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山“天池山”不甚宏大,只是碧綠一汪,靜若綠冰一塊般,中段有一落敗后又新修的廟宇,處處新,屋瓦新,墻壁新,紅燈新,無僧有商鋪,倒是可點一壺沸水兩盞紅茶,暖陽里喝了陣子閑茶便心滿意足了,覺得初春如此便是賺了,不干賠本買賣。 

花山無花,一名“華山”,是蘇州天池山后山,便叫了“花山”。印象最深的是后山的陰幽之感,與前山的陽光普照相比仿佛兩個世界,只越過山頂分界一厘米便得套上外衣,不然熱汗臨風(fēng)近秋涼般,叫人難以消受。乾隆爺也來過。據(jù)說為了讓皇帝方便爬山,僧人還連夜鑿了幾十個石階,可見此地當(dāng)時也是個值得探幽的去處。山石題壁也甚是豐富。 后山舊寺估計也曾香火旺盛且很靈驗,可惜如今只剩下屋基殘柱,隱約畫出寺廟的輪廓,幾位高僧大德的舍利塔位列寺后,主側(cè)排列,觀之語止,莊重威嚴(yán)。四近頗得山林氣息,真清修佳處也。
 后殿遺址往前,臘梅殘開,光輪四濺,山茶濃顏毫不矯揉謙讓,也是真?zhèn)€性。
山門富麗,輕點紅梅,好像一路也只見了這幾株花,就擔(dān)起整個花山的名字,擔(dān)子也的確不輕。 很多地方真是好奇舊面貌,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山定花開仍是舊顏色老味道,只是我們形色匆匆,終是過客。 

|說明|本文作者微博“松檐”,圖文已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版權(quán)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xué)習(xí)不做商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