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因為成長環(huán)境與所受教育的不同,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后變成了形形色色的大人,性格不同、三觀各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下,低層次的人經(jīng)常利用哪些事來找存在感,望各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炫耀 “炫耀”一詞意為刻意向他人展現(xiàn)自己的金錢、權(quán)力、地位等方面,從而獲得別人的贊美與羨慕。相信大家對這種行為并不陌生,點開朋友圈便即是大型“炫X”現(xiàn)場:炫成績、炫富、炫對象、炫孩子……各個年齡層、生活的各個方面好像都有能炫耀的東西。 為什么說這種行為低級且令人反感?一方面是社會發(fā)展到今天,物質(zhì)匱乏的現(xiàn)象基本不存在了,一些人炫耀的東西其實大家早就有了,此時你的炫耀恰恰證明了一點:你的人生太失敗。 另一方面,炫耀會間接的傷害別人的自我價值感,不在失意的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不在貧窮面前炫耀自己的富有,這是一種美德。 二.低俗玩笑 低層次的人把低俗當(dāng)幽默,把別人的反感當(dāng)作是保守、開不起玩笑的表現(xiàn)。如果你身邊有低層次的人,那你一定有過這種經(jīng)歷:酒桌上的油膩男人洋洋自得地說著葷段子,事實上同桌女性早在心底把他祖宗問候了一遍;與別人說話時不小心說了個有“諧音意”的詞,好事的“聰明人”非要再陰陽怪氣地重復(fù)一遍,等著看你笑話;打色情擦邊球的廣告宣傳,不僅低俗更令人作嘔…… 三.貶低別人 高層次的人用自己的奮斗和拼搏掙出存在感,低層次的人則通過貶低別人來凸顯存在感。你有這樣的朋友嗎?請遠離這樣的人,讓他們成為孤獨的“成功者”就好。 四.好為人師 樂于指引、幫助別人當(dāng)然是好事,但這種行為掌握不好度就是驕傲自大的表現(xiàn)。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一個人越是知識豐富成就斐然,越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不足,保持謙遜的姿態(tài);而井底之蛙則認為自己看到的那一小片天空就是人生的全部真理,對別人看似熱心的幫助扒開外衣后全是輕視與自傲。 五、耐挫能力差,容易缺乏安全感 之所以說那些情商低的人很喜歡與人交往,是因為他的耐挫能力比較差,天生缺乏安全感。 這些人很怕遇到困難,一旦面對生活上的打擊時,他們就會輕易的退縮,想要尋求一個避風(fēng)港。 這類人群在交朋友的時候,更喜歡與其有利益上的往來,以便幫助于他們?nèi)ス餐鎸Υ煺邸?/p> ![]() 總結(jié): 在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你隨時可能被別人替代。你在群里不說話,總會有別的人來接話,你不發(fā)朋友圈,別總會更新動態(tài),你在微博發(fā)的很美,可這世上總有人比你更美。與其活在別人的世界里找存在感,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修行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存在。 不找存在感,承認自己沒那么重要,需要擁有勇氣,需要承受陣痛,需要攢夠失望,然后開始重新認知自己,變得更強,好好踏實生活。 再說了,網(wǎng)上社交半年,不如片刻對坐一面。 你不僅找的不是存在感,還在浪費時間?!?/p> 真正的存在感,產(chǎn)生于自己對自己表現(xiàn)的認可,是一種對他人精神需求的滿足。因為滿足他人精神需求,所以獲得他人的注意而得到存在感,因為得到存在感,從而產(chǎn)生自我認可。是在這樣一個無障礙的因果循環(huán)里,存在感才真正意義上得以實現(xiàn)。 “你為什么沒存在感”、“如何獲得存在感”、“沒有存在感怎么辦”,關(guān)于存在感如此種種的討論長期占據(jù)各類雞湯板塊頭條,偏偏就是沒有人愿意承認:不用急著找存在感,其實你根本就沒那么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