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游魂宜出外,歸魂宜返鄉(xiāng)。 【注釋】本句及以下,是總結(jié)卦象宏觀框架、總體判斷原則方面的諸般要點。 游魂卦、歸魂卦是六爻的最基礎(chǔ)知識——《京房易》中,將《周易》六十四卦重新編排為八宮,每宮各由八純卦其一統(tǒng)御,每宮另七個卦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歸魂卦;例如,乾宮八卦為,首卦乾為天、一世天風(fēng)姤、二世天山遁、三世天地否、四世風(fēng)地觀、五世山地剝、游魂火地晉、歸魂火天大有。 【原文】內(nèi)為體,外為用;逢生言吉、克云兇。動為速,靜為遲;見合曰成、沖曰散。 不同人對于前后兩個半句在解讀方式上存在著分歧:一種解讀是,前后兩個半句無關(guān),是講兩套宏觀法則(即“內(nèi)為體、外為用”為一條,“逢生言吉、克云兇”講另一條),只是為格式韻律而湊成一句而已;另一種解讀是,前半句是提出一類觀察視角,后半句給予在這類視角下的判斷規(guī)則(例如,“內(nèi)為體、外為用”提出“體用”視角,“逢生言吉、克云兇”則講體用之間的判斷原則)。具體采用哪一種方式解讀,讀者可以隨自意,很多古代經(jīng)典都有這種模棱兩可但又可左右逢源的理解方式,不足為奇。這里,小編是采用了第二種理解,下面繼續(xù)按此方式解釋下一句——以爻之動靜為視角。 基本上,爻之發(fā)動意味著迅速,爻之安靜意味著遲緩(這里之動靜、遲速,均指所說之爻為用神或在事卦中有決定性作用者而言,非以卦中任意之爻說事)。但動、靜之爻可能又會逢沖、合作用,這就產(chǎn)生四種組合關(guān)系:一、動爻逢沖,稱為“散”,事情不成;二、動爻逢合,稱為“絆”,本來之速變?yōu)檫t,可謂“欲速而不達”;三、靜爻逢沖,稱為“暗動”,本來之遲變?yōu)樗伲芍^“不期而遇”;四、靜爻逢合,稱為“成”,事情可成。 ![]() 【原文】生主發(fā),墓主藏;伏斷將來、飛斷往。陰主邪,陽主正;衰詳稀少、旺詳多。 爻遇十二宮的“長生”態(tài)(如屬水之爻,遇到申日),則意味著上升勢頭,即未來會發(fā)展、壯大,自然也就意味著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相反,爻遇十二宮的“墓庫”態(tài)(如屬水之爻,遇到辰日),則意味著正在退藏,未來即將終結(jié)(十二宮“絕”態(tài)),自然也就意味著目前已經(jīng)屬于終末階段。 伏藏爻可用以推斷將來之事,飛爻(相對“伏爻”的稱呼,指卦中出現(xiàn)之爻)則可用以推斷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之事。為何賦文作者將“生、墓”與“伏、飛”兩條規(guī)則湊成一句呢,是隨意為之?并非隨意為之,而是因為“伏”與“墓庫”有相似之處、又與“長生”有相似之處——入墓之爻與伏藏之爻,都是作用不顯,存在感不強;但伏藏之爻(特別是伏于世爻、用神之下的)往往又預(yù)示著未來的潛在動因,這一點又有點“長生”的味道(特別是若“飛生伏”,即伏神被本位飛神所生之時)。 在需要判斷正邪的情景下,通常陰爻代表邪、陽爻代表正。在需要判斷數(shù)量多寡的情景下,通常旺相之爻代表數(shù)量多,休囚衰敗、逢空之爻代表數(shù)量稀少。這兩條規(guī)則為什么湊成一句,也是隨意為之?非隨意為之,這兩條湊成一句的背后邏輯是“定性與定量”之對比——前一句說明以爻之陰陽來定性(正、邪),其實這是示范一種定性的思路(其他思路,如還可以從爻是否“當(dāng)位、得位”來定性,陽爻居初、三、五爻位為當(dāng)位,陰爻居二、四、上爻為當(dāng)位;陽居陰位、陰居陽位均為“不當(dāng)位、不得位”);后一句說明以爻之旺衰來定量(多、寡),這也僅是示范一種定量的思路(其他思路,如還可以從爻所納的天干地支來定量,采用太玄數(shù)“甲己子午九……”等)。 【原文】事有大小、始終、緩急,各審其因;卦分前后、飛伏、正之,即詳其理。 六爻卦象本身分為前卦與后卦(有一種解讀說前、后卦是指本卦與變卦,但那樣的話,與后面“正之”重復(fù)了;小編以為,前后是指「卦序」。卦序方面,若按《周易》的卦序——如《序卦傳》所說“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運動方向為“前”,即小畜在比之前。若按《京房易》,則八宮按乾、震、坎、艮、坤、巽、離、兌排,每宮之內(nèi)按首卦、一世至五世、游魂、歸魂次序排;同宮中,一世卦在二世卦之后,三世卦在二世卦之前,以此類推)、飛卦與伏卦(如火地晉卦伏山天大畜,參見本系列第二篇)、正卦與之卦(即本卦與變卦?!爸笔恰爸浴钡穆哉Z,即變卦)。這些兩卦之間關(guān)系,需要結(jié)合具體所測之事進行演繹其理。后半句與前半句有一定聯(lián)系,如“正之”關(guān)系,通常以本卦為“始”,變卦為“終”,這就是推斷事上的“始終”之一種理據(jù)。 【原文】初求內(nèi)外三爻,為飛、為正、為前卦;次看陰陽二象,為伏、為之、為后卦。 上面為優(yōu)先觀察內(nèi)容,其次則觀察——⑤查看本卦的伏卦(也就是本卦各爻各自伏藏了什么爻);⑥查看變卦;⑦變卦屬于本宮還是他宮,若與本卦同屬一宮,則二者在宮內(nèi)前后次序如何? 【原文】卦靜無之方取互,世空無主卻憑身。之卦內(nèi)之盈虧,變爻已定;互卦中之悔吝,體用為先。 如果占得安靜無動爻之卦(卦靜),沒有變卦(無“之”),此時可以在本卦中取互卦為參考信息?;ヘ匀》ㄍ坊ㄒ讛?shù),參閱:易學(xué)基礎(chǔ)知識普及——梅花易數(shù)簡介及照片起卦一例。如果卦中世爻逢旬空,則可以用身爻代表主體。 既然已說互卦是用在靜卦(沒有變卦)場景的,則第二句對比變卦(之卦)與互卦在運用時的區(qū)別。本卦有動爻時(有變卦),動爻化出之變爻(在變卦中)對本卦的作用,其實就體現(xiàn)了變卦的效應(yīng),變卦整體無更多其他意義。而在運用互卦推斷吉兇時(即靜卦場景),則需要優(yōu)先觀察互卦與體、用二卦(即內(nèi)外卦)之間的生克關(guān)系,也就是說互卦用法上主要看“卦宮”之間生克,不以爻象為主(類似梅花易數(shù))。例如,占得靜卦「雷山小過」,互卦為「澤風(fēng)大過」,體卦艮土被用卦震木所克,但上互卦兌金克用卦(體黨),下互卦巽木又克體卦(用黨),要從這些關(guān)系推斷吉兇。 【原文】細觀伏象之興衰,當(dāng)察飛神之動靜。遠推年月,近看日時。 占問較長遠之事,應(yīng)期以年、月為單位;占問近期、甚至日內(nèi)之事,應(yīng)期以日、時辰為單位。 (本文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