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亞洲中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的咸海,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因為當?shù)厝瞬豢茖W的過度利用,咸海迅速萎縮,湖泊的面積越來越小,如果再不節(jié)制,咸海很快就要干涸了。   地質學家推測,咸海大概存在了550萬年。百萬年前地殼下沉,海水侵進大陸形成了咸海。在一萬多年前,錫爾河和阿姆河的河水都流入咸海,使咸海的水位保持不變。20世紀以來,咸海的水位不斷下降,在1987年還分成了南北兩大水域,在2013年南部咸海繼續(xù)萎縮,分成了東西兩部分,在2014年,南咸海已經干涸了90%,基本上宣布枯竭了。慶幸的是,北部咸海的面積和水位都基本恢復正常,以至于“咸海”不會過早的在地球上除名,但北咸海的面積遠遠少于曾經的咸海。   咸海在面積最大時,有6.8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為16米,即使是4個北京市加起來也比咸海要小。曾經的咸海有著極為發(fā)達的漁業(yè),有著眾多水產品,沿岸有4萬多人從事漁業(yè)工作,每年捕撈量達4.3萬噸,同時沼澤、濕地遍布周圍55萬公頃,并散布著1000多個小島,有著眾多動物植物生存。   但上世紀蘇聯(lián)為了在中亞地區(qū)開墾荒地,發(fā)展中亞經濟,并解決蘇聯(lián)棉花依賴進口的問題,在1954年將錫爾河和阿姆河的天然水道改道,引入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用來擴大水澆地面積。蘇聯(lián)修建了卡盧庫姆列寧運河,將阿姆河的河水從上游截走,全長1400公里,總計能灌溉660萬公頃的水田和棉田,運河流域的經濟迅速繁榮起來。但繁榮的景象沒有持續(xù)太久,缺少了水源,咸海的水位一降再降,到2000年時,咸海的水位已不足1960年的25%。曾經繁榮的咸海漁業(yè)早已不復存在,沼澤濕地等環(huán)境都變?yōu)榱嘶哪?,巨大的沙暴開始席卷中亞地區(qū),咸海也從亞洲中部的“明珠港灣”,變成了“中亞之淚”。 圖片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