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幾個范文為例,這幾個范文有定性的,有定量的,大部分都是思辨的。之所以舉了很多思辨的例子,是因為我們講過如果是實證研究的話,直接就寫成文獻綜述就可以了。文獻綜述里面會自然而然的帶著問題史,也就是說在梳理它的研究史的時候,與它的問題史是分不開的。因此,相對來說,做思辨研究比做實證研究在這一部分要更困難一些。 ![]() 《偶像的黃昏:教師職業(yè)“道德賦值”“去道德話”及其倫理困境》 正文的第一部分,“我國古代教師身份的道德賦值,從原始社會的……,到這個夏商周的……,再到隋唐之后的……”將幾千年的歷史分成三大階段。這是問題的歷史,梳理研究問題的發(fā)展史。 ![]() ![]() 《主動選擇:在線課堂“高輟學率”的積極理解》 “在線課程高輟學率現(xiàn)象,第一,脫離式的學習軌跡。第二,淺層的溫床。第三,泛娛樂化和敷衍學習?!边@是問題的現(xiàn)狀。 ![]() ![]() 《“電影機器”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擴散》 劉桐老師的《“電影機器”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擴散》,它的第一部分比較特殊,寫博德里的理論,為什么寫理論?因為他要解釋一個關(guān)鍵概念,就是“電影機器”這個詞,“電影機器”不是一個常用概念,所以就要先解釋這個概念。同時,“電影機器”也是他的研究問題,也就是給他的研究問題做一個理論解釋。除了這個理論,作者還梳理了電影的發(fā)展,而且舉了很多例子。所以看起來是寫理論,其實作者也不是單純的寫這一理論,主要還是為了解釋“電影機器”這個詞。 ![]() ![]() 《基于情境差異的應(yīng)急方案生成方法優(yōu)選決策》 論文的第一部分寫的是應(yīng)急方案生成的主流方法,而本文的主題就是寫這個應(yīng)急方案生成方法的。那么第一部分寫目前已有的應(yīng)急方案生成方法,寫的是問題的現(xiàn)狀。 ![]() ![]() ![]() 《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內(nèi)涵的擴展研究》 作者寫的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她的第一部分就是把目前已有的國內(nèi)外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全都梳理一遍,共梳理了六個模型。這個是問題的現(xiàn)狀,同時也是研究現(xiàn)狀,因為它比較特殊,本身就是一個概念模型,所以也是研究現(xiàn)狀。 ![]() ![]() 《中國傳統(tǒng)文藝批評“品評”特色研究》 這個更加特殊,從魏晉……到唐宋……再到明清……,顯然就是梳理歷史,這個比較容易看出來,后面就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 ![]() ![]() 《“情境”抑或“背景”:美國警察武力使用實證研究的兩種進路》 本文正文的第一部分比較明顯,他寫的是問題的學術(shù)史——“研究溯源”。所以他一開始就說“……研究最初將……作為研究對象,然后一直闡述怎么研究的,一直到得出有兩種研究進路。 通過這些范文主要是為了給大家講這一部分如果不寫文獻綜述的話,可以寫什么。當然了,也可以寫文獻綜述。但是做思辨研究且要寫文獻綜述的話,不能只寫研究現(xiàn)狀,必須寫學術(shù)史,然后從學術(shù)史慢慢的梳理到研究現(xiàn)狀。如果是實證研究,可以只寫研究現(xiàn)狀。這是做文獻綜述時,思辨研究與實證研究的區(qū)別所在。 …未完待續(x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