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后期的一位著名皇太后、政治家“慈禧太后”一生中有太多故事,但在歷史上垂簾聽政、過于霸道專制和干政,背上讓清朝滅亡的罪名,巧合的是清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逝世時間僅僅差了1天,光緒帝在逝世前是還想有些作為的。 原本慈禧的病比光緒帝更重,但光緒卻在她之前臨時暴斃駕崩,背后或許有種種原因,專講后宮趣事的無風(fēng)起念就分享,據(jù)傳慈禧在臨終前的做了5件事,也成為后來清朝走向的重要關(guān)鍵。 ![]() ▲慈禧太后。(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慈禧臨終的第一件事就是“送走光緒”。 光緒皇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就是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生于1871年8月14日,四歲的時候被慈禧太后接到宮中,于1875年2月25日登基成為皇帝。 然而四歲的小孩什么也不懂,所以起初是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宮獨裁,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后雖名義上歸政于光緒帝,實際上大權(quán)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 然而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挾制,未曾掌握實權(quán)。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抵制,光緒帝被慈禧幽禁在瀛臺。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 ![]() 1908年11月,慈禧和光緒兩人,當(dāng)時都已經(jīng)是屬于臥病在床的狀態(tài),但是聽說光緒在病中還是寫下日記,覺得慈禧一定會先在自己之前離世,若真這樣他就要下令斬殺袁世凱跟李蓮英。 因為袁世凱出賣光緒、而李蓮英又是慈禧身邊的太監(jiān)總管,也有涉政之嫌,從中撈了不少好處,不料消息走漏被李蓮英聽到,馬上去跟慈禧告密,之后光緒突然暴斃,原因不得而知。 第二件事就是“讓溥儀繼位”。 在光緒病倒之后,才3歲的溥儀就被接進(jìn)宮,先盤算好的繼位人,等光緒駕崩后,隨后溥儀就上位了,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還年幼好控制; ![]() 第三件事就是“讓溥儀的生父做攝政王”。 慈禧讓載灃做 攝政王,除了他是慈禧的親外甥為娘家人外,載灃和袁世凱兩人因為戊戌變法的事有嫌隙,如此一來可以讓載灃和袁世凱互相制衡,而載灃也是大清后期實際掌權(quán)者。 第四件事就是讓親侄女制衡親外甥 再來,慈禧逝世前還讓自己的親侄女制衡自己的親外甥,說到底還是對自家人不放心,怕載灃一家獨大會獨攬大權(quán),因此下旨有大事必須要和隆裕太后商量后才能決定,不管家事國事都得要兩人一起商議,兩家掌權(quán)避免獨大。 最后臨終前的一件事就是“寫遺詔”。 因為不想成為歷史罪人、臭名留史,因此寫遺詔,表示后宮干政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同時遺囑也寫下,不準(zhǔn)后宮再干政,讓自己成為史上最后一任女皇的位置。 ![]() 參考資料:《清史稿》 關(guān)注【無風(fēng)起念】 |
|
|
來自: 無風(fēng)起念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