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又稱CSCO學術年會,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等單位主辦。第二十四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即2021年CSCO學術年會,即將于本月25日至29日期間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 CSCO年會在中國腫瘤治療界的地位,正如ESMO之于歐洲、ASCO和AACR之于美國,是云集了每年最前沿研究進展的盛會。相信很多醫(yī)生與患者都在關注著這一盛會,期待著這些前沿進展能夠將癌癥治療的水平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小匯給這次會議提前“劃了個重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及文中報告標題、講者來源為CSCO官方網站。 重點①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作為免疫迅速治療的代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的發(fā)展且頗有成效。在本屆CSCO大會上,專家們報告與討論的核心集中于已經上市的PD-1抑制劑的新適應癥、新研究,以及部分有潛力的、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新藥上。 部分重點報告 Results from RATIONALE 303: a global Phase 3 study of tislelizumab (TIS) vs docetaxel (TAX) as second- or third-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講者:周彩存(上海市肺科醫(yī)院) RATIONALE-307: Tisl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squamous NSCLC in patients aged ≥ 65 years 講者:陸舜(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兩項替雷利珠單抗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其中一項為二三線適應癥,另一項關注了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老齡患者的效果,分別來自肺癌領域的大咖級別專家陸舜教授和周彩存教授。 RATIONALE-303和RATIONALE-307這兩項研究前期都曾經在ASCO或AACR會議上做過匯報,關注度很高,可以說是非常重磅的研究。目前,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已經獲批了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適應癥,且是鱗癌及非鱗癌全覆蓋。這些研究可以為其臨床實際應用及其它適應癥提供更好的理論依據,很有價值。 RATIONALE-303試驗[1]
RATIONALE-307試驗[2]
A clinical study of camr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and sequential camrelizumab plus apatinib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講者:姚藝瑋(安徽省立醫(yī)院) 卡瑞利珠單抗也已經獲批了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適應癥,這是一項小型研究,主要評估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和序貫阿帕替尼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 根據今年ASCO大會上公布的數據[3],10例患者的整體緩解率為20%,疾病控制率80%。 III期臨床研究CheckMate 816手術治療結局:納武利尤單抗(NIVO)+ 含鉑雙藥化療(chemo)vs. 單獨化療作為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新輔助治療 講者:Jonathan Spicer(McGill University Health Center, Montreal, Québec, Canada) 一項來自加拿大講者Jonathan Spicer博士的報告,納武單抗新輔助治療適應癥的臨床研究。 CheckMate-816試驗[4]
派安普利單抗聯合紫杉醇加卡鉑對比安慰劑聯合紫杉醇加卡鉑一線治療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隨機,雙盲,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 講者:韓寶惠(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派安普利單抗是第五款在我國上市的PD-1抑制劑,目前已經獲批的適應癥為非霍奇金淋巴瘤。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藥物在FDA和NMPA都申報了上市申請。目前已經在美國申報了上市的國產PD-1抑制劑還包括了特瑞普利單抗、信迪利單抗等,這批藥物組成了我國國研PD-1抑制劑走向世界的“先頭兵”。 目前,派安普利單抗的臨床試驗正在招募患者(鼻咽癌),有需求的患者可以聯系全球腫瘤醫(yī)生網醫(yī)學部(400-666-7998),或將病歷資料及聯系方式發(fā)送至招募中心郵箱(doctorjona0404@gmail.com)進行申請。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于EGFR-TKI耐藥的NSCLC患者中的療效分析 講者:張洋(吉林省腫瘤醫(yī)院) KRAS-G12D mutation drives immune suppression and the primary resistance of anti-PD-1/PD-L1 immun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講者:劉澄銘(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KRAS和BRAF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及相關機制研究 講者:范云(浙江省腫瘤醫(yī)院) EGFR-TKI治療誘導免疫抑制與免疫治療策略 講者:王永生(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驅動基因突變與免疫治療 講者:方文峰(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除了驅動基因突變陰性的患者以外,驅動基因陽性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療耐藥后、或沒有靶向治療方案時接受免疫治療的療效也受到了重視。 其中,一些重要的驅動基因突變類型,比如EGFR、KRAS、BRAF等突變陽性患者的免疫治療,都受到了重視。 重點② 靶向新藥 對于驅動基因突變陽性的患者們來說,選擇靶向治療藥物就是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的不二選擇。 現有藥物治療潛力的深入挖掘、現有靶點的進一步藥物研發(fā)、新靶點的發(fā)掘以及藥物研發(fā),都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中之重。 部分重點報告 Taletrectinib(AB-106):新一代強效ROS1/NTRK抑制劑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II期研究(TRUST研究)初步研究結果 講者:周彩存(上海市肺科醫(yī)院) 作為新一代的ROS1/NTRK抑制劑,AB-106在“高手如云”的同靶點藥物當中也能算得上是一顆耀眼的“明星”,近幾年在多次權威大會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根據2021年ASCO大會上公開的試驗數據,Taletrectinib治療未經過克唑替尼治療的患者,整體緩解率高達93%;治療克唑替尼耐藥的患者,整體緩解率60%,疾病控制率100%! 目前這款藥物的中國中心臨床試驗也在招募患者,大家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符合篩選標準,也可以將病歷資料及聯系方式發(fā)送至招募中心郵箱(doctorjona0404@gmail.com),申請醫(yī)學顧問協助審核。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aumolertinib (HS-10296, Au) versus gefitinib (G)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d EGFR exon 19 del or L858R mutations (EGFRm). 講者:董曉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和醫(yī)院) 這是一項由陸舜教授領導的團隊進行的臨床試驗項目。在這項頭對頭的Ⅲ期臨床試驗當中,研究者對比了EGFR抑制劑Aumolertinib與吉非替尼一線治療常見EGFR突變型患者的效果。根據目前已經能夠查看的結果數據,Aumolertinib在無進展生存期和緩解持續(xù)時間方面都非常顯著地超越了吉非替尼。 試驗[5]
安羅替尼為基礎的聯合治療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前瞻性研究(ACTION研究):一項三臂前瞻性研究 講者:儲天晴(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安羅替尼是一款多靶點的靶向治療藥物,作用效果包括抗血管生成等。以這款藥物為基礎的聯合治療在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去化療”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value of EGFR/ALK/ROS1 muta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講者:田琳(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罕見靶點NSCLC診療的困境與突破 講者:范云(浙江省腫瘤醫(yī)院) 非小細胞肺癌EGFR靶向聯合治療策略 講者:程穎(吉林省腫瘤醫(yī)院) 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未來之路 講者:張力(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EGFR耐藥機制及應對策略 講者:王哲海(山東省腫瘤醫(yī)院) EGFR及HER2 20插入NSCLC靶向治療新突破 講者:任勝祥(上海市肺科醫(yī)院) KRAS突變肺癌靶向治療的前景與挑戰(zhàn) 講者:王志杰(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ALK融合晚期NSCLC治療現狀與展望 講者:胡潔(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ROS1融合晚期NSCLC治療現狀與展望 講者:史美祺(江蘇省腫瘤醫(yī)院) MET14跳躍突變和RET融合:靶向治療新進展 講者:董曉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和醫(yī)院) 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療的現狀與未來 講者:韓寶惠(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上述報告中囊括了非小細胞肺癌各類驅動基因突變(以及罕見靶點)的綜合報告。我們會重點關注這些報告,為大家真實再現專家們眼中“最重要”的前沿進展。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的困境與希望 講者:吳一龍(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輔助及新輔助靶向治療在NSCLC中的進展 講者:王長利(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 ADC藥物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進展 講者:宋勇(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肺癌ADC藥物臨床進展 講者:王慧娟(河南省腫瘤醫(yī)院) 雙抗藥物在晚期NSCLC治療中的進展 講者:陸舜(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ADC藥物、雙抗藥物以及輔助新輔助治療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此以外,我們相信,吳一龍教授帶來的報告《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的困境與希望》,必定能夠為醫(yī)生與患者們撥開迷霧,指明前進的方向。 重點③ 細胞治療、個性化疫苗 細胞治療和個性化疫苗治療是癌癥治療最前沿的發(fā)展方向之一。本次大會上,多位專家針對細胞和疫苗在非小細胞肺治療當中的應用,給出了專業(yè)的見解。 部分重點報告 細胞治療在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中的應用 講者:高樹庚(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個體化疫苗在NSCLC免疫治療中的應用及展望 講者:王立峰(南京鼓樓醫(yī)院) 重點④ 內外科聯動、跨學科治療 內外科聯動,尤其是其中放療+免疫治療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視。 部分重點報告 肺癌精準放療聯合免疫治療的現在與展望 講者:惠周光(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重點⑤ 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與非小細胞肺癌相比更加困難,藥物選擇更少,目前為止仍未能找到療效令人滿意的、能夠用于靶向藥物研發(fā)的驅動基因突變。 本屆CSCO上,多場報告分別從不同的方面總結了現在世界范圍內小細胞肺癌的研究進展。相信研究者們以及醫(yī)生能夠從這些前沿進展當中汲取靈感與經驗,成為推動小細胞肺癌治療未來發(fā)展的力量。 部分重點報告 CSCO小細胞肺癌指南2021版更新要點解讀 講者:宋勇(南京大學金陵醫(yī)院) 小細胞肺癌分子機制研究進展 講者:胡潔(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小細胞肺癌免疫生物標志物研究現狀和未來 講者:劉曉晴(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五醫(yī)學中心) 新藥在SCLC臨床研究中的探索 講者:程穎(吉林省腫瘤醫(yī)院) SCLC化療和靶向治療進展盤點 講者:姚煜(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免疫治療在SCLC中的應用進展 講者:范云(浙江省腫瘤醫(yī)院)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m6A regulators predicts the prognosis, benefit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esponse to anti-PD-1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講者:劉延國(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匯”抗癌系列 *基因藥物匯提醒:本文中涉及的藥物及方案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數據來源為已經發(fā)表的論文或會議摘要,僅供專業(yè)人士參考,不能作為真實世界應用效果的保障。新藥臨床試驗應在醫(yī)生或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基因藥物匯不建議患者自行使用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一款藥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