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亞子在《沁園春 雪》的
這首詩詞語出驚人,上闕與下闕過渡自然而巧妙,毫無縫隙。這首以雪為主題的佳作引來了一場文壇“雪仗”。因為這首詩詞寫出了毛主席的雄心壯志與開闊胸襟,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詩詞中的每一個字都被冠上了政治的帽子。 借題發(fā)揮,妒火中燒關于這首詞寫作的地點目前尚有爭議,一種說法是在陜西袁家溝,另一種說法是在山西省石樓縣留村。但能夠確定的是,這首詞中描寫的壯麗景象是在毛主席帶抗日精兵行軍過程中遇見的,這首詞的上闋將北方地區(qū)的皚皚雪景描寫得淋漓有致,波瀾壯闊。下闋借景抒情,將心中的壯志和氣概與眼前的雄偉融合,可謂是千古絕唱。
然而毛主席的這首《沁園春 雪》被刊印在報紙上以后,掀起了文壇的驚濤駭浪。因為在那兵戎相見的動蕩年代里,已經(jīng)很久沒有看到文采如此鏗鏘有力的詩詞佳作了。幾乎所有文人都揮毫如疾,爭相以詞應和其中的韻律,靜默的文壇瞬間變得熱鬧非凡,百花齊放,爭奇斗艷。但與此同時,毛主席的這首詩詞讓國民黨方面的蔣介石心生妒羨,夜不能寐。 一來,蔣介石不想讓更多人知道毛主席所代表的的共產(chǎn)黨其實是文雅的知識分子的形象,而他自身的文筆風采難以匹及。二來,《沁園春 雪》這首詞的下闋傳達了一種氣吞山河、勇往直前的氣勢,這種雄心令蔣介石心生惶恐。因此蔣介石想出了一個
蚍蜉撼樹,自不量力蔣介石派出易君左在《和平日報》上發(fā)表言論,批判《沁園春 雪》這首詩詞。易君左在當時名氣不小,有“三湘才子”之稱。只可惜,他站錯了隊,一個沒有德行的作家,即便他再有才,也終將不得人心。 易君左故意歪曲事實,把毛主席作品中的那句“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的“腰”進行負面解讀,竟然聯(lián)想到楚王好細腰。以易君左為首的反動派紛紛對《沁園春 雪》展開攻擊,或許是為討好蔣介石,他們都對這首詩詞進行了無底線的歪曲和誤解。
他們以詩詞提到秦王漢武以及成吉思汗等封建時期的統(tǒng)治者為由,構陷作者意圖復辟獨裁。他們這些反動派的言論荒唐至極,無疑是想讓人民群眾對共產(chǎn)黨產(chǎn)生誤解,從而隱瞞國民黨敗絮其中的真相。 當時同易君左一起加入反動隊列的還有
獨夫民賊,人人誅之文壇上的大多數(shù)人還是清醒的,他們一下子就看透了國民黨的慣用伎倆。郭沫若等人立即執(zhí)筆反擊,以《沁園春 雪》的平仄韻律諷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嘴臉,批判了國民黨反動派的丑惡行為。陳毅、聶紺弩等人也挺身而出,公開以文抨擊國民黨反動派的不端行徑,話里話外揭露著蔣介石的親美賣國行為,以和平統(tǒng)一為偽裝,實則野心狂妄,負國負民。 其實毛主席從未想到他曾寫的這篇詞作會被發(fā)表,也從未預料到這首詩詞能夠引起文壇的軒然大波。毛主席看到那些惡意詆毀的言論甚覺可笑,夏蟲不可語冰,不在同一個層次和境界上的人注定無法溝通。毛主席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和平與解放之中,對這些跳梁小丑的無稽之談自然是沒空理會,更不值得給予任何回應。
以郭沫若為代表的那些文豪力挺毛主席和共產(chǎn)黨,他們所發(fā)表的言論引經(jīng)據(jù)典,以《沁園春 雪》的相同韻律有理有據(jù)地贊賞了毛主席的文韜武略,怒斥國民黨反動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中有一篇 毛主席曾給柳亞子的信中寫出了對孫蓀荃這首詩的感受和評價:“心上溫馨生感受,歸來絮語告山妻”。意思是說,孫蓀荃的合詞聽起來就像一個從遠道歸來的男子對妻子訴說著絮絮叨叨而溫暖的言語一樣。其實,從客觀上來講,孫蓀荃的文筆自然是與郭沫若等文壇巨星是不能比擬的,但孫蓀荃的和詩流露出真誠和溫暖,和詩的言語令毛主席稱贊拜受。
孟子曾言:“得其心,斯得民矣?!弊怨乓詠?,得民心者得天下。夏桀和商紂等不以國家和人民為中心的暴君終將被淘汰。同理,蔣介石只顧個人利益得失,軍心從未上下統(tǒng)一,何以得到人民的信任和贊賞??v使蔣介石有再多的軍事資源,也抵御不了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從蔣介石對《沁園春 雪》的抨擊足以看出蔣介石狹隘的胸襟,注定難成大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