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開《圍城》,被錢鐘書先生那句:“第一次見你的時候,我的心里已經(jīng)炸成了煙花,需要用一生來打掃灰爐”吸引住。是啊,心動的美妙,就如同漫天煙花綻放。 錢鐘書與楊絳的愛情,讓我想起了我們每個“俗人”的愛情。而我想借著他們的愛情,給你寫一封情書。 01 錢鐘書與楊絳 錢鐘書和楊絳的初次見面是在清華大學(xué)古月堂,兩個人一見如故,便情定終生開始戀愛。錢鐘書說: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jié)婚;見到她之后,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這份看似輕描淡寫的承諾,他守護了一生。
我與你 與你在人海相遇相知,我把它歸結(jié)于緣分。你每次都不識趣地說,相遇哪來的什么緣分,只不過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做了一個當(dāng)下最恰當(dāng)?shù)倪x擇罷了。 我想告訴你:在這個世上,緣分總是來回兜轉(zhuǎn)。我終會于千萬人之中,在時間的無涯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遇見你。想不到合適的開場白,唯有輕輕問一句:原來你也在這里嗎? 02 錢鐘書與楊絳 倆人因為工作關(guān)系聚少離多,可這也絲毫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分離時他們依靠書信溝通彼此心情。兩個文采飛揚又有生活趣味的人,就這樣度過了艱苦歲月。突然想到一句話: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我與你 如今的社會,人心浮躁不安,浪潮中有多少人失去了自我,彷徨不知方向。所幸的是,我與你還保持著最初始的本真。這份本真讓我們在對待感情時,能夠做最真實的自己,而真實往往最動人。 我想給你看我最真實的內(nèi)心,它是七層塔檐上懸掛的風(fēng)鈴,叮嚀叮嚀嚀,此起彼落地敲扣著你的名字。 03 錢鐘書與楊絳 身為舊式教育世家的錢家,禮數(shù)很多。楊絳來到個大家庭以后,雖然思想觀念大相徑庭,但聰慧知書達理的楊絳還是很快地融入錢家。楊絳先生的才華大家有目共睹,可那個歲月她甘愿回歸家庭。婚后不久,錢鐘書去牛津留學(xué),楊絳也隨著去了英國。大家閨秀的楊絳戴上圍裙,做飯洗衣。日子雖然清苦,但那幾年卻是兩個人婚姻中最具華彩的樂章。
我與你 現(xiàn)代人因為各方壓力,越來越抗拒結(jié)婚這件事情,因為除了不愿意花費各種時間經(jīng)濟成本之外,更不愿意承擔(dān)構(gòu)建一個家庭所需的責(zé)任。但當(dāng)我和你在一起之后,“成家”這件事開始在我的心里蠢蠢欲動。 因為我是個俗氣至極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唯獨見了你,云海開始翻涌,江潮開始澎湃,蜜蜂的小觸須撓著全世界的癢,你無需開口,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 04 錢鐘書與楊絳 1994年,錢鐘書老先生病倒,楊絳時刻守護著并說:鐘書在哪,哪里就是我的家。片刻不離,細心照料。熟料女兒先一步離開,年僅60歲。臨終楊絳握著女兒的手說:安心睡覺,我和爸爸都祝你睡好。女兒離開不久,錢老先生也離開,臨終遺言:好好活! 對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幾人可以如此淡然的一句安心睡覺?而對于攜手風(fēng)雨60年的錢鐘書與楊絳,唯一一次分開便是陰陽兩隔。
我與你 分別這件事情對于我們還年輕的人而言,看似很遙遠。但我還是無法設(shè)想如果真有此結(jié)局,我是否會如楊絳先生一般灑脫。 可是人們啊,終究會離散于時間的盡頭。但是我不會忘記,在這段路上你曾溫暖過我的歲月。等到分別那天,我會俯首感謝所有星辰的相助,讓你與我相遇,與你別離,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詩,然后再緩緩地死去。 結(jié)語 錢鐘書與楊絳的愛情,是經(jīng)過時間與歲月沉淀后的偉大與不朽;也是不論遇到艱難困苦也能安之若素的無畏;更是涉過黑山白水,歷盡百劫千難,就是為了讓你知曉“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shù)”的情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