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的文學(xué)作品或者京城舊俗里,常常提到雞毛小店。雞毛小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特意找了找資料,咱們把雞毛小店的景象還原一下。 雞毛小店是個俗稱,其實這個稱呼中,包含了兩種旅館業(yè)的經(jīng)營態(tài)勢,一種是小店,一種是火房子。 小店和火房子是有區(qū)別的。首先小店的位置。它在城里城外都有。雖然在城里也大都開在城廂了,但終究那也算城里呀。服務(wù)對象也不同。小店大部分住的都是,走江湖的,某個行業(yè)打零工的(比如泥瓦匠里打零工的)做小生意的(比如一些賣節(jié)令產(chǎn)品的,每年就來北京一個月做生意,就住在小店里了)等等,總而言之,就是有固定收入來源的人。 小店除了大通鋪,一般的還有單間,愿意多花錢的,可以住單間。但是住單間要單交煤火費。而且小店,有被褥租賃,當(dāng)然,你自己帶著鋪蓋,也可以不用租。小店的費用一天一結(jié)。當(dāng)然,你要是年年都來的常客,碰上雨雪天氣了,買賣沒開張,拖上一兩天的房錢,也是可以的。小店不開火,也就是不管飯。但是經(jīng)營小店的都是拖家?guī)Э诘模阋鞘炜?,又愿意和店主人一家一塊吃,每天多交點錢,也是可以的。住小店的可不都是窮人,有的人住的起大店(大旅館),也特意跑來住小店,就是圖他有人情味,有煙火氣。當(dāng)然也有一些干了不好的事,被警察通緝了,迫不得已來住小店的,也有。這就是小店,他是針對大店(大旅館)來說的。 而火房子就不是了。首先,火房子沒有在城里的,全部都在城外,而且是在城外的邊角旮旯的地方。其次,火房子只有大通鋪,想住單間,那是做夢。但有的火房子會在大通鋪上,用木板隔出幾個鋪位來(有點像我小時候的澡堂子),那就算好的了。火房子的顧客大多是乞丐,或者是白事中的杠夫以及打執(zhí)事的。總之是一些沒有固定收入的,白天奔波一天,能把肚子混飽,晚上花上一兩個大子,能有個遮風(fēng)擋雨的地方。 這么一說,鋪蓋是別想了。但是他有雞鴨鵝毛對外出租。如果實在冷的受不了,就租點雞鴨鵝毛吧,一半鋪一半蓋。過去老百姓有句俗話,說你可以'鋪三蓋兩’,說的就是在火房子,租三個子的雞毛,鋪在身子底下,再租兩個子的雞毛蓋在身子上頭。連雞毛都租不起的怎么辦?火房子有這點好,他不單收煤火費。他的房子里,除了大通鋪,就是在屋子中間有個大火池子,里面的火24小時燒著,(當(dāng)然只有冬天如此)。如果連雞毛都租不起了,一般也不睡炕了,就在火池子邊一臥,也能暖暖火火的睡一宿。不過就是有風(fēng)險,屋里雞毛亂飛,雞毛又是易燃物,如果有雞毛飛到火里,睡在傍邊的人,很容易就是火災(zāi)的犧牲品。 過去的火房子,大部分是公益性質(zhì)的,為的是給那些無家可歸者,一個棲身之所。經(jīng)營者也多為單身,不能帶家眷。住火房子的大多衣不遮體,實在不雅觀。另外,經(jīng)營者也會放點小賬,雖然條件極為苛刻,但是賴賬倒是也很少。因為火房子可能也是他的最后的立身之地了吧,如果再賴賬,就無存身之所了。 大概俗語中的雞毛小店,指的就是火房子吧 | 
|  | 
來自: 新用戶8926AVU2 > 《《漫話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