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Panthera tigris)屬大型貓科動物,由古食肉動物進化而來,為亞洲特有種類。除龐大的體型和有力的肌肉外,還有著獨特的斑紋和強烈的領(lǐng)地意識。然而,曾經(jīng)“一統(tǒng)亞洲”的百獸之王,如今的棲息地已支離破碎,殘缺不堪。虎,頭圓眼大,眼睛上方有個白色區(qū)域,額頭正中的黑色紋路頗似“王”,辨識度頗高。每只虎臉部的紋路都不相同,研究人員可通過此特征分辨不同個體。
虎的生理結(jié)構(gòu)和形態(tài)特征高度適用于它們的捕獵習(xí)性。和我們熟悉的家貓一樣,虎的利爪可以自由伸縮。它們的犬齒可長達10厘米,是現(xiàn)生貓科動物中最長的犬齒之一,可如利刃般撕裂獵物肌肉并咬碎骨骼。它們用幾乎呈直線排列的臼齒啃咬獵物的肉,這也是為何虎進食時通常都側(cè)著頭的緣故,而且它們也不咀嚼,囫圇吞棗般吞下肉食。雖然不咀嚼,但虎具有發(fā)達的咀嚼肌,這為捕獵提供了強大的咬合力。為了給咀嚼肌提供附著的部位,虎的矢狀嵴(頭骨頂部正中的一條聳立的脊)很突出。虎的舌頭長約30厘米,表面都被質(zhì)地堅硬、角質(zhì)化的倒刺覆蓋,有助于將殘留的肉從獵物骨頭上刮下。
虎的面部特征明顯,極具辨識度。其犬牙長而鋒利,可咬碎獵物骨頭。
虎的臼齒幾乎呈直線排列,所以啃咬獵物的肉時通常側(cè)著頭。
虎身體背面的底色以黃色為主,其上生有多條黑色或深褐色縱條紋。這是它們上佳的隱蔽色。你可能要問,這么鮮艷的顏色怎么能起到隱蔽的作用呢?殊不知,虎的獵物主要為水鹿、馬鹿、梅花鹿和野豬等大中型有蹄動物,它們基本上都是紅色色盲,所以在它們眼中,紅色和黃色看起來和草木的綠色并沒有多大區(qū)別。包括虎在內(nèi)的哺乳動物能合成2種色素:黑色的真黑素和紅棕色的褐黑素。一些動物園中飼養(yǎng)的金虎、白虎和純白虎等失去了合成褐黑素或2種色素的能力,這樣的個體在野生種群中出現(xiàn)的頻率極低。和正常毛色的個體相比,由于失去了隱蔽色,它們的野外生存能力也要打折扣。虎的獵物基本都是紅色色盲,所以其鮮艷的毛色反而成了上佳的隱蔽色。
白虎是虎的特殊變異色型,因基因突變導(dǎo)致原本的黃色體毛變?yōu)榘咨?/span>虎是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具有較明顯的性二型現(xiàn)象,雄虎體型普遍比雌虎大,雄虎體長2.5?3.9米,重100?300千克;雌虎體長2.2?2.8米,重75?167千克;無論雌雄,尾巴長0.6?1.1米,可在奔跑時保持平衡和輔助轉(zhuǎn)向。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虎尾的活動來判斷虎的狀態(tài)和心情:尾尖翹起不停抖動,并發(fā)出低沉吼聲的虎處于警戒狀態(tài);尾巴輕輕擺動并伴有鼻息聲則表示放松和友好。虎處于食物鏈最頂端,為頂級捕食者。在捕食大型獵物時,虎往往采取咬住喉嚨的策略,讓體重超過1噸的獵物窒息而死。對于體型較小的獵物,虎通常會從頸部下嘴,鋒利的犬齒可以切斷靜脈或頸動脈。在未受人類干擾的情況下,虎通常在白天活動,和大多數(shù)貓科動物一樣,它們通常單槍匹馬伏擊獵物。由于體型大,虎的耐力不太好,僅能短時間保持50?65千米的時速,因此它們在捕獵前需要盡可能靠近獵物,平均在20次伏擊中僅能成功1次。
老虎的后腿非常強壯結(jié)實,可以站立很長時間。虎雖然能爬樹,但可能因體重較大,水平一般,也很少爬樹。相比起來,它們在水中的游泳技術(shù)就精湛不少,由于缺少汗腺,加上體型大,不易散熱,在涼爽的水中泡澡降溫是虎的一大消遣愛好。虎也是少有的喜愛游水泡澡的現(xiàn)生大型貓科動物。
虎不擅長爬樹,只能在較低的樹干上捕食。
虎生性好水,是游泳高手,也是少數(shù)具有游泳能力的貓科動物之一。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虎是獨行俠。它們具有很強的領(lǐng)地意識,領(lǐng)地大小往往取決于獵物的數(shù)量。一般來說,一頭雌虎的領(lǐng)地約20平方千米,雄虎的則大得多,可達60?100平方千米。一頭雄虎的領(lǐng)地往往可與數(shù)頭雌虎的領(lǐng)地重疊,這有利于尋找配偶?;?biāo)記領(lǐng)地的方法有噴灑尿液、腺體分泌物,用糞便做記號,在地面和樹干上留下爪痕,等等。虎還可以通過腺體分泌物和尿液等的氣味來判斷留下標(biāo)記的虎的性別和繁殖情況。虎多在11月到次年4月間交配。雌虎的發(fā)情期很短,僅有幾天。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交配后雄虎便離開,撫育幼虎的責(zé)任全落在了雌虎肩上。懷孕約16周后,雌虎會產(chǎn)下3?4只虎崽,每只體重1?1.2千克。每胎中往往有1只長勢突出的幼虎,一般為雄虎,它往往離開母親自立門戶的時間也較早。平均來看,幼虎長到8周時便可跟隨母親離開巢穴外出,約18個月大時具備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但通常在2歲半左右才離開母親。雖然身為頂級捕食者,幼虎的死亡率卻較高,一胎中約一半的幼虎會在2歲前夭折。聊到虎的前世今生,還得從距今約700萬年前說起。那時是新生代第三紀中新世,古老的食肉類動物開始出現(xiàn)并逐漸演化。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演化出多個分支,其中一個便是古貓類,古貓類又分化為恐貓、真劍齒虎和真貓3個類群。經(jīng)過第四紀冰期洗禮后,只有真貓類存活下來,分化為貓族和豹族2個分支,現(xiàn)生的虎就是從豹族演化而來。早在1758年,“現(xiàn)代生物分類學(xué)之父”瑞典生物學(xué)家林奈根據(jù)產(chǎn)于孟加拉的虎標(biāo)本,將這一物種定名為Felis tigris。1929年,生物學(xué)家將虎移入豹屬(包含4個現(xiàn)生種,除虎外,還有獅、美洲豹和豹,在現(xiàn)生貓科動物中只有這4種能吼嘯),虎的學(xué)名也因此改為Panthera tigris,并沿用至今。目前學(xué)界普遍認為虎可分為9個亞種,即東北虎(P.t. altaica)、華南虎(P.t. amoyensis)、印度支那虎(P.t. corbetti)、孟加拉虎(P.t. tigris)、馬來亞虎(P.t. jacksoni)、蘇門答臘虎(P.t. sumatrae)、爪哇虎(P.t. sondaica)、巴厘虎(P.t. balica)和里?;ⅲ≒.t. virgata)。東北虎等生活在亞洲緯度較高的大陸地區(qū)的虎亞種往往體型比生活在熱帶的巽他群島上的亞種體型大。生物學(xué)家對此提出了2種可能的原因:一是高緯度地區(qū)氣候更寒冷,體型較大的個體體積與表面積之比更大,有利于在冰天雪地中保存寶貴的熱量,這便是生態(tài)學(xué)中的貝格曼定律;二是因為島嶼面積比大陸小了許多,虎的獵物數(shù)量有限,這限制了虎的體型。此外,生活在熱帶的虎亞種的毛色(偏紅甚至棕紅)普遍比溫帶的亞種(偏黃)深,這符合格洛格氏定律。9個虎亞種的共同祖先大約可以追溯到距今約11萬年前,其中3個亞種(爪哇虎、巴厘虎和里?;ⅲ┯捎谌祟惒东C和棲息地喪失等原因已在近現(xiàn)代絕滅。
又稱西伯利亞虎、阿穆爾虎,瀕危亞種。是現(xiàn)生虎亞種中體型最大的,成年雄虎平均體長可達3米,平均體重約260千克。毛色偏黃,條紋顏色通常也較其它虎亞種淺,皮毛厚實,可抵御嚴寒。主要以鹿、野豬、麝和狍子等有蹄動物為食,食物缺乏時也會捕食豬羊等家畜,甚至襲擊人類。是現(xiàn)生分布區(qū)緯度最高的虎亞種,分布在我國東北的長白山地區(qū)、完達山脈和老爺嶺等地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qū)和濱海邊疆區(qū),朝鮮北部可能有極少量個體。目前野生東北虎僅約500頭,其中約95%都生活在俄羅斯境內(nèi)。黑龍江哈爾濱的東北虎林園是全球最大的東北虎人工飼養(yǎng)繁育基地,擁有700余只東北虎。1988年漢城夏季奧運會的吉祥物便是一只名為Hodori的卡通東北虎。又稱中國虎或廈門虎,是唯一特產(chǎn)我國的虎亞種。極危亞種,在野外已30多年未見活體,極可能已在野外滅絕。體型中等,成年雄虎平均體長約2.5米,平均體重約150千克;成年雌虎平均體長約2.3米,平均體重約110千克。毛色比東北虎深,底色橙黃,黑色條紋短而窄,條紋數(shù)量可能是虎亞種中最少的,身體兩側(cè)還常有菱形條紋。華南虎曾廣布于我國南方地區(qū),通常棲息于海拔 3000 米以下的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濃密灌叢中。1905年,德國動物分類學(xué)家希爾茨海默將華南虎正式發(fā)表,拉丁學(xué)名中的亞種名amoyensis意為“廈門的”,由廈門舊稱Amoy拉丁化而來,蓋因這一亞種由西方博物學(xué)家最初在廈門島上見到而得名。20世紀50年代初,估計我國仍有約4000只野生華南虎,后遭大量捕殺,到1976年時估計不足200只。1994年,已知最后一只野生華南虎在湖南被射殺。截至2017年,華南虎的人工種群僅有165只,它們都是6只華南虎的后代,近親繁殖問題較為突出。
簡稱印支虎,瀕危亞種。成年雄虎體長2.55?2.85米,體重150?200千克;成年雌虎體長2.3?2.55米,體重100?130千克。印支虎分布在中南半島的緬甸、老撾、泰國以及我國的西藏東南部和云南南部等地。自1997年以來,人們在越南境內(nèi)未發(fā)現(xiàn)過印支虎。2007年5月13日,人們通過紅外相機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中拍攝到我國境內(nèi)首張印支虎照片。印支虎棲息地多為熱帶亞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和落葉林等受人類活動干擾較少的生境。據(jù)2011年的一項估計顯示,印支虎野生種群僅約342只。它也是目前圈養(yǎng)數(shù)量最少的虎亞種,在全球范圍內(nèi)估計不到10只。

虎的指名亞種(最先發(fā)現(xiàn)或者最先命名),又稱印度虎,瀕危亞種。體型接近東北虎,成年雄虎體長2.7?3.1米,體重200?270千克;成年雌虎體長2.4?2.65米,平均體重140千克。毛色橙色至淺橙色,并有深褐色至黑色的條紋。孟加拉虎是目前數(shù)量最多、分布范圍最廣的虎亞種。據(jù)2005年的數(shù)據(jù),野生孟加拉虎約有4580只,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尼泊爾、不丹和我國西藏東南部有少量個體。如今在印度,蘭加博爾國家公園(Ranthambore National Park)等保護地成為觀賞野生孟加拉虎的熱門去處。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和少年派一起漂流的老虎原型便是孟加拉虎。

塔多巴自然保護區(qū)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最大的國家公園,截至 2016 年8月,保護區(qū)內(nèi)共有88只老虎,另有58只生活在保護區(qū)外的森林中,主要是孟加拉虎。
簡稱馬來虎,極危亞種。馬來虎同印支虎的體色和紋樣高度相似,但前者體型要小一些。成年雄虎平均體長2.73米,平均體重129千克;成年雌虎平均體長2米,平均體重100千克。它們分布在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西亞和泰國境內(nèi),分布區(qū)面積較小。很久以來,人們把馬來虎看做是印支虎的一個南部種群。2004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馬來虎和印支虎在線粒體DNA等方面有差異,應(yīng)當(dāng)被獨立為一個亞種。在野外,馬來虎的密度很低,每100平方千米的范圍內(nèi)平均僅有1.1?1.98只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獵物密度較低的緣故。據(jù)2014年的估計,野生成年馬來虎僅有80?120只,且種群數(shù)量因棲息地碎片化和盜獵等原因呈下降之勢。馬來虎是馬來西亞的國獸,該國國徽上就有兩只馬來虎。
極危亞種。僅見于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主要棲息地是受人為干擾較小的熱帶雨林。蘇門答臘虎是巽他群島3個虎亞種中唯一幸存的成員,也是目前印尼僅存的虎亞種。體型偏小,成年雄虎體長2.2?2.55米,體重100?150千克,成年雌虎平均體長2.15?2.3米,體重75?110千克。它們可能擁有虎亞種中最暗的毛色。包括蘇門答臘虎在內(nèi)的巽他群島3個虎亞種的祖先應(yīng)該是從亞洲大陸擴散到蘇門答臘島的,約1.2萬年前,海平面上升,使蘇門答臘島和亞洲大陸的馬來半島隔離開來。此后,蘇門答臘島上的虎和亞洲大陸的虎的基因交流極為有限,這讓蘇門答臘島上的虎逐漸獨立演化,形成了一個新亞種。據(jù)2008年的估計,野生蘇門答臘虎僅剩441?679只,并且沒有一個群體的數(shù)量超過50只。2016年,由新加坡新傳媒亞洲新聞頻道制作的電影《蘇門答臘最后的虎》獲得該年度紐約電影節(jié)銀獎。影片記錄了在蘇門答臘楠榜省的坦布林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qū),印尼努力保護蘇門答臘虎的過程。已滅絕。巽他群島3個虎亞種之一,僅見于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爪哇虎體型和蘇門答臘虎相近,但條紋較后者細長,且條紋數(shù)量也多一些。爪哇虎曾生活在爪哇島的大部分地區(qū),數(shù)量較多,曾被視為害獸。20世紀40年代時,分布區(qū)縮減到偏遠的山區(qū)和林區(qū)。到1970年前后,爪哇虎僅殘存于爪哇島東部的東爪哇?。ㄔ搷u最高峰塞梅魯山也在這一區(qū)域)。1972年,人們在東爪哇省設(shè)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面積約500平方千米。1976年,人們在這一保護區(qū)中最后一次見到爪哇虎的身影。隨后在爪哇島上有多起所謂的爪哇虎目擊記錄,但都未能證實。
已滅絕。巽他群島3個虎亞種之一,僅見于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絕大多數(shù)巴厘虎標(biāo)本都采集于巴厘島西部,那里主要以紅樹林、沙丘和樹冠不連續(xù)的疏林植被為主。巴厘虎是體型最小的近現(xiàn)代虎亞種,成年雄虎體長2.2?2.3米,體重90?100千克,成年雌虎平均體長1.9?2米,體重65?80千克。巴厘虎毛較短,在條紋間偶爾有黑色小斑點,頭部也有特別的橫向條紋。在20世紀初,殖民爪哇島的荷蘭人組織人力捕獵巴厘虎,導(dǎo)致本來就不多的巴厘虎數(shù)量大幅下降。1937年9月27日,最后一只雌性巴厘虎在巴厘島西部被獵殺。又稱波斯虎、新疆虎和高加索虎等,已滅絕。曾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蒙古、俄羅斯和我國新疆等地,為中亞和西亞地區(qū)唯一的虎亞種。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曾是里?;⒌拇蟊緺I,它們生活在塔里木河的干流和支流附近,以及沙漠邊緣的綠洲中。1916年,動物學(xué)家曾把分布在新疆的虎作為一個單獨的亞種發(fā)表。但后來由于資料不充分,也缺乏進一步的標(biāo)本記錄,學(xué)界并未普遍承認這一亞種。里?;Ⅲw型較大,一般認為在已知虎亞種中排名第三,僅次于東北虎和孟加拉虎,成年雄虎體長2.7?3米,體重170?240千克,成年雌虎平均體長2.4?2.6米,體重85?135千克。分布在新疆的里海虎自20世紀50年代后便絕跡了。20世紀80年代初,里?;⑿鏈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