自然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希望所有看到這個故事的人,都能以顧向玉為誡,歡愉有度,吃東西掌握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