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量元素的種類較多,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碘、鋅、硒、銅、鉬、鉻、鈷、鐵。不同的微量元素對于人體有不同的作用,可以通過相應的食物進行補充。 1、碘: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可以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調節(jié)蛋白質的合成和分解,維護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結構,促進人體對糖的吸收利用與脂肪的分解氧化,增強酶的活力與物質代謝。人體缺碘時會引起甲狀腺腫大等疾病,含碘高的食物有芹菜、菠菜、小白菜等蔬菜,葡萄、橘子、菠蘿等水果,以及裙帶菜、紫菜、海帶等海產品,可以適當進食; 2、鋅:具有促進生長發(fā)育、維持人體正常食欲、改善味覺的功效,同時可以促進維生素A的吸收。人體缺鋅時會出現反復口腔潰瘍、消化功能減退、生長發(fā)育緩慢、免疫功能降低等情況。含鋅的食物有牡蠣、貝類、豬瘦肉、牛肉、魚類等,缺乏時可以適量進食; 3、硒:硒是與肝臟肌肉代謝有關的元素,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硒不足可能會引起肝臟壞死、克山病、不育等疾病,可以適當補充雞蛋、鴨蛋、動物肝臟、獼猴桃、軟梨等含硒的食物; 4、銅:銅與骨骼膠原組織有關,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對人體頭發(fā)生長也有影響,同時銅與皮膚黑色素的合成有密切關系。如果人體缺銅,會出現發(fā)育遲緩、貧血、體重減輕等癥狀,可適當補充松子、蕎麥、杏干、牡蠣、章魚等食物; 5、鉬:鉬可維持心肌的能量代謝,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機體對蛋白質分解產物的排出,在西紅柿、麥芽、豬肉、小扁豆等食物中含量較高; 6、鉻:鉻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成分,缺乏鉻會出現冒冷汗、手部冰涼、進食次數增多等表現,最佳食物來源有啤酒酵母、全麥面包、牡蠣、土豆等; 7、鈷:鈷是形成血紅蛋白必需的維生素B12的重要組成成分,鈷不足時會引起貧血,最佳食物來源有動物肝臟、甜菜、蘑菇、南瓜以及谷類; 8、鐵: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能夠幫助氧氣運輸,缺鐵容易導致貧血,最佳食物來源是雞肉、瘦肉、動物血、大豆、黑芝麻、黑豆等。 | 
|  | 
來自: 一支萬寶龍 > 《中醫(yī),中藥,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