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們好,成大味講故事歡迎您!從前,在山東登州府的蓬萊縣,有一個小山村叫幸福村,幸福村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村子不大,有幾十戶人家,民風淳樸,人們安居樂業(yè)。 ![]() 在這個村子有一戶人家,丈夫叫馮福來,妻子叫蘭花,還有馮福來的母親張氏。馮福來結婚后,和妻子住在蓋的新房里,母親張氏因為老房子住習慣了,就一個人住在村南的老宅子里,兒子和兒媳婦經(jīng)常勸母親搬過來住,可是母親張氏就是不聽,說住在老房子里挺好的,在村頭還清凈。兒子馮福來,知道母親有點倔脾氣,她看準了的事,別人很難說服她。所以平時就經(jīng)常和妻子去看母親,一家人生活得倒也挺好的。 馮福來平時在大戶人家做木匠活,馮福來手藝好,干活仔細認真,不管是大戶人家,還是鄉(xiāng)鄰街坊,都對馮福來贊不絕口。馮福來也是熱心腸的,街坊鄰居誰家做個桌子椅子什么的,他也樂意幫忙,不收銀錢,管頓飯就行。那些家庭貧困的,馮福來連飯也不吃。 蘭花也是一樣,誰家有個婚喪嫁娶什么的,蘭花都幫助人家做衣服,蘭花心靈手巧,有一手好的裁縫手藝,大家都喜歡她做的衣服。鄉(xiāng)鄰都說夫妻兩人是大好人。這樣過了兩年,妻子蘭花懷孕了,馮福來很是高興,母親張氏也是心里歡喜。平時馮福來家的日子還過得去,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是也能溫飽。 ![]() 這天,馮福來從李員外家干完活回到家,高興地對妻子說:“娘子,告訴你個好消息,李員外推薦我到京城呂大人家干活,我們孩子出生后也需要不少的錢,趁這個機會我想去試試。”原來,這段時間,馮福來一直在李員外家干活,李員外夫妻對木匠馮福來印象非常好,覺得馮福來木工手藝特別精湛,人還善良,所以就經(jīng)常找一些木工活給他干。 李員外和京城的呂大人私交甚好,前幾天,李員外去看望呂大人,吃飯的時候,呂大人說兒子要結婚,家里蓋新房,就問李員外有沒有能工巧匠,給介紹一下,李員外就把馮福來推薦給了呂大人,呂大人很高興,告訴李員外讓馮福來趕緊過來,工錢一定會讓他滿意。李員外回來后就告訴了馮福來,讓他跟家里商量一下,事不宜遲,商量好了,就趕緊上路,呂大人還等著呢。 妻子蘭芝聽了丈夫的一番話,就對丈夫說:“相公,既然你想去,就去吧,這的確是難得的機會,很多人想去呂大人家干活,還沒有門路那,既然王員外給呂大人說了,也不好駁了人家的面子。家里你就放心吧,我會照顧好婆婆的,再說我還有這手藝,不會餓著的?!瘪T福來說:“娘子,京城離我們這有些距離,來回一趟也不方便,聽李員外說,在那里少則三五個月,多了可能要一年半載。娘子,你可要照顧好自己還有母親,母親脾氣有些倔,你可要多多體諒?。 ?/p> ![]() 蘭花說:“相公,你放心吧,婆婆一向很疼愛我們,我會照顧好她的。再說街坊四鄰,都對我們很好,你放心就是了?!瘪T福來欣慰地點點頭。馮福來跟妻子交代完,然后又來到村南母親張氏的屋子里,馮福來又把,要去京城干活的事給母親一說,母親也很支持,說趁著年輕有機會多賺點錢,給孩子多置辦一些家產(chǎn),還說兒媳婦她會照顧好的,讓兒子安心地去。馮福來臨走看看母親破舊的房子,勸母親搬過去和妻子蘭花一起住,可是母親還是不同意,說等他回來再說,馮福來沒辦法辭別了母親,回去收拾好東西,第二天就跟著李員外的馬車到呂大人家去了。 丈夫馮福來走后,家里的事,就全部由妻子來打理,剛開始蘭花的肚子還不大,行動倒也方便,她經(jīng)常去看望婆婆,婆婆就對蘭花說:“兒媳婦你懷孕了,要注意多休息,不用每天到我這里來,我很好,你放心?!碧m心說沒事,還是常來看婆婆。漸漸地蘭花的肚子大了,行動不方便,婆婆就到蘭花家里照顧她。蘭花盼著丈夫能早點回家,婆婆張氏更是想念兒子,兒子從來沒有離開她這么久,有時候想兒子想得都哭了,蘭花就勸婆婆,說丈夫很快就會回來的,讓婆婆不用擔心。 ![]() 三個月過去了,半年過去了,一直到蘭花把女兒生下來,丈夫馮福來還沒有回來,蘭花和婆婆張氏,也托人到李員外家打聽過,前幾次還聽,說馮福來在呂員外家干活那,再去打聽,說呂員外家的活已經(jīng)完工了。這下婆媳兩人可著急了,活都干完了,為什么人還沒回來呢?母親張氏整天以淚洗面,思念兒子,張氏變得有些抑郁了,有時候自言自語的,兒媳婦蘭花看婆婆有些不正常,再加上最近經(jīng)常下雨,婆婆住的房子有些地方出現(xiàn)了裂縫,蘭花擔心婆婆的安危,就勸婆婆搬過來住,說孫女需要人照顧,可是婆婆張氏還是很固執(zhí)的不肯,說兒子不回來就不搬。 這天早上,婆婆心情好,對兒媳婦說鄰居趙大娘要和她一起去趕集,她要給孫女買頂帽子,順便散散心。到了中午,張氏趕完集回來的時候,看到自己的房子,已經(jīng)被推到了,她趕緊回家問蘭花,蘭花對婆婆說,有個做藥材生意的商人,說要從這里開個藥鋪,看了好幾個地方,最后還是覺得老房子那里合適,人家出了高價買那個地方,她就同意了。 蘭花邊說邊拿出兩塊銀元寶,說:“婆婆這是給的錢,您收下吧?!逼牌怕犃撕笞屘m花把錢收好,晚上,她就住在了兒子的房子里。吃了晚飯,蘭花給婆婆收拾好床鋪,看婆婆心情不錯,就讓婆婆早點休息。蘭花累了一天了,摟著孩子睡下了,當早上醒來的時候,到婆婆屋里一看,婆婆不在了,她在村里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婆婆。 ![]() 蘭花回到家,看著剛幾個月大的女兒痛哭起來,她心里想:蒼天啊,這到底是怎么了?丈夫外出一年多了,音訊全無,孩子剛出生婆婆又不見了,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過???鄉(xiāng)鄰們也都很同情蘭花,大家自發(fā)的幫忙尋找張氏,可是一直沒有消息。這樣過了一個月,蘭花正在屋里給孩子喂奶,只聽到院子里有人喊:“娘子,我回來了!”蘭花聽了心里一顫,這個久違的聲音,正是自己的丈夫馮福來啊。 蘭花激動的抱著女兒來到院里,當看到馮福來的瞬間,蘭花再也抑制不住眼里的淚水,蘭花說:“相公,你終于回來了,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相公這個孩子是?”蘭花發(fā)現(xiàn)在馮福來身邊,還有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馮福來說:“娘子說來話長,我們進屋再說?!瘪T福來來到屋子里,看著蘭心抱著的小女孩說:“娘子,這就是我們的孩子嗎?她叫什么?”蘭花說:“是的相公,這就是我們的女兒,還沒給她,取名字那?相公你給她起個名吧。” 馮福來說就叫家樂吧,蘭花說這個名字好。馮福來就把這段時間的經(jīng)歷講述了一番。馮福來在呂大人家,干了半年多的活,呂大人對馮福來印象很好,木匠活做的精細,還特別能干。呂大人家的活干完后,他又給馮福來介紹了個大戶人家,馮福來本想趕緊回家,心里又想,出來一趟不容易,多賺點錢也好,于是就又干了一段時間。干完活,馮福來就高高興興的往家趕,這天,馮福來來到一個叫劉家廟的村子,這時,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馮福來正想找個地方避雨,這時他聽到有人在叫他。 ![]() 原來是一對老夫妻,在門口看到了馮福來,讓他到屋子里避雨,馮福來就來到這戶人家。馮福來來到屋子里一看,這戶人家也夠貧困的,屋子里很簡陋,有的地方還漏雨,馮福來看這對夫妻,頭發(fā)也已經(jīng)花白,但都長得慈眉善目,夫妻兩人讓馮福來坐下,然后給他沏了壺茶,老人就問馮福來,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馮福來一一回答,說從外邊做木工活,現(xiàn)在活干完了回家去。 馮福來就問老人家,家里還有什么人,孩子做什么,老人嘆了口氣說他就劉大山,妻子趙氏,原來有個女兒,可是姑娘五歲的時候,就在前邊的河邊玩,當時正值夏季雨水多,河邊有條小船綁在樹上,小船是疏通河道用的,小女孩就到船上玩,不料栓船的繩子斷了,小船順水飄走了,當時夫妻倆知道的時候,孩子已不見了蹤影,最后追下去很遠,只看到了小船已經(jīng)被風浪打翻,自己的女兒已經(jīng)不見了,又找了好久都沒找到,失去了女兒,夫妻倆傷心欲絕,做夢都想女兒。 男人一邊說,她的妻子就在一邊哭泣。馮福來聽了也很難過,就不斷勸慰老兩口,說可能他們的女兒還活著那。男人說但愿如此吧。此時,外邊的雨還沒有停的意思,天也晌午了,夫妻兩人就準備飯菜,留馮福來在家吃飯,馮福來也沒客氣,盡管沒有什么好吃的,但是馮福來卻吃的很高興,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樣,夫妻兩人給了馮福來家的溫暖。吃完飯,雨也停了,馮福來看著老夫妻這破舊的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就對老夫妻說自己是木匠,正好把他們的房子給修繕一下,夫妻兩人很是感動。 ![]() 就這樣,馮福來幫著老夫妻把房子修好,臨走還偷偷的,把一塊銀子,放在老夫妻的枕頭下邊,馮福來和劉大山夫妻依依不舍的分別。馮福來又走了一段路程,天漸漸暗了下來,這時馮福來聽到一個孩子的哭聲,馮福來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正在地上哭,馮福來趕緊抱起小男孩,問他家里人那,小男孩也說不清楚,馮福來在路邊等了半天也沒人來找,這時天也黑了,馮福來就帶著小男孩,找了個客棧先住下了,到第二天,馮福來又帶著小男孩來到昨天的地方,找人打聽,有沒有人家丟孩子的,可是都說沒有,就這樣等了三天,也沒有人來找孩子。 馮福來看孩子很可憐,不能扔下孩子不管了啊,他雇了倆馬車,沿途一邊打聽,有沒有認識這個孩子的,都說沒見過。這樣邊走邊問,馮福來就帶著小男孩回到了家里。妻子蘭花聽馮福來說完,再看看眼前的孩子,就說:“相公,孩子真的挺可憐的,以后我們就是他的爹娘了,這里就是他的家了,要是孩子家人來找,我們就把孩子還給人家?!瘪T福來說他也正有此意。馮福來給小男孩取名叫馮家順。 馮福來又問妻子,母親身體可好,蘭花含著淚說:“相公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沒能照顧好婆婆,婆婆走丟了?!比缓筇m花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馮福來悲傷欲絕,一方面覺得對不起母親,一方面又覺得自己走后,妻子很不容易。他一邊勸慰妻子,一邊掛念著母親。馮福來回來后,家里又有了歡聲笑語,蘭花照顧兒子家順和女兒家樂,丈夫馮福來在集鎮(zhèn)上開了個木器店,夫妻恩愛,一家生活的其樂融融。 ![]() 兒子馮家順,從小對治病救人感興趣,馮福來夫妻,就讓他跟著,附近很有名的大夫學習醫(yī)術,馮家順學習刻苦,對醫(yī)學知識認真鉆研,而且能夠融匯貫通,從藥理知識到望聞問切,馮家順都耐心的學習,師傅看他是學醫(yī)的好材料,也把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他,希望他能懸壺濟世,超過自己。馮福來夫妻看兒子如此上進,也很是高興。 馮家順在師傅的指導下,醫(yī)德和醫(yī)術都精進的很快,冬去春來,馮家順已經(jīng)18歲了,現(xiàn)在能獨擋一面了,馮家順在治療瘋癲方面更是有獨到之處,通過針灸和藥物治好了不少人,人們都夸獎馮福來夫妻,有個好兒子。馮家順為了給更多的人治病,就和父母商量在村里建個藥鋪,可以免費給窮苦人家看病。馮福來夫妻十分高興,覺得兒子心地善良,這些年沒有白教導。 馮福來就在以前母親的老房子處,建了個藥鋪叫積善堂,一些貧困的人家來找馮家順看病,他都免費給醫(yī)治,有的也只收些本錢。馮家順醫(yī)術高,還免費給窮人看病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就傳了出去。這天,有一個女人帶著一個老婆婆來到積善堂,女人看到馮家順后有些吃驚,感覺到這個大夫很面熟。 ![]() 馮家順問女人哪里不舒服,女人說是自己的母親有些瘋傻,是給母親看病的,是走了很遠的路,慕名而來的。女人說自己的母親,來到這里好像情緒很激動,麻煩馮家順給看看。這時,馮福來正好來藥鋪看兒子,當他走進門看到老婆婆時,他一眼就認了出來, 這個老婆婆正是自己的母親張氏,馮福來看到母親嚎啕大哭,一下子跪在母親面前說:“娘啊,兒子終于找到您了,娘,這些年您受苦了啊。”眼前這個老婆婆,正是馮福來的母親。原來,當年馮福來的妻子蘭花,看到婆婆因為思念兒子過度,已經(jīng)有些精神抑郁,婆婆的房子也已經(jīng)破舊不堪,怕萬一墻倒屋塌傷了婆婆,她勸婆婆搬過去住的,可是婆婆很固執(zhí),非要等兒子回來。 蘭花沒辦法,就趁婆婆出去趕集的時候,找人把破屋給拆了,怕婆婆難過,就說藥材商人要開藥鋪,婆婆也沒說什么。晚上,婆婆張氏在兒子房子里,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她一直在想兒子,于是她就想著,去京城找兒子,收拾了點東西,晚上一個人就走了。她恍恍惚惚的朝京城的方向走,最后身上帶的錢也花光了,只能乞討度日,吃不飽穿不暖,人就變得瘋傻了。 最后張氏餓昏在了路邊,被一個路過的女人救回了家,女人家里只剩自己一個人,女人心地善良,看張氏瘋傻無人照顧,十分可憐,就認張氏當了娘,照顧張氏吃穿,女人也帶張氏看了不少大夫,可是病始終沒有好轉,最近聽說幸福村,有一個能治瘋傻的大夫,于是就領著母親來看看,正好被張氏的兒子馮福來看見。馮福來把妻子蘭花告訴他的事情一說,女人也告訴了她碰到張氏的經(jīng)過。這個女人叫珍娘,她在說遇到張氏的同時,還哭著說自己唯一的兒子丟了,這個女人也很命苦,她的丈夫去世后,她一個寡婦帶著一個兒子,那天她帶著兒子,去一個遠一點的集市去趕集,可是集市上人多,孩子被擠丟了,找了好久都沒找到,也就是在找兒子的時候,碰到了昏倒在地的張氏。 ![]() 珍娘邊哭邊說,馮福來聽女人說的地方,和自己撿兒子馮家順的地方離得不算遠,他就問珍娘他兒子什么樣子,珍娘說兒子,當時穿了個藍色的兜兜褂,黑色的小鞋子,然后珍娘撩起左胳膊上的袖子,胳膊上有一塊銀元大小的胎記,說自己兒子的胳膊上也有一塊同樣的胎記,這時,坐在一旁的馮家順吃了一驚,他也挽起袖子,他的胳膊上,有一塊和女人一樣的胎記。 馮福來明白了,他讓珍娘稍等片刻,他回家?guī)е拮犹m花很快回來了,蘭花的手里拿著一個小褂和鞋子。珍娘一看,正是當年兒子的衣物。馮福來說這就對了,我兒家順就是你的孩子。于是,他把當時,見到兒子馮家順的情景一說,大家都感嘆不已,這真是好人有好報??!馮福來說:“看來我們有緣啊,我救了兒子家順,你救了我的母親,這真是善緣啊?!?/p> 馮福來又說:“珍娘妹子,你的胳膊上的這塊胎記,讓我想起了劉大山老夫妻,他們當年丟了個女兒,胳膊上就是有塊胎記,當年他的女兒還帶著個手鐲那”珍娘一聽這話,又是一愣,因為當時他聽父親說過,她是父親,在河邊放牛的時候,看到一條小船被打翻了,父親趕緊把她救上了岸,父親臨去世前,把手鐲給了她,說到時候,可以憑這個信物,去找她的親生父母。 ![]() 珍娘聽馮福來說的劉大山夫妻,很可能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馮福來母子團聚,珍娘和兒子相認,一家人高高興興,很是幸福。緊接著,馮福來又坐著馬車去接來劉大山夫妻,劉大山老夫妻,認出了珍娘,就是自己當年丟失的女兒,劉大山激動的說:“天底下還是好人多啊,沒想到我這把年紀,還能再見到自己的女兒,真是善有善報,謝天謝地啊?!瘪T福來干脆,就把劉大山夫妻接到自己家里來,珍娘也搬了過來。 后來,孫子馮家順治好了奶奶張氏的瘋傻病,然后選了個好日子,馮家順和馮家樂結為夫妻,他們一大家,善良的人,快樂、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故事講完了喜歡的話,點點關注、點點贊,咱們下個故事再相見,再見! |
|
|
來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