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字數:2050 字 預計閱讀時間:5 分鐘 小鄧:能否出一篇專門講如何寫擬辦意見的文章? Szx:同求如何寫好擬辦意見! Qin.Cong:期待擬辦意見專項指導。 近期不少微友留言建議刊發(fā)如何寫好擬辦意見的文章,今天特推送一篇,歡迎大家繼續(xù)留言“點”題。 擬辦意見承載著業(yè)務工作內容,發(fā)揮著參謀助手作用,日用而不覺,須臾不可缺。寫好擬辦意見關鍵要做到“五個清楚”,狠下“三番功夫”。 把問題搞清楚是前提 一個請示件,請示的事項是什么,這是寫擬辦意見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不同的請示事項根據規(guī)定有不同的承辦部門和辦理程序,弄錯了不僅影響辦件時效,還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大部分請示件請示事項明確,有固定辦理程序,但也有一些請示事項含混、請示依據不明,需要仔細甄別判斷。此外,報件單位是否有報文資格、公文格式是否準確、辦理時限是否緊急等,都需要認真審核,如有問題需及時與報件單位聯(lián)系,不能稀里糊涂辦“帶病件”。 把情況查清楚是基礎 確定承辦請示件后,把相關情況吃準摸透非常關鍵。查清楚情況,主要有3種方式。一是“往外看”與報件單位溝通。對短時間內難以理清辦件思路的請示,可主動與報件單位溝通,了解報件初衷、考慮、依據、以往類似情況等,有利于全面掌握情況、精準找到線索、快速打開思路。二是“朝上看”找文件依據。請示事項能不能辦、誰來辦、怎么辦,可能已在有關文件中有明確規(guī)定,或在有關領導同志講話中有具體要求。找文件依據,要兼顧正反兩個方面,確保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三是“向內看”查以往做法。一個件,特別是較少接觸的件,放在1個月來看或許是個例,但放在1年、5年、10年來看,可能就有很多類似情況。把這些查清楚搞明白,擬辦意見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覺得某一個件從沒辦過、很難辦,常常是因為查的相關件還不夠多、不夠準。 把道理講清楚是重點 講清楚道理是查清楚情況的自然延續(xù),也是擬辦意見最重要、最占篇幅的部分。把溝通情況、文件規(guī)定、以往做法、征求意見情況等擺出來,確保事實清晰、依據充分、邏輯嚴密、層次分明,所有論據都要服務于最終的意見建議。對于特別復雜的辦件,特別是文件依據不清、類似辦件較少、需作大量溝通的情況,還要從上級部門有關精神和要求、本單位實際情況甚至某專業(yè)領域的角度進行分析論證,必要時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確保對問題的分析不留死角。 把結論寫清楚是關鍵 結論是分析的“果實”,是整個擬辦意見的點睛之筆,應開門見山、完整準確、沒有歧義。即便有多個備選方案,也應給出傾向性建議,供領導同志參考。不能寫了幾頁紙,結論還是模棱兩可。對于較復雜的辦件,還應進一步陳述理由,條分縷析,起到強化論證的作用。答復方式也是結論的一部分,可以正式復函、擬寫電話答復稿、直接電話答復等,依來文形式和答復內容而定,要簡明得體。 把事情辦清楚是目的 寫好擬辦意見,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功夫,更是對經辦人思考問題、提出建議能力的考驗。為把擬辦意見中承載的事項辦理好,在前期溝通、中間聯(lián)絡、最后答復的過程中,都要始終牢記辦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切忌陷入“本本主義”“教條主義”,不能簡單從完成文字材料的角度要材料、問情況,而是要始終想著怎樣把事情處理好,深入調查研究,優(yōu)化報件流程,提高文件辦理效率。 要寫好擬辦意見,除了要掌握上述思路和方法,做到“五個清楚”之外,還要特別注重狠下“三番功夫”。 下一番苦功夫 無論是前期溝通、查文件規(guī)定和以往做法,還是一遍遍修改框架、打磨文字,一個辦件的周期短則幾天,長則數周,遇到特別復雜、需廣泛征求意見或深入研究的,辦上幾個月都有可能。這個過程非常辛苦,甚至很煎熬,比如查文件規(guī)定,有時要查近10年的檔案,就像大海撈針。寫擬辦意見是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不斷提升工作能力水平的過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有通過一次次深入研究思考,才能逐步成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 下一番笨功夫 寫擬辦意見需要嚴謹務實,不能有半點投機取巧和僥幸心理,特別是查文件規(guī)定和以往做法時,要杜絕淺嘗輒止。不能查到一個文件規(guī)定,或查到一個類似辦件就“萬事大吉”、照搬照抄。這個文件不一定是最新的文件,或者不一定是最契合的文件,這個辦件的情況也不一定與現(xiàn)在辦件的情況一樣,相同的問題在不同的形勢條件、背景情況下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答案,同樣的請示事項也可能有不同的結果。所以,查詢時不能碰運氣,更不能帶著主觀結論,要下一番笨功夫,把近年相關文件、類似辦件都找出來,充分比較研究并找到規(guī)律、析透道理。 下一番狠功夫 文章不厭百回改,擬辦意見也是如此。比較簡單的可能只需要小改,但對于復雜的、一時找不到破題思路的,改上十幾稿都有可能,甚至多次推倒重來。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心灰意冷。寫擬辦意見是一個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過程。前者是對相關情況了解較少,通過不斷查詢溝通,逐漸掌握事情全貌,這是一個由少到多的過程。但當落筆成文,要揀最重要的內容來寫,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能一句話說清楚的決不用兩句話,這又是一個由多到少的過程。先少后多再少,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跳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