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成】: 附片、桂枝、貢術、生楂肉、炙甘草、淫羊藿、生姜、炒大麥芽、西砂仁、安桂。 重新排序: 桂枝、生姜、 炙甘草、 貢術、 生楂肉、 附子、淫羊藿、安桂、 炒大麥芽、西砂仁、 病機:風寒表證,心腎脾陽虛; 【方解】: 本法乃附子桂枝基本法一,加炒麥芽、砂仁、安桂。 附子得砂仁,納木、火、土皆歸于水,使水中之陽隨辛潤之,氣緣木上行,乃返 入舍,本末皆治矣。 得安桂,剛柔調(diào)濟,溫血化凝,行氣熱血,化瘀生新,通經(jīng)達絡,行氣合血,助 陽化陰,有生化之能。 得麥芽,脾肝得治,上下更能交通,木土共榮,中宮運化以達四旁,五行協(xié)和, 后天生生不息愈加旺盛也。 【應用要點】: 此法用于扶中陽,中陽即脾胃之陽。中陽虛,則胃氣弱,消化差,脾陽不振,運 化弱,可用此法。 【變法】: 可選用老蔻,加強胃氣,增加食欲,擴胃囊; 可加用法半夏,降濁升清,化痰濕,胃腹脹可減輕; 加用公丁香,溫腎暖肝,肝脈緊時可用,肝氣暢,可助脾之運化。 |
|
|
來自: 哈瓦那1 > 《扶陽健脾助胃法(建中、理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