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轉(zhuǎn)冷,貪黑尚可,起早就甚為痛苦。近來例行周六一早去給家里老人們代排隊掛號,5:20起床,5:45出門,5:56到達,前面已經(jīng)有兩個人在排隊了,都是上年紀的,一打聽,人家5:30就到了。
 
- 劉慈欣講話“宇宙中,你再快也有比你快的”,還不用到宇宙中,一個社區(qū)衛(wèi)生院就足以證明此言不虛了。 
- 良醫(yī)難得,每周六僅有半天放號,診脈開藥時間又不短,某位隊友上周六排35號,取完藥已經(jīng)下午兩點鐘了。想要快,則必須趕早。 
- 內(nèi)卷這詞兒其實早就在方方面面體現(xiàn)著,只不過最近才有人提煉出來,并引發(fā)一堆人嚎叫“我要躺平”。 
- 嚎叫歸嚎叫,千萬別信。疑兵之計,從中學就有人用??纪暝嚕俸玫呐笥岩搽y免起個比較的心思,有人一臉沮喪“我考砸了”,等分數(shù)下來一看,滿分100的卷子人家干了個97分。問她“你不考砸了么?”人家振振有詞“我說考砸是以拿滿分為準的”。 
- 喊著躺平的基本都是對外謊稱看球打游戲,實際上山后練鞭成長起來的,從小就內(nèi)服外敷有別,豈能真的甘心躺平? 
- 這年月,資源有限且贏家通吃,來晚了就沒了,干啥都是爭先恐后。自己信得過的大夫,已經(jīng)算是相對容易獲取的一種資源了。 
- 進院得先出示行程碼,綠箭頭,然后再掃入院登記碼,對老年人來說步驟煞是繁瑣,手機倒騰不明白還免不了麻煩門口的護士幫著掃,一旦延誤隊伍后面的人還不樂意。上周六剛有護士嘀咕“現(xiàn)在全國都低風險地區(qū)了,這看碼還有嘛用?”然后這周就又熱鬧了……按照這陣勢,下禮拜保不齊得看三個碼。 
- 一直喊精準防疫,但從疫情開始到現(xiàn)在,能做到精準的城市或地區(qū),大概一只手數(shù)過來了。 
- 從便于免責和方便管理的角度說,“精準”其實是背離這兩個方面的。所以大多時候,還是一聲令下齊刷刷。 
- 當然,齊刷刷也沒問題,但配套的事情乃至服務得能跟得上。甘蔗沒有兩頭甜,總不能一邊省著管理成本,一邊省著服務成本。讓韭菜精神起來還得使點水呢…… 
- “抄作業(yè)”的過程中,大概是不會有什么思考和糾錯在內(nèi)的。所以,同樣的劇本,至今仍會不停上演,哪怕是在昌平,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