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陽明外證 基礎(chǔ)病機:里熱+里實+外熱(胃實火盛—一邪火絕對熱實)。 治法:急清里熱。 方證:白虎湯(證)。 解析:陽明外證與太陰外證相對應(yīng)。如前所述,陽明外證如冬季爐中燃炭,則爐外燔灼熾熱。這種熱量依靠從外界降溫或從外面潑水是解不了的,只有將爐膛里燃燒的煤炭澆滅,火爐方能降溫。如: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傷寒論》350條) 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云向經(jīng),譫語,遺尿。發(fā)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傷寒論》219條) 外證有二:陽明外證與太陰外證。 陽明外證為里之實熱迫使津液外泄而厥,甚則神昏;太陰外證為里之虛寒不攝,津液外泄而厥,甚則神昏。 故里實熱導(dǎo)致汗液、尿液大泄而厥,甚則神昏譫語,為陽明外證,急當(dāng)直折其熱而救里,白虎湯主之。 里寒虛導(dǎo)致汗液、尿液大泄而厥,甚則神昏譫語,為太陰外證,急當(dāng)溫中補虛而救里,甘草干姜湯主之。 故外證必有汗液和尿液大泄,甚則神昏,如白虎湯證的“額上生汗”“遺尿”“譫語”,甘草干姜湯證的“自汗出”“小便數(shù)”“譫語”。 外證與單純表證之鑒別:兩者皆可出現(xiàn)神昏,但單純表證雖可有汗液外泄,但不會出現(xiàn)小便異常,而外證必有汗液和尿液大泄。 外證與單純里證之鑒別:兩者皆可出現(xiàn)小便異常,但單純里證雖有小便異常,而程度上不及外證之甚,且外證會同時出現(xiàn)汗液和尿液外泄,并會急劇出現(xiàn)神志不清、上竅昏聵。 |
|
|
來自: 卓尼中醫(yī)院華華 > 《張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