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滿清歷史中,布庫里山是一座神山,它是滿清的發(fā)源地。 山在何處? 清代阮葵生在他的《長白山記》里寫道:“(長白山)山之東有布庫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庫里湖。本朝發(fā)祥于此”。 然在現(xiàn)今的地圖上,已見不到布庫里山了,它已被人們更形象地稱之為“帽兒山”。 為了突出主題,我們姑且還是叫它布庫里山吧! 布庫里山位于吉林省延邊敦化市江源鎮(zhèn)西10公里處,牡丹江北岸,屬十八道溝村。 山的形狀呈圓錐形,如一頂圓圓的帽子,當?shù)厝艘步兴懊眱荷健薄?/span> ![]()
![]()
布庫里山的山峰叫戴云峰,海拔863米,峰頂是個二三百平方米的平面,面積5平方公里左右。 布庫里山孤峰獨秀、樹木參天、枝葉繁茂,屬于闊葉林帶。 山上生長著多種山野菜及人參等珍貴藥材,據(jù)當?shù)厝苏f,路旁就能采到山參,每年都出土幾苗至幾十苗的大山參。 山頂云霧繚繞,景色優(yōu)美,每到夏季,山上綠樹成蔭,鳥兒在樹間鳴囀。滿山遍野的花草姹紫嫣紅,點綴著綠毯似的峰巒谷坡,其間有野雞、山雀在這里繁衍、生息,動植物的和諧相處,江成了一曲美妙的大自然暢想曲。 現(xiàn)山頂上修有一座消防塔,登塔遠眺,群山皆在腳下,牡丹江水如一條飄然東去的玉帶,點點村落花流水,方方農(nóng)田,晶瑩水庫,碧綠的群山橫亙有天邊,視野天闊、景色秀麗,讓人心曠神怡。 在長白山脈牡丹嶺群山中,布庫里山看起來并不雄偉,然而,其上寓附著的優(yōu)美的傳說,卻使它增添了幾分韻致。 在滿文化中,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有三位仙女,長名恩古倫,次名正古倫,三妹則叫佛庫倫。 ![]()
![]() 三姐妹外出游玩,見此山風(fēng)景秀麗,于是降落此山,見山上湖水清澈,晶瑩剔秀,三姐妹就跳進湖中洗浴。 她們把衣衫放在湖邊,洗浴之中,有無數(shù)神鵲飛來,在湖面上下翻飛,其中有一神鵲,不知從何處銜來一枚朱果,放在佛庫倫的衣衫上。 洗浴結(jié)束,佛庫倫見朱果奇異,清香撲鼻,禁不住拿來放在嘴邊,不想那朱果一骨碌就滑進口中,進了肚子。 當三姐妹整理好衣衫,準備飛天回去時,佛庫倫發(fā)現(xiàn),她飛不起來了。 而且,她的肚子微微發(fā)痛,開始一點點就大起來。 什么情況? 大姐恩古倫指掐神訣,忙給妹妹道喜,說是她吃了神果,將要誕生一位拯救下界的英雄。 “咱們先回去啦,妹妹,你生了孩子再回來吧!” 沒辦法,佛庫倫只好等生產(chǎn)之后再回天庭。 夏轉(zhuǎn)冬來,冬逝春至,大地復(fù)蘇,山間又是春風(fēng)搖曳,山花爛漫。這時,佛庫倫的孩子就降生,佛庫倫給他起名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 神的兒子就不一樣,這布庫里雍順見風(fēng)就長,很快長成一個魁梧俊美的男子。佛庫倫把他的來歷以及他需要去完成的使命告訴他之后便回天庭了。布庫里雍順一個人便在此山學(xué)習(xí)武藝和人間生活知識,之后便扎一條柳筏子,沿牡丹江順水而下,漂流到鰲莫惠(現(xiàn)在叫阿木河)河畔一個叫鄂多哩城的地方(鄂多哩,也作斡朵憐,即現(xiàn)今的敦化)。時逢這里有三個酋長為爭錄城主,整天打得不可開交。 筏子上的布庫里雍順被一個到江邊取水的人發(fā)現(xiàn)了,感到非常奇異,報告了三酋長。三酋長立刻停止了戰(zhàn)斗,率領(lǐng)部眾到江邊觀看。布庫里雍順對他們說:“我乃天女佛庫倫所生,姓愛新覺羅,名布庫里雍順。天降我,定汝等之亂。”當?shù)厝烁芋@異,插手為輿,擁奉而歸,共立為主,建國號“滿洲”。 這當然是傳說,現(xiàn)在的布庫里山上山下,都沒有什么湖池,但不代表以前沒有,有一條牡丹江纏繞而過,隨時都能流出一個湖來。山上不像有湖的樣子,是不是千年的風(fēng)霜雪雨落紅枯葉把湖掩埋了也說不定。 不過,優(yōu)美的傳說,卻為中華的民族文化增加了厚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