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的楊玉環(huán)在歷史上名氣很大,但她們沒有一個人留下真容畫像,她們都是通過文學家們的渲染而出名的。不過四大美女的人生都是極具傳奇色彩的,她們對國家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結局都不算太好。 ![]() 西施。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國紹興諸暨苧蘿村人,出生于前503年,本名施夷光,其父以賣柴為生,其母是個浣沙女。西施長大后美若天仙,據(jù)說她多一分肉嫌胖,少一分肉嫌瘦,連生病之后病態(tài)都讓人如癡如醉,因此有東施效顰的故事流傳,人們也多將西施稱為我國古代第一美女。 西施生活的年代并不好,因為那時候越過連年戰(zhàn)亂。前494年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去吳國做人質,成為吳王夫差的奴隸。經過三年臥薪嘗膽,勾踐得以回國,他接受了大夫文種的滅吳七策,其中最歹毒的一策就是美人計,即針對夫差貪財好色的本性,利用越國美女去迷惑他,讓他荒廢朝政。 在文種和范蠡的努力下,他們找到了絕色美女西施和鄭旦。不過范蠡和西施卻一見鐘情,兩人暗生情愫,想要彼此托付終生。但在文種的干涉下,西施最終被帶去學習舞蹈和體態(tài),經過三年的培訓之后,又被送給吳王夫差。 被送給夫差的西施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女了,而是一個能歌善舞,舉止得體,修養(yǎng)有素的絕世美女了,她將夫差迷得團團轉,夫差為了取悅她,開始大興土木,在姑蘇城建設了豪華的春宵宮,整日與西施在里面玩樂,自此不再處理朝政。 ![]() 事實上,西施和范蠡都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犧牲,特別是西施,他為了給勾踐滅吳報仇打掩護,甘愿成為夫差的玩物,成功將夫差變成一個沉迷女色之人。所以吳國滅亡后,就有人評價說,“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將西施說成是亡國的紅顏禍水,讓她背上了這千古惡名。 關于西施的死因,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自縊而死。 吳國滅亡之后,西施的使命算是完成了,但她感慨于夫差對她很好,所以心中愧疚,便自縊而死,以此來贖罪。 第二,被范蠡帶走,最后自然死亡。 這個說法出自于《越絕書》,說吳國滅亡的當天,范蠡做了兩件事,一是去告訴文種勾踐是那種可以同患難不可同富貴之人,勸他盡早離開,但文種不肯走;二是在姑蘇城尋找西施,最終在姑蘇臺下發(fā)現(xiàn)了藏身于草叢之中的西施,二人泛舟離去,最終來到山東肥城陶山定居。后來范蠡做生意發(fā)了大財,西施跟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死去。 第三,被勾踐沉江。 吳國滅亡之后,勾踐曾說,“亡吳之功,西施當屬也”。然而勾踐也清醒地知道,夫差是因為沉迷于西施的美色才造成亡國的,自己絕對不能步他的后塵,所以他將西施沉江而死。 第四,被越王后沉江。 吳國滅亡后,勾踐再次見到西施,西施依然美麗動人,于是將其收入后宮。越王后是一個十分有政治主見的人,她曾在勾踐臥薪嘗膽的時候有有大功,她在見到美若天仙的西施之后,十分擔心勾踐走夫差的老路,于是讓人將西施沉江而死。 ![]() 現(xiàn)代學者經過研究之后得出一個結論:西施最有可能是被沉江而死的,但究竟是誰將她沉江的,說法不一,但大概率是越國人干的。如果真是這樣,那么西施的結局就比較符合范蠡“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預言了。 王昭君。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出生于前54年,今湖北宜昌人。 王昭君出生于一戶平民家庭,她的父親王襄年紀很大的時候才有了她,因為老來得女的喜悅,所以對她很好,將其視為掌上明珠,教她讀書寫字,讓她學習琴棋書畫,等她稍稍長大,已經是一個天生麗質的絕色才女了。 據(jù)記載,因為王昭君長大后擁有傾國傾城之色,所以連漢元帝都知道了她,于是在前38年的時候將她選為秀女,她因此成為漢朝宮廷中的一名宮女。盡管王昭君才色兼?zhèn)洌吘钩錾淼臀?,所以一直不得見漢元帝。 ![]() 漢朝選妃子是靠畫師畫畫給皇帝看的,而不是當面挑選,所以畫師就成為了一個油水很大的職業(yè)。 那時候有個畫師叫做毛延壽,他十分貪財,如果候選者不賄賂他,他就將別人畫得又老又丑,結果皇帝看了自然就不會選她為妃子。王昭君為人有些耿直,還嫉惡如仇,所以她不肯賄賂毛延壽,最后數(shù)年間都沒有選上妃子,心中因此有很大的怨氣。 前33年,匈奴單于呼韓邪到長安拜見漢元帝,并請求漢元帝為她賜婚,以鞏固兩國的關系。那時候漢朝一般不用真的公主和親,而是選擇宗室女或者宮女去和親。 王昭君沒有成為漢元帝的妃子,還不是她最大的悲催,最為悲催的是,她被官員們推薦給漢元帝,說她比較適合,結果得到了漢元帝的同意。 王昭君臨行前,漢元帝按照慣例要接見她并給她面授機宜,結果他發(fā)現(xiàn)王昭君是個絕色美女,心里有些后悔,就想要將她留下來。但轉念一想,漢元帝還是覺得國家大事豈可兒戲,所以還是決定讓王昭君去和親。 ![]() 就這樣,王昭君來到匈奴嫁給了呼韓邪,還生了個孩子,名叫伊屠智伢師。不過呼韓邪在前31年的時候去世了,王昭君就這樣守了寡。 王昭君原本就不想在匈奴生活,所以呼韓邪一死,她就寫信給漢元帝,說想回漢朝去。但漢元帝卻回信給王昭君說,要她服從匈奴人的習俗,嫁給繼任的匈奴單于。 王昭君心里苦啊,可是沒辦法,為了國家著想也不得不委屈自己,她便嫁給了呼韓邪的兒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在一起生活了十一年,生下兩個女兒。 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第二年,王昭君也因病去世,死時年僅三十五歲。 王昭君年紀輕輕就去世,我個人揣測其原因,一是因為匈奴的生活不如漢朝,王昭君多少是有水土不服的,所以容易生?。欢且驗橥跽丫潜黄燃薜叫倥?,心中日思夜想的是祖國漢朝,所以她心情一直不好,也很容易造成身體上的病痛。 貂蟬。貂蟬是四大美女中唯一一個可能并不真實存在的人物,她出自于《三國演義》,極有可能是虛構的。 貂蟬本是司徒王允家的歌女,有傾國傾城之貌,國色天香之姿。董卓進入長安后,操控朝政,禍亂后宮,王允對此十分擔憂,于是設下連環(huán)計,先將貂蟬暗自許給呂布,又將貂蟬送給董卓為妾。 貂蟬來到董卓身邊后,按照王允的囑咐,既對董卓服服帖帖,將其深深迷住,又暗地里給呂布暗送秋波,讓呂布為了她可以付出一切。 ![]() 呂布為了見貂蟬,常去董卓府上與之相會。有一次,呂布在董卓府中花園和貂蟬卿卿我我,貂蟬乘機向呂布訴說董卓是如何霸占她的,引起了呂布的極大憤怒。 那時候董卓剛好有事回府,就撞見了呂布和貂蟬,便一怒之下說要殺掉呂布,呂布因為害怕而逃走,兩人之間的猜忌因此加深。 王允見時機成熟,于是說服呂布一舉將董卓殺掉。貂蟬因此被呂布得到,她跟隨呂布南征北戰(zhàn),一起生活了許多年,直到呂布被曹操殺死。不過貂蟬的結局卻成為謎團,但有以下幾種傳說: 第一,曹操和劉備合力消滅呂布之后,關羽將貂蟬藏身于一個尼姑庵,曹操得知后,便派人去捉拿。曹操實際上是貪慕貂蟬的美色,所以派人去找貂蟬,但關羽怎能不知曹操的心思,為了斷絕曹操的野心,于是殺掉了貂蟬。 ![]() 第二,呂布死后,曹操得到貂蟬,為了挑起劉備和關羽之間的矛盾,于是明著將貂蟬許給關羽,又暗中答應將貂蟬送給劉備。好在關羽及時察覺,為了阻止這場陰謀,關羽便殺掉了貂蟬。 這兩種說法似乎都指向是關羽殺掉了貂蟬,但究竟真相如何,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楊玉環(huán)。楊玉環(huán)出自于富貴之家,自祖上十分顯赫,其父楊玄琰是擔任蜀州司戶。楊玉環(huán)小時候一直在蜀中生活,其父去世之后,十歲的楊玉懷便來到洛陽三叔楊玄璬家生活。 楊玉環(huán)天生麗質,長大之后也是國色天香。有一次,楊玉環(huán)參加李瑁的親姐姐咸宜公主婚禮,被李瑁一見鐘情。李瑁之母武惠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在李瑁的請求下,武惠妃讓李隆基給李瑁和楊玉環(huán)賜了婚。 ![]() 李瑁和楊玉環(huán)結婚數(shù)年,雖然沒有孩子,但是十分恩愛。但武惠妃死后,李隆基頓時覺得后宮三千竟無一中意者,于是整天郁郁寡歡。有一個溜須拍馬、不知羞恥之人便向李隆基建議,說楊玉環(huán)“姿質天挺,宜充掖廷”。 唐玄宗立馬來了興趣,于是下令將楊玉環(huán)接到宮中居住,這一年楊玉環(huán)18歲。兒子的嫡妻成為了老子的妃子,這件事是絕對是妥妥的皇室丑聞。李隆基迫于壓力,于是學習武則天的故事,下令讓楊玉環(huán)出家為女道士,法號太真。 楊玉環(huán)名為出家,其實依然居住在宮中。數(shù)年之后,楊玉環(huán)得以浴火重生,李隆基正式冊封她為貴妃,并同時廢掉了王皇后,讓楊玉環(huán)成為了實際上的后宮之主。自此,李隆基開啟了他奢侈的寵妻模式。 楊玉環(huán)喜歡吃荔枝,李隆基就專門開辟數(shù)千里的官道,將嶺南的荔枝送到長安;楊玉環(huán)喜歡穿華麗的衣服,李隆基就招來三千名手藝精湛的師傅專門為她做衣服;楊玉環(huán)喜歡唱歌跳舞,李隆基就豢養(yǎng)了大批歌女和樂工,宮中的歌舞聲整天不絕于耳。 不僅如此,楊玉環(huán)一人得道,她全家都升天了,她的父親被追封為公爵,堂哥楊國忠成為當朝宰相,連幾個姐妹也都成為了夫人,全部成為當朝權貴。楊家逐漸成為當時唐朝最顯赫的家族之一,這都是沾了楊玉環(huán)的光。 ![]() 李隆基雖然寵愛楊玉環(huán),但也太過于放縱。 就比如說,楊玉環(huán)喜歡跳舞,安祿山就抓住這一點來諂媚她,還經常拖著肥胖的身體給她跳舞,甚至還認楊玉環(huán)為干娘!要知道安祿山比楊玉環(huán)大十幾歲,楊玉環(huán)為此還專門給安祿山舉行了洗三利,也就是親自給安祿山洗澡,這簡直太荒唐了。 但是只要楊玉環(huán)開心,李隆基就任由她胡鬧。安祿山不斷巴結楊玉環(huán),他的官職也因此不斷被提升,逐漸掌握了很多關鍵崗位,兼任了好幾個地方的節(jié)度使,甚至還掌握了邊境馬匹和糧食交易的權限,這讓他逐漸有了造反的實力。 終于在755年的時候,安祿山在楊玉環(huán)的“庇護”下完成了所有準備,便以范陽、平盧、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的身份,打著清君側(楊國忠)的旗幟起兵造反,很快就占領了長安,李隆基則帶著楊玉環(huán)開始往蜀中逃竄。 ![]() 在經過馬嵬驛的時候,以陳玄禮為首的禁衛(wèi)軍軍士嘩變,他們殺掉了楊國忠,并要求李隆基殺掉楊玉環(huán)。李隆基雖然愛妻心切,但又迫不壓力,于是讓楊玉環(huán)自縊而死,死時年僅38歲。 歷史上關于楊玉環(huán)的結局就是這樣的,但此事卻另有蹊蹺,因為后來唐玄宗派人回去找楊玉環(huán)尸體的時候,卻沒有找到。這或許表明楊玉環(huán)的結局并不如此,但終歸是沒有任何線索和證據(jù),所以我們只能說楊玉環(huán)死于馬嵬驛了。 總結一下,四大美女幾乎無一有好的結局,她們的命運有一個共同點,她們都是政治的犧牲品,她們的最終結局也身不由己,而且都是因為男人引起的。所以說,我國古代四大美女,無一不帶有悲情色彩。 |
|
|
來自: 天地人和w > 《歷史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