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大家健康意識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也都開始認真選擇自己每日的飲食。 尤其是挑選商品時,一些人也會仔細分析背后的營養(yǎng)成分表。 自然,不少商家也借此機會,抓取人們的健康養(yǎng)生意識,也在市面上出售各種各樣的“健康食品”。 但這些食品是否真的健康呢? 恐怕,這或許只是一個未知數(shù)。 披著“健康”外衣的食物,實則根本不健康 第一,果蔬干 果蔬干是將蔬菜、水果脫水后制成的,許多人覺得果蔬干的原材料是蔬菜和水果,那么它一定十分健康。 目前市面上許多果蔬干為了使口感更加香脆,更易于保存,是通過油炸的方式脫水的,這就使它的脂肪含量大大提升。 (某款果蔬脆片的營養(yǎng)成分表,每100g就有30g脂肪。) 為了增強口感,不少商家還會在制作過程中添加糖、鹽等調(diào)味料,一旦吃多,會給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dān)。 第二,果蔬汁 許多人覺得果蔬汁營養(yǎng)豐富,熱量低,在此會將它作為主食攝入,想要通過它來減肥。 但事實上,鮮榨的純水果汁,含糖量和熱量可比可樂還高得多,而且果蔬榨汁后,很多維生素都遭受氧化破壞,若去掉果渣,又浪費大量膳食纖維和礦物質(zhì)。 相比起吃一整個的蔬菜水果,果蔬汁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導(dǎo)致血糖上升,果蔬汁中也缺乏人體必要的蛋白質(zhì)、脂肪,很容易造成營養(yǎng)失衡。 因此,與其喝鮮榨果蔬汁,倒不如直接吃個水果比較好。 第三,粗糧餅干 許多人覺得粗糧餅干富含膳食纖維,多吃也不怕長胖。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所出售的粗糧餅干其主要成分還是小麥粉和植物油,與普通餅干無異,只是其中多加了一些燕麥、麩皮等,因此吃起來口感粗糙,給人以“健康”的錯覺。 但為了更好吃,賣得多,就需要加入大量脂肪和糖。 舉個例子:某款粗糧餅干的營養(yǎng)成分表,每100g就有33g脂肪,一塊餅干吃下去,1/3都是油,試問還很健康嗎? 第四,素雞素鴨 素雞素鴨雖然是素食,但為了與真雞真鴨在各方面做到相似,制作時會加入淀粉、糖、植物膠、醬料等等,其使用量大大超過健康的標(biāo)準。 單靠某款配料表,脂肪含量可超過30%,都快趕上五花肉。吃2塊大約50g的素肉,都快等于一碗飯的熱量。 如果烹飪時使用油炸、煎、炒等方式,更是增加了油脂的攝入,使人們患上脂肪肝、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fēng)險升高。 另外,素雞素鴨的鈉含量可不低,另外在精加工過程中,不少營養(yǎng)都會大大流失。 第五,甜酸奶 酸奶是牛奶發(fā)酵后形成的,其中的乳酸菌對腸道確實有益。 然而,市面上所出售的酸奶為了口感好,會添加大量的糖分,還有一些顆粒酸奶中添加的也并非新鮮的水果,而是果醬,大量飲用會導(dǎo)致糖分攝入過多,影響健康。 第六,無糖食品 不少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糖分的攝入,會選擇吃所謂的“無糖食品”,如無糖餅干、無糖面包等。 事實上,這類食品的制作同樣需要使用到小麥粉,其中含有大量淀粉,人體攝入后可轉(zhuǎn)化為葡萄糖,對于血糖的控制并無益處,吃多還會導(dǎo)致血糖上升。 有些產(chǎn)品還會打著“無蔗糖”的旗號,從而打動不少控糖人士,但真相卻是---無蔗糖不代表沒有糖,人家可能還會有果葡糖漿、麥芽糖漿...... 第七,黑芝麻糊 市面上所出售的黑芝麻糊可能添加了大量的白糖、糯米等等,熱量也比較高,多吃不僅會發(fā)胖,還會導(dǎo)致血糖上升。 值得一提,即便沒有額外添加其他成分,黑芝麻也富含脂肪油料,雖說以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但若整勺整勺吃黑芝麻,實則卻等同于“喝油”。 看完后,是不是感覺自己在懷疑人生呢? 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吃再多都不會發(fā)胖的東西嗎? 實際上,還真有,那就是------水。 除了水之外,任何號稱“怎么吃都不胖”的食物,都只是在欺騙你罷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