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現(xiàn)存4方瑯琊紫金硯都有人仿制了?為啥都是臨沂人復制的? 原創(chuàng)作者:紫金李 請帶著問題讀文章: 第一,博物館現(xiàn)存4方古代紫金硯分別什么樣? 第二,古代瑯琊紫金硯今人仿制的有幾塊? 第三,仿制的都是臨沂人,為啥收壽春八公山和臨朐人不仿制? (1) 現(xiàn)存博物館的瑯琊紫金硯有4方。 第一方,現(xiàn)存首都博物館,鳳字形硯,是1972年上半年出土于元大都遺址和義門內后英房。硯長22.7、寬17.5、厚3.9厘米。硯的前部有兩足,硯池向后傾斜,硯面有明顯的墨痕。出土時已殘破,右上角硯池部分缺失。硯背面自右至左豎向陰刻銘文五行,字有殘缺,曰:“此瑯琊紫金石所□,易得墨,在諸石□□□永□□□,皆以為端,□也。”落款為“元章”二字。
第二方, 現(xiàn)存西安碑林,系1957年征集的出土物。硯為長方形,長23、寬15.8、厚2.9厘米。硯面大于硯底,四邊內斂。硯堂呈長的八角形,水池底部破損成洞,前、左、右三邊亦破損。硯背往上隆起,有銘曰:“紹圣四年造紫金石硯”。紹圣系北宋哲宗趙煦時期第二次改元年號的最后一年。這個時期,正值米芾中年(46歲),是紫金硯盛行階段。
第三、四方,現(xiàn)存臨沂市博物館,2005年在臨沂城東南方向小皇山發(fā)現(xiàn)明代沂州衛(wèi)指揮使李瀚等人的墓葬,出土了2件紫金硯,是國內首次用考古發(fā)掘的手段從墓葬里面出土紫金硯的鐵證。第三方尺寸為長20厘米、寬8.15、厚2.3厘米;第四方尺寸為長20厘米、寬9.375、厚2.53厘米。
(2) 近年來,瑯琊紫金硯得到世人的重視,尤其是臨沂硯界,紛紛仿制古硯。我們一起來欣賞下。 受魯之研老師委托,仿制硯臺
下圖為郭老師仿制首都博物館瑯琊紫金硯(來自微信群)
下圖為受魯之揅老師委托,另一個郭老師復制的
下圖為張老師仿制的臨沂市博物館瑯琊紫金硯 為啥安徽壽春八公山沒有仿制,臨朐也沒有仿制呢?大概是他們內心也覺得瑯琊紫金硯就是瑯琊臨沂的,用臨沂之外的石頭仿制實在沒有什么意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