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祿命法的體系亟待整理和完善(一)玄壺堂認為古祿命法的拋棄,逐漸轉向日干為主的子平八字,導致八字命理學的倒退,完整的中國命理學由若干個“論斷系統(tǒng)”組成,各個論斷系統(tǒng),有獨特的論斷“角度”。
古祿命法體系的初步探源 一、八字命盤架構 八字算命是基于古代術數的人生預測模型,基本架構成為命盤,但是既然是模型,就有多種建構方式,也有多種解讀模式,那么古祿命法的最初架構模式如何呢? 1、四柱還是六柱 現(xiàn)代八字命理基本都是年月日時四柱,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四柱八字。 但是遍覽古籍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古祿命法實際是包含年胎元月日時的五柱論命法,后來受到西方星命學的影響,加入了“命宮”一柱。也就是說,李虛中命法并不是我們常說的三柱,而現(xiàn)代八字越來越忽略胎元、命宮的運用。 實際上胎元、命宮的重要作用并沒有被認識到,梁湘潤老師曾說:如果要論到大運、流年,則一定要用到胎元和命宮。更多祿命法的研究者開始意識到離開胎元、命宮,根本無法論命。澹然居士曾經給一位30歲左右的年輕人亡,年僅30歲。當時簡略論命,只是用網上的排盤系統(tǒng)簡單看了一下四柱,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當惡耗傳來,作者再排出胎元、命宮,發(fā)現(xiàn)大運、流年均發(fā)生與胎元有關的十分明顯的大兇指標。自此發(fā)心,今后絕不再做四柱簡略論命的事。 在八字命理的架構上,還出現(xiàn)過身宮、胎日、胎息三柱,加上前面年月日時胎元命宮,總共有九柱了。理論上,柱數越多,信息論斷也越精密詳細,不過復雜程度也大大增加。 2、拱、夾、暗帶 《珞琭子消息賦》云:“見不見之形,無時不有;抽不抽之緒,萬古聯(lián)綿”。這里面的“見不見之形”就是拱、夾、暗帶多出來的“字”和“柱”,會對命盤結構造成很大的影響。 命理經典著作《壺中子》殘篇中有介紹,“拱”是三合中間、“夾”是地支相隔, “暗帶”,是根據“暗帶”規(guī)則,多出一“柱”。 “后子平法”輕視“拱”、“夾”,不明“暗帶”,更忽略胎元、命宮的分析,加之納音五行的失傳、神煞的遺棄、干支象法不精通,論命怎能不出現(xiàn)失誤,怎么能鐵口直斷。 二、八字象法內容 “妻”這方面,沒有古代三妻四妾的現(xiàn)象了,“子”因為計劃生育,也不自然了,“官”的職位變了,不是尚書、侍郎的幾品官了,“壽”方面人們更希望對健康、疾病有所預判。 再者“后子平法”拋棄了很多命理系統(tǒng),提倡“大道至簡”,導致的嚴重弊端就是只能論吉兇,卻不能斷內容。 “后子平法”由于體系的嚴重缺陷,論斷技法不當,只能停留在斷出吉兇的層次,滿足不了現(xiàn)代人更高的預測要求,比如發(fā)財,具體會賺多少錢;當官,能當什么級別的,縣長還是科長;學歷文憑上,能否考上高中,??七€是一、二本;兇災是車禍,還是火災,牢獄之災,發(fā)生地點…… 實際上這在古祿命法中并不是難事,在歷代命理書籍中都有很多精準地判斷吉兇內容的案例,古代先賢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多視角”、“加減災?!闭撁乃悸泛头椒?,可以對吉兇“量化”,加上象法的精妙運用,就能做出細節(jié)、層次的判斷。 命理學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陰陽理論一直沒有變化,但五行方面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命理學萌芽一直到現(xiàn)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大約經歷了“卦氣五行”、“納音五行”、“河圖五行”三個時期,六個歷史階段。 每個時期,都出現(xiàn)一些當時適用并盛行的論斷系統(tǒng)和方法。 戰(zhàn)國、秦漢時期以干支、卦象為主,晉代到唐代融入天文、星象,唐宋以納音、神煞為主,明清以后河洛五行為主,積累到現(xiàn)在總共形成了十多個“論斷系統(tǒng)”。 如果說八字命理是一個三維立體模型,那么算命就是解讀這個模型,自然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看,就會看到不同的內容。 因為角度的不同,產生論命技法的不同,形成這么多論命系統(tǒng),所以說八字命理是多元的,而且也只有多元化,才能全面、準確的結構人生命盤。 前面曾說過子平法揚棄了很多祿命法的論命系統(tǒng),不過也可以說子平法是從另一個角度,使用另外一套系統(tǒng)來結構八字。 實際上子平八字能夠流傳近千年也自然有其道理所在,當然那也得是“真子平”才行,很多民間盲人算命師傅掌握的就是“真子平法”。 后子平法人士多不知道還有一種流傳于坊間,實戰(zhàn)性很強的“子平母法”(巾箱本),梁湘潤老師曾經虛心向命理界前輩高人請教,寫出了《子平母法總則》,公開子平法的“母法”。 可以這么說,“子平母法”幾乎貫穿于各個論斷系統(tǒng),上乘唐宋的納音神煞論命古法,下啟明清以來的子平八字,若是能深入研究,完整掌握,就能對古祿命法的疏理、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一、刑沖合會系統(tǒng) 子平八字非常重視地支的刑沖克害合會穿,這也是八字命理學中的基本系統(tǒng),或通用系統(tǒng)。通用的意思就是古祿命法、星命學、子平法、占星、六壬都是一樣的運用道理。 刑沖克害是地支的相互作用,地支就是“人”生存的土地,因此可以預測具體的事情,六壬、神煞就是以地支為基礎。 盲派為啥能斷命準確,就是掌握了地支刑沖克害的精髓,包括很多“后子平法”缺失的內容,比如拱夾暗帶,這些在“子平母法”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除了我們熟知的地支三刑、六沖、三合、六合、三會、半合、暗合,還有一些歷代總結的成熟技法: 1、“雙夾祿”:如天干甲乙拱出地支兩個木五行,甲辰日柱,再見乙丑或乙丑生人,再見甲辰,可以拱出寅、卯; 2、特殊形式的刑沖:如三刑組合,四角刑會,方陣四角刑、五局方陣刑、六甲移位沖合等等,還有納音刑沖,如六法沖克等。 實踐證明,特殊形式的刑沖規(guī)則,在斷大運、流年時的作用,是普通形式的刑沖,所無法取代的。 3、巾箱刑沖,含大運,流年的運用,十分具體。經典著作中幾乎不見,目前主要保存在“子平母法”中。 二、納音五行系統(tǒng) “納音五行”是古論命法的核心,在子平法八字之前至少盛行近千年,歷經隋、唐、宋、元、明這些中國歷史上的主要朝代,積累了完整、豐富、有效的方法和經驗法。 而元明以后以“河圖五行”論命為主流的“子平法”開始盛行至今,只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梁湘潤老師認為:“子平法在不抵觸納音之下,可有局部效驗,若與納音五行抵觸時,子平法無效?!?/b>(《命學大辭典》P385) 除了“五行”不同外,河圖五行系統(tǒng),以日干為主論命不同,納音五行系統(tǒng),以年干為主論命。 其他的不同之處,大約還有以下幾項: 八字架構:納音法用五柱,“年尊,胎次,月又次,日又次,時為卑”;子平法只用年、月、日、時四柱,且不重視神煞、地支的夾拱暗帶; 干支:納音法重年柱干支與他柱干支的合、生、克,納音五行為主,也有河圖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概念。 數理:納音法重各柱之間的數理次序,形成了一套十分有效的“數理”結構論命方法,如年時(兩頭箝)、年運、運年結構。在判斷命局的運勢,關鍵的流年節(jié)點,相當精準,可以說是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后子平法”對此一無所知。 象法:這是古祿命法的一大特色,有卦象、干支象、納音象法,如丙寅丁卯爐中火:灶、火爐、飯店、廚房、火焰、香爐等,該年出生的人,與火有關?!跋蠓ā睂γ鞯某錾h(huán)境、發(fā)生吉兇的景象、具體內容描述的非常形象、準確。 此外,“納音法”在格局、神煞、四時五行(旺相休囚死)等方面,與“子平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事實上,“納音五行論命系統(tǒng)”與“河圖五行論命系統(tǒng)”是命理學的兩大支柱,缺一不可,兩者結合才是完整的“命理體系”。 流傳至今的納音五論命系統(tǒng)的古代典籍不多,有《李虛中命書》(又有“鬼谷遺文書”之稱)、《珞琭子三命消息賦》、《玉照定真經》、《蘭臺妙選》、《五行精紀》、《應天歌》。 梁湘潤老師認為,“訣法”論命“比徐子平(子平法)要早五百年以上”,是以唐宋元明(初)主要的論命方法,只是后來“日漸失傳”,歷代只以口傳的形式在盲師職業(yè)算命師中傳承,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盲派口訣”。 “訣法”是想組合象法,是一種“家計小談”、“人倫常情”,針對“小康庶民”的論命技法,與格局、用神,強弱旺衰無關。只要命局組合對應上就能鐵口直斷。 清代以來的“后子平法”蔑視“訣法”,認為訣法屬不入流之“江湖”,《滴天髓》、《子平真詮》等著作絕口不提。民間所流傳的“四言獨步”,“五言獨步”,也只是“十神訣法”。 梁湘潤老師在晚年現(xiàn)寫出了兩本介紹“訣法”的著作:《宰公要訣》、《訣法今論》。 大約有以下幾個方面: 1、日時統(tǒng)計,以時柱為人生歸宿(相對年、月、日為主)。如日時“吉格”、“吉中兇格”、“兇中兇格”; 如有關于“日時對照”的古代訣法《天元巫咸經》; 2、“林開五命訣”,“鬼谷子命訣”; 3、元代“碎金訣”,125則; 4、民間“鐵口斷訣”:如天干地支三字連、十二時辰歌等。 訣法系統(tǒng)中,還應包含對訣法傳承相對全面,又有發(fā)展的“盲派訣法”,也有認為《淵海子平》是訣法的“集大成”著作。 訣法系統(tǒng)存在著極大的疏理完善和研究空間,研究的難點是古籍資料相對較少,現(xiàn)存資料又相對龐雜,及需要大量案例進行驗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四、生旺庫系統(tǒng) 十二生旺庫論命系統(tǒng),源自隋代《五行大義》,后東傳日韓數百年,又回流中國。梁湘潤老師認為,十二生旺庫,相對“十神”表述性格而言,更是一種“性格的深層次解密”,表達出一種“一切吉兇皆根源于人之性格傾向”的思想。 清代以來的“后子平法”,將其簡化,只存“祿、刃、絕、庫”四項,甚至完全忽略。 五、神煞系統(tǒng) 神煞,源于干支系統(tǒng),自《淮南子》至清代《協(xié)紀辯方書》,有著兩千年的歷史,早于“祿命法”、“子平法”,通用于陰陽術數?,F(xiàn)在命理學所用的“神煞”,應視為星學、卦理、數理等多個領域的組合。神煞,也是命理古籍中的主要內容。 “后子平法”鄙視神煞,梁湘潤老師認為神煞的作用不可小覷。他在《神煞探原》一書中指出,論命中,官祿、妻財這些都好推算,最大困難在一些疑難雜癥,如疾病、官非,意外兇災等。這些屬于象法內容,格局,用神斷不出來,而神煞最精于吉兇所示,如疾病、夭折、殘疾。 澹然居士近年來專注于重疾、癌癥命理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兇煞”出現(xiàn)的機率很高,如“鬼限”、“符門客”、“死病符”、“宅墓”等,已經成為判斷重疾、癌癥的重要角度、權重指標之一。 “神煞系統(tǒng)”彌補了子平命理中斷事取象的不足,不過現(xiàn)代神煞的運用需要通過大量案例,驗證新生災禍的象法涵義。 六、十神系統(tǒng) 十神(財、官、印、食傷、比劫),從南宋《五行精紀》中看,已經初步形成。從難以解讀的“五星”—-“五行”—-“天干”“地支”——“十神”,出現(xiàn)了新的論命角度,使命局的解讀更容易入門。 從南宋以后古籍到現(xiàn)代出版的命理書籍,“十神法”一直是重點內容,尤其受到子平法的重視,成為子平八字最重要,也幾乎是唯一的的象法系統(tǒng),主要以家計小談、性格描述為主。學習起來容易上手,目前運用得相對廣泛。 “巾箱十神”,“十神刑沖”,是“十神系統(tǒng)”亟待補充和完善的重要內容。如十神格局論生死,梁湘潤老師《流年法典 另外,日、韓命理學中,有特色的“天干十神”論命法,也值得學習和借鑒。 七、格局系統(tǒng) “子平法”之格局系統(tǒng),自清代《子平真詮》(實際是明代《耕寸集》)至今,已經發(fā)展得相當完善,是當前命理學論斷系統(tǒng)的主流之一。在大陸,“格局派”大有企圖以“格局法”一統(tǒng)天下之勢,成為“后子平法”中的奇葩。 幾年下來才發(fā)現(xiàn)此路不通,學習命理者看到八字言必稱“格局”,其實格局,只是整個“命理體系”中的論斷系統(tǒng)之一而已,完全不必為格局難以判斷而徒耗心神。 實踐證明,就“格局法”自身而言,能夠根據其規(guī)則,配置成完美命局的機率,少之又少,以不確定性者居多。 “后子平法”的格局法,以十神”格局為主,亟待補上明代之前存在的“納音格局”(如“蘭臺”格局,以天干、地支,納音五行的組合為主)。 對某些特殊格局的研究也有待深入,如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化氣格”、“內外十八格”(《子平玄珠》)等,格局的“休囚無用”也很值得研究。 八、用神系統(tǒng) 用神,有格局用神、旺衰用神、調候用神。自清代乾隆年間甄松年的《欄江網》,至余春臺的《窮通寶鑒》、民國徐樂吾的《造化元鑰》,已經發(fā)展得相對完善,成為當前命理學論斷系統(tǒng)的主流之一。 其中調候用神,重視十二個月的“氣候”,對命局日干五行的影響,符合自然規(guī)律,有相當的合理性,成為判斷命局高低好壞的重要規(guī)則。 梁湘潤老師認為,用神法優(yōu)先于“格局法”。(《子平母法總則》P402) 九、十干喜忌系統(tǒng) 十干(日主)喜忌的內容相對簡單,只有“甲不離庚,最忌乙合”、“庚不離丁,忌壬合丁”;“丁不離甲,忌庚克甲,忌己合甲”等十句話。 其原理,是根據水、火、木、金、土五行的基本性質來判斷,有其相當的合理性。如“甲不離庚,最忌乙合”:指甲木是巨木,必須經過斧鑿(庚金),方能成器;但如果遇到“乙”將“庚”合去,庚金的作用就喪失了。 與“用神系統(tǒng)”比較,不必講求月令。只根據“有”或“沒有”“喜”、“忌”的字來判斷吉兇。十干喜忌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先于用神系統(tǒng);十干(日主)喜忌,故優(yōu)先于用神系統(tǒng)。 十干(日主)喜忌,與格局、調候一起,合稱為“三大喜忌”,只要符合三大喜忌之一,即可以高出“小康水準”的好命論。 十、旺衰系統(tǒng) 通過日主的“強弱旺衰”,來判斷命局的好壞,是“后子平法”的重要流派之一。 于是“后子平法”人士經過長期研究,創(chuàng)造出“得時、得地、得勢”的判斷法,而且講得頭頭是道,風靡一時;也有些人想出了為日主“五行”打“百分比”的方法,看起來相當精確。但事實上是行不通,也是沒有意義的, 也就是說旺衰系統(tǒng)是有很大的缺陷的,需要量化標準,或者綜合其他論命系統(tǒng)。 十一、大運系統(tǒng) 大運系統(tǒng)的理論和操作,是子平法的重大軟肋。 大運在吉兇的論斷上某種程度上要重于八字原局,所謂“命好不如運好?!蓖瑫r,人生的起伏曲線,可以通過大運的轉換,大體描繪出來,包括人的健康狀況,事業(yè)成就,性格變化等。很多早夭、重疾癥之人都是行到人生最壞的一步大運重。 大運在實際論斷中,地支“刑沖系統(tǒng)”的運用是最基本的。 從古至今,單獨介紹“大運”的書幾乎沒有。實際上,子平八字中“大運”的大部分規(guī)則來自坊間“私家抄本”、“巾箱本”,是“子平母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二、流年系統(tǒng) 流年的作用大于大運,大運的作用大于命局。 流年的好壞,對人一生的影響力,印象之深刻,往往會超過命局與大運。如結婚之年,提拔之年,破產之年,生子之年,是銘記在心,很難忘記的。 能細批流年,才算得上是批命“上層”,而“終極層次”就是達到批流月,擇日的程度。 流年系統(tǒng)的規(guī)則,絕大部分也來自坊間“私家抄本”、“巾箱本”。 十三、六親系統(tǒng) 現(xiàn)代子平八字論六親主要以十神系統(tǒng)為主,其中以“女命”內容最為豐富,也最為成熟,應驗率頗高,相當于醫(yī)學界的“專科醫(yī)生”。 命理中泛論六親的理論有(玄通、演禽)。 不過六親中斷兄弟姐妹幾個沒多大意義,而且現(xiàn)代通訊發(fā)達,與其通過一個命盤,來判斷其他六親的吉兇,還不如直接拿這個“六親”的命盤來看。 “六親系統(tǒng)”恐將式微。 十四、其他論命系統(tǒng) 1、江浙體系外,還有南方的“演禽法”; 2、盲派命學技法; 3、干支直斷技法; 4、星命學,如紫微斗數; 5、道教:中天門限運法…… 由于星、卜、命同源,這些體系,可以視為命理學法理體系之外的“方面軍”,必要時,可以合參。 古祿命法的體系亟待整理和完善(二)
|
|
|
來自: 乾元亨nqw0bmq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