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對leica都不是很感興趣,原因很簡單,它們實在是太貴,不適合我這種追求各種感覺的人,所以早些年玩過一些leica后,基本都出掉了,留下的大多是一些賣不掉的破爛。 “破爛?leica會有破爛?”可能朋友們會感到驚訝,但事實上leica確實有一些不太怎么入得了leica迷法眼的東西,比如我手上這只LEITZ HEKTOR 135/4.5。
先不說性能,僅從外觀上看,這只鏡頭就比較丑陋。因為是長焦頭且是小光圈,所以這頭長相又細又長,裝在機身上非常突兀。另外,從工藝上看,也沒有l(wèi)eica其它廣角或者標頭精細,所以,這只頭從顏值上就已經(jīng)輸了。
當然,我認為這只頭不受待見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它的焦段。135mm的鏡頭,實際上已經(jīng)不適合旁軸取景的相機了。首先,它不便于攜帶,這和旁軸講究輕巧完全背道而馳;其次,旁軸取景和實際成像有比較大的取景范圍誤差,雖然有一定的校準,但假如是長焦頭則會出現(xiàn)非常明顯的差異;再次,旁軸測距的方式也會因為長焦鏡頭而變得不太準確。 上述三個原因,直接影響了長焦鏡頭在旁軸相機上的使用,即使是leica也不例外,這只135/4.5的命運,其實一開始就已經(jīng)決定了。 前些天剛好剩了幾張膠片,心血來潮把這只老頭拿出來拍了一下,沒啥特別的感覺,測距嚴重不準確卻非常明顯,近距離還馬虎,遠距離完全不靠譜。至于色彩什么的就不太好說了,畢竟不是專業(yè)的機沖,手沖對于溫度控制肯定不精確,自然對色彩還原也有影響。倒是這頭前鏡片后面鍍膜大量老化,倒沒看出對成像有多大的影響。
附上實拍圖,參考參考。圖三圖四為嚴重測距不準的樣片。
該鏡頭結(jié)構(gòu)簡單,去掉后面的聯(lián)動測距環(huán),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改成單反鏡頭,有時間了做個尼康后口玩玩,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