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 YUAN XIAO 宵  貳 零 貳 貳 元 宵 節(jié) 快 樂 Happy Lantern Festival  1 全民翹首,二十大新開虎步; 舉國迎春,雙百年再展鴻圖。 廣東 楊代勇 2 牛鈴送好音,六中全會開新局; 虎步迎春色,萬里神州展美圖。 甘肅 馬耀發(fā) 3 虎姿舞動冰絲帶; 龍勢彰揚奧運風(fēng)。 山西 李靖 4 漫步太空,回載一船月色; 縱情冬奧,同斟萬里春風(fēng)。 貴州 王菲 5 壯志凌云處,星??v舟,蟾宮折桂; 高科圓夢時,太空漫步,玉宇安家。 河北 李勤紹 6 虎歲不丟牛品格; 牛人更展虎精神。 安徽 張家安 7 全面小康,好日子從心里醉; 百年大黨,新征程向錦中行。 福建 劉新傳 8 界碑白雪,輝橄欖枝頭,綠成春意; 哨所紅梅,炫軍功章上,香沁家鄉(xiāng)。 河南 翟紅本 9 雙百年追夢,百尺竿頭開虎步; 二十大點睛,十分春色染鴻圖。 河北 苗云澤 10 大道春風(fēng)綠碼; 小康虎略藍圖。 湖南 鄒宗德  11 筆駕東風(fēng)歌盛世; 胸懷祖國守初心。 云南 朱穩(wěn)能 12 負重前行開錦繡; 迎春長嘯震乾坤。 安徽 張海平 13 日月任飛旋,駿業(yè)高開添虎翼; 山河憑指點,鴻圖大展舉龍頭。 湖南 曹慶華 14 人人綠碼迎春至; 處處紅聯(lián)接福臻。 廣東 梁天養(yǎng) 15 新符移動舊符,有神舟傳送; 牛氣聯(lián)通虎氣,憑火箭導(dǎo)航。 江蘇 程瑞 16 設(shè)宴空間站,嫦娥敬酒; 騁懷海上春,航母揚帆。 廣西 周繼勇 17 八面虎威,令春天泛綠; 四方福字,將日子洇紅。 河北 李學(xué)軍 18 疫盡春來持綠碼; 康臨福至貼紅聯(lián)。 湖北 陳平平 19 仍做老黃牛,春雷聽作催耕曲; 再追新夢想,梅朵看成勵志圖。 內(nèi)蒙古 焦玉海 20 賀歲迎春,萬戶家中接福; 巡天逐月,三英艙內(nèi)拜年。 山東 邵惠 21 世界多元,五環(huán)多彩; 中華同夢,四海同春。 安徽 徐成來 22 邁虎步,揚龍威,和平盛世同追夢; 念親恩,吻鄉(xiāng)土,溫暖小家共過年。 廣西 盧榮新 23 冬奧振龍威,夏慶三英歸故國; 春風(fēng)添虎翼,秋迎廿大奮新程。 湖北 石鈞 24 共約春天,奧運重鈐中國??; 同傳圣火,雪原再樹五環(huán)旗。 廣東 方良 25 未歇牛肩,奮進犁耕中國夢; 如添虎翼,騰飛曲奏小康春。 湖南 劉友良 26 響牛鞭,讀春風(fēng),一犁詩雨豐收卷; 開虎步,迎旭日,九域鴻圖如意年。 山西 魏秀花 27 虎佑九州,兩岸春和宜放眼; 鄉(xiāng)思千里,一樽酒滿待歸心。 河北 錢畏宏 28 盛世摶鵬春起舞; 神州躍虎夢催人。 吉林 王亮 29 春天好夢枝頭綻; 冬奧激情雪上飛。 北京 項光來 30 大政開元,虎步鏗鏘春逐夢; 小康啟泰,鴻圖絢麗福添花。 廣東 孔令潔 31 天上迎春,萬年稱首次; 人間祈福,九域祝三英。 天津 吳金城 32 雙百年交接,喜邁新程春起步; 萬千里煒煌,欣圓國夢福臻祥。 福建 鄭立新 33 百年尤旺,春漾萬家煙火上; 一代正紅,夢追千副畫圖中。 湖南 周皕 34 綠碼碼長城,風(fēng)景九州獨好; 紅聯(lián)聯(lián)盛世,春光百載更新。 廣西 陳啟榮 35 臘鼓頻催,邊關(guān)風(fēng)味滲年味; 春光乍暖,故里聲威壯虎威。 湖南 田韜 36 兵哥守夢,兩肩雪片國疆綠; 軍嫂播春,一份答題黨幟紅。 河北 趙宗雨 37 乘萬里長風(fēng),渺遠太空,邁開虎步; 蘸千山春色,蒼茫大地,寫就龍章。 安徽 王紀波 38 牛氣沖天,耕耘歲月功勛著; 虎威蓋世,叱咤風(fēng)云事業(yè)興。 江西 李家孟 39 福炫小康家,春風(fēng)設(shè)宴; 夢織新歲景,虎步開篇。 安徽 陳貴 40 一虎開新,九州納福; 五環(huán)溢彩,萬國同春。 河南 于同俊 41 北斗舉鵬圖,夢載神舟,邦興偉業(yè); 東風(fēng)騰虎氣,民歡冬奧,國步小康。 安徽 趙繼杰 42 開拓創(chuàng)新,絲路千年添虎翼; 篤行致遠,云天萬里展鵬程。 甘肅 郭廷瑜 43 燕剪春暉,看天藍、水清、地綠; 虎鳴盛世,喜國泰、家瑞、人和。 貴州 蒙朝文 44 不忘初心,百載牛耕,共往新時代; 相逢盛世,九州虎嘯,同歌美畫圖。 江蘇 吉德兵 45 已享小康牛炫彩; 再奔大有虎生威。 河北 趙理真 46 百年爭得千秋業(yè); 一路贏來萬里春。 湖北 郭熙鳳 47 鶯啼千里風(fēng)光麗; 虎嘯一聲河岳春。 福建 沈繼林 48 無限風(fēng)光,盡在山青水綠; 萬家燈火,全憑國泰民安。 遼寧 杜保東 49 民心即黨心,心心相?。?/span> 國運連家運,運運互通。 山西 趙耀景 50 九域迎春添虎勁; 百年開局繪鴻圖。 湖南 李東雄 51 就地過年,喜把平安包進餃; 及春筑夢,定將富裕做成糕。 山東 王紹偉 52 奮進小康,追夢人如添虎翼; 共謀遠略,點睛處正起龍吟。 江西 胡小敏 53 乘虎氣沖天,二十大再吹號角; 得春風(fēng)潤筆,雙百年連寫詩章。 天津 劉觀生 54 春熙虎步誰家院; 燕剪窗花每歲詩。 廣東 彭建明 55 萬里春風(fēng),牛耕沃野山河美; 九州喜氣,虎步雄途日月新。 福建 周田太 56 且向春風(fēng)賒虎膽; 好攜綺夢跨鵬程。 江蘇 孫運才 57 磅礴春潮迎日出; 鏗鏘虎步踏歌來。 廣東 林錦城 58 綠碼掃通千里暖; 紅聯(lián)貼滿九州春。 廣西 李發(fā)倫 59 一柄歸寅,天外蘭舟飛彩信; 五環(huán)有約,東方圣火舞蒼龍。 黑龍江 任立書 60 圣火高擎,鳳鸞鳴禮樂; 春雷欲動,龍虎抖精神。 安徽 舒甘來 61 百年黨史凝心,勇毅篤行開虎步; 廿大春風(fēng)沁夢,頑強奮斗展鵬程。 廣東 彭家運 62 時代騁春風(fēng),十四億逐飛夢想; 中華歌偉業(yè),五千年砥礪精神。 馬來西亞 林聲耀 63 三杰九天送萬福; 萬家千喜樂三春。 山東 王凌娟 64 靚麗新村春做客; 祥和小院福敲門。 湖南 蒲玉國 65 大夢燃情,深耕熱土拼牛勁; 新村炫彩,遍起春風(fēng)抖虎威。 廣東 文永龍 66 萬邦納福萬家樂; 一帶迎春一路歌。 福建 黃天助 67 探月巡天,火箭頻彰龍氣概; 凝心抗疫,神州更足虎精神。 江西 鐘宇 68 載夢想與榮光,九州虎步從頭越; 望青山和綠水,一笛鳳鈞入耳來。 江蘇 余彥成 69 民從惠政領(lǐng)紅包,年年點贊; 黨引春風(fēng)持綠碼,處處刷新。 湖南 劉松山 70 國立強林,看紅船破浪,飛船載夢; 民增底氣,憑牛勢沖天,虎勢開春。 貴州 羅康 71 黨系民生民愛黨; 春隨國運國逢春。 山西 李秀平 72 剪窗花,觀春晚,陪弟兄守歲; 喝鄉(xiāng)酒,拍抖音,逗父母開心。 貴州 邱明杰 73 期二十大乘風(fēng),若鵬張逐夢; 挾五千年發(fā)軔,如虎嘯爭春。 湖南 林清河 74 一百年逐夢,頻添虎翼; 二十大鋪春,喜展鴻圖。 江蘇 谷瑜 75 虎翼雙添,乘春風(fēng)逐夢; 鴻圖大展,帶福字回家。 山東 丁明玉 76 春風(fēng)吹口哨,天艙上課; 禹甸響龍鐘,寅虎拜年。 山西 馬令綢 77 進社區(qū),包轄區(qū),戶戶全成聯(lián)系點; 走街道,上樓道,家家都是貼心人。 黑龍江 田廣學(xué) 78 拾幾片鄉(xiāng)愁,把時光留??; 懷百年夢想,將福氣引來。 河北 陳美娟 79 發(fā)個紅包裝進福; 刷張綠卡取回春。 湖北 鐘家林 80 春敬花紅草綠千杯酒; 虎吟國泰民安萬首詩。 湖南 李正本 81 百年歲月競崢嶸,民生殷富; 萬里江山書錦繡,國運昌隆。 山西 張鵬 82 牛蹄鈐出和諧??; 虎步邁開錦繡程。 浙江 王一卜 83 年酒一杯,斟滿和風(fēng)斟滿福; 楹聯(lián)百副,貼紅綺夢貼紅春。 遼寧 陳明 84 大道如斯,紅日當空開盛世; 強國有我,春風(fēng)作筆繪宏圖。 河北 郭達 85 氣象自恢宏,百年駿邁敷春色; 風(fēng)云憑激蕩,一起龍騰向未來。 河南 何保鋒 86 春啟新程,龍騰虎躍追新夢; 聯(lián)迎福運,燕語鶯聲報福音。 湖北 何善兵 87 福帶春風(fēng),輕吹四野無邊綠; 春捎福字,笑貼萬家不盡紅。 江蘇 陳乃新 88 初心可聚民心,百族抱若石榴籽; 春意盡如人意,萬里陶然楊柳風(fēng)。 河北 董海紅 89 虎嘯一聲春啟幕; 聯(lián)紅萬戶福臨門。 四川 喬仁發(fā) 90 綠碼亨通春領(lǐng)路; 紅聯(lián)璀璨??M門。 黑龍江 呂龍霞 91 春染禮儀邦,文明有象; 民歡康樂景,幸福無邊。 河北 衛(wèi)國 92 虎添雙翼,助神州崛起; 鵬舉九天,攜偉業(yè)騰飛。 湖南 易海燕 93 山青水綠,金銀盈庫; 春早人勤,幸福開門。 陜西 楊躍進 94 盛世振精神,個個都如添翼虎; 新春增氣勢,年年爭做拓荒牛。 河北 楊茂東 95 沐九萬里和風(fēng),演繹春天新故事; 傳五千年妙韻,激揚時代最強音。 黑龍江 劉洋 96 富國強民,桃符合與虎符護; 歡天喜地,花語爭隨鳥語飛。 湖南 周永紅 97 夢筑新程,大業(yè)已開龍氣象; 春為起點,中華再振虎精神。 河南 吳繼強 98 虎步奮追中國夢; 龍人喜住太空家。 重慶 吳洪美 99 大夢弘圓 萬里流霞開氣象; 小康決勝 九州溢彩啟乾元。 遼寧 孫淑貞 100 冬奧迎賓,舞動冰絲帶; 春天開幕,歡騰大鳥巢。 江西 潘一之 元  宵 元 宵 快 樂 編輯|中聯(lián)宣 | 
|  | 
來自: 蓮花再生緣 > 《對聯(lián)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