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中國旅游地圖來看中國的旅游景點,領(lǐng)略中國大好河山。 第七篇 遼寧 遼寧?。汉喎Q“遼”。位于東北地區(qū)南部。省會沈陽市。春秋 戰(zhàn)國時屬燕,秦屬遼東,遼西等郡。漢屬幽州,唐屬安東都護 府,后入渤海國。遼、金時屬東京,上京道(路),元屬遼陽 行中書省,明屬遼東都指揮使。清初建都基地,尊稱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名遼寧省。面積14.57萬平方公里,人口 4259萬(2020年),少數(shù)民族有滿、蒙古、回、朝鮮等族。全 境“六山一水三分田”,中為遼河平原、東為遼東丘陵,以千 山山脈為骨干,南端伸入黃海、渤海間,構(gòu)成遼東半島;西 部為遼西丘陵,大、小凌河流貫。 ![]() 葫蘆島,原稱錦西,遼寧省轄地級市,遼寧沿海經(jīng)濟帶渤海翼港口城市。地處東北地區(qū)西南部、遼寧西部沿海,東與錦州為鄰,西與山海關(guān)毗連,南臨渤海灣,北與朝陽接壤,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城市構(gòu)成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圈,是中國東北進入關(guān)內(nèi)的重要門戶。葫蘆島市總面積1.04萬平方千米,轄3區(qū)、2縣,代管1個縣級市。截至2020年11月,葫蘆島常住人口為243萬人。 ![]() 葫蘆島景點:興城古城、興城海濱、九門口長城、白狼山 ![]() 一、興城古城 是中國十佳古城,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市老城區(qū)中心。興城古城是一座方形衛(wèi)城,城墻設(shè)有東南西北四門。 古城略呈正方形,城未墻周長3274米,高8.88米,底寬6.5米,頂寬5米。墻頂外沿筑垛口,內(nèi)修女兒墻。城墻四面正中各有城門一座,東曰春和門,南為延輝門、西名永寧門、北稱威遠門。各城門上修筑高聳的箭樓,各門內(nèi)側(cè)沿城墻修有蹬道。四角高筑炮臺,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設(shè)紅夷大炮。當(dāng)年明清寧遠之役,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是被紅夷大炮擊中,身負重傷,回盛京不久身亡。 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偉壯觀的鐘鼓樓,它凌空飛架,氣勢巍峨,游人莫不爭相登樓眺望全城風(fēng)光。鼓樓為古代戰(zhàn)爭時擊鼓進軍、平時報更用。樓高17.2米,分為三層。內(nèi)部為興城出土文物陳列館。有“紅山文化”時期(約五、六千年前)以及春秋時期的珍貴出土文物,還有一架國內(nèi)罕見的由整張牛皮繃制的直徑2.25米的巨型大鼓。 城墻東南角有一座魁星樓。樓兩層,八面八角,建筑精良,內(nèi)有魁星像一尊,頭部像鬼,青臉紅發(fā),一腳向后翹起,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猶如用筆點中應(yīng)試人的姓名,就是古書中說的“魁星點狀元”。古城內(nèi)南、北、東、西四條大街十字相交。南街中段聳立著祖氏石坊,南街是古跡保存最多的街。 ![]() 二、興城海濱 是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她與美國的西雅圖和我國的青島極為相似。海濱浴場綿延十四公里,由興海灣、港口灣、邴家灣、老龍灣四個海濱浴場,即第一、二、三四海濱浴場組成,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天然浴場。海濱浴場內(nèi)無暗礁,岸邊沙灘細軟潔白,晶瑩如玉,海水深淺適宜,水穩(wěn)波清,清澈見底,海岸地勢開闊,綠樹掩映,是大海送給人間的一片天然樂園。 興城海濱是迷人的,尤其是海濱第一浴場即興海灣更加靚麗多姿。當(dāng)您步入海濱第一浴場,興目望去,是一座四柱三門二樓單檐廡殿門式正門,牌坊上邊是茂名書畫家范曾題寫的“洪波涌起”和“古城在望”八個大字。超過此坊,便走進如詩如畫的興海灣。興海灣入口處一尊用花崗巖雕琢的的高大的菊花女塑像正頜首相迎。菊花女就是“菊花殺惡龍”傳說中的菊花姑娘,她是美麗、善良、勇敢、智慧和自我犧牲精神的化身,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興海灣南端有“三礁攬勝”,在起伏綿亙的三座盤踞海中的明礁上,建有一座造型幽雅的觀海亭,一曰“雪浪亭”,一曰“迎霞亭”,亭名由著名書法家王堃騁所書。各亭之間棧橋相連,真可謂是“三礁石戀大曲橋,百皺巖戲千重浪”。橋上游人來往不絕,或登亭觀潮聽浪,或依亭背海攝影,或蹲礁靜心垂釣,真可謂各得其所,各離其樂。倘若趕上落潮,“三礁攬勝”里側(cè)的海水退卻海灘半隱半露,還可拾貝、捉蟹,更是樂趣橫生。 ![]() 三、九門口長城 在綏中縣西南境內(nèi)有一段長4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長城。綏中境內(nèi)長城原為兩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巖三鄉(xiāng)的西南界,全長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徐達所建,屬明萬里長城的主干線薊遼長成。另一段是明萬里長城的支線遼東長城,從錐子山向東南到金牛洞,全長13公里,建于明萬歷五年(1577年)。長城以條石為基礎(chǔ),外包磚墻,寬5米,高10米,頂外側(cè)有垛口,里側(cè)有女墻,每250米至500米建有敵臺,每500米至1,000米筑有敵樓,每遇山口、峽谷設(shè)關(guān)口。 九門口一帶軍事防御設(shè)施密集、完備。兩敵樓之間相距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圍內(nèi),有敵樓12座,哨樓4座,戰(zhàn)臺1座,烽火臺1座,城堡1座,布局嚴(yán)密,異常堅固。九門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末的李自成大順軍與清軍在這里有過"一片石大戰(zhàn)"。 ![]() 四、白狼山 又名白鹿山,蒙語“布祜圖山”(有鹿之山),是陰山余脈努魯兒虎山的一座主峰。白狼堆(白砬子堆)即白狼極頂,因南面有碎石坡而得名。古時有白螺女、黑螺女的英雄傳說,與連山的虹螺山是姐妹山,亦名白螺山,叫白了稱白狼山,后來又有了白狼女等傳說。三國時期,曹操大軍以少勝多,大敗烏桓的白狼山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這里。 位于葫蘆島市建昌縣城東約3公里處,與國道306線和省道朝青線相鄰,總面積93平方公里。白狼山主峰白狼極頂老龍頭海拔1140.2米,為遼西第二高峰。 白狼山脈雄渾巍峨,氣勢磅礴,好似一條頭朝東南尾向西北的蒼龍橫亙在遼西大地上。西北灰窯子溶洞里有深不見底的地下河,東側(cè)有一眼四季長流的不凍泉(飲馬泉)。黑螺湖(巴什罕鄉(xiāng)韓杖子水庫)、白螺湖(黑山科姜杖子干溝水庫)兩個姊妹湖碧波蕩漾,山水漣漪。春秋戰(zhàn)國時期,黑螺女、白螺女和虹螺女姐妹三人分別在白狼山和連山的虹螺山占山為王,殺富濟貧,懲惡揚善,保一方平安。相傳烏桓單于蹋頓于白狼山被曹操大軍斬于馬下,他的部將敗退時埋下大量金銀財寶,留下“九缸十八鍋,不在陰坡在陽坡”的藏寶傳說。至今,白狼山東側(cè)還有黑螺女、白螺女廟遺跡。當(dāng)您信步走在山中,那爛漫的山花、啾啾的鳥鳴、叮咚的流水、通幽的曲徑,使您彷佛置身蓬萊仙境一般。沿途可以領(lǐng)略民俗風(fēng)情區(qū)的特色、工業(yè)遺址的震撼、石蛋地貌的神奇、罄泉山莊的古樸、佛教圣地慈圣寺的莊重、烈士陵園的肅穆、航訓(xùn)基地的神秘、生態(tài)森林的清幽、白狼極頂?shù)膲延^、三國文化的厚重。環(huán)境幽雅的白狼山奇峰異石相映成趣,云海溪流交相輝映。自然景觀有“大猴山、小猴山、溶洞、天然臥佛”等,其中尤以“曹操點將臺、馬鞍石、飲馬槽、烽火臺、群菇競天、鸝鳥哺食、魏武問天、五百羅漢、來龍去脈、錦鯉飛天、天兵長城”等聞名。登臨白狼極頂老龍頭,您還可以觀渤海日出,當(dāng)那輪紅日從蒼茫的云海中噴薄而出,使人心曠神怡。如果是雷雨天,您還能領(lǐng)略到腳下電閃雷鳴、銀蛇飛舞、奇險無比的自然景觀。若是多云天氣,朵朵白云飄在腳下,像騰云駕霧一般,可以找到“帝子乘風(fēng)下翠微”的美妙感覺。 ![]() 五、首山 位于遼陽縣興城市東2.5公里處,海拔329.7米,總面積800公頃。有林面積446.7公頃,有各種樹木30余種,松柏長青,野草繁茂、山谷幽深、威武險峻。遠眺首山可見頂上三峰異立,恰似一個碩大的“山”字,故又俗稱三首山。 因三峰矗立,狀若人首而得名。它是屹立古城東北的天然屏障,欲守古城,必扼首山。因此,首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明末清初的'寧錦大捷',首山就是主戰(zhàn)場。其主峰上保存著明朝時修筑的烽火臺。它現(xiàn)已被定為國家森林公園。首山俊美多姿,遠望象一位仰臥著的少女,渾身都充滿了秀氣。每當(dāng)輕云落靄繚繞云峰時,就會出現(xiàn)'三首云冠'佳景。云霧漫漫似白紗飄飄然然,若有若無,峰巒時隱時現(xiàn),分外妖嬈,就象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面,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古人曾給她起個響亮的名字---'三首云冠',并定為興城八景之首。'三首云冠'、'三首懸流'、'朝霞賞春',古時列入興城八景'美人臥睡'、'雄師望城'天然成趣。站在遠處觀望,逸興閣、望海亭、半斜亭、噴泉、望海塔,亭臺樓閣與山門甬道、奇松、怪石相交輝映,亭、臺、樓、閣分布有致。攀山者可穿青松、步石巖、登墩臺、看日出、觀滄海、能一覽'天開云霧東南碧,日射波濤上下紅'的瑰麗景色。登了峰頂,俯瞰西坡,怪石嶙峋,早年依坡就勢栽植的青松翠柏已蔚然成林。遠看那非常鮮明的五角星形的青松林帶,像嵌掛在山間的綠色的偌大的翡翠,拔萃于綠叢之中,擢秀于青峰之上,真乃:'松拋山面重重翠,云峰青插碧云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