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時節(jié),在田間地頭忙碌地收獲的人們,彎腰淺笑,將身影化作秋天里的一道風(fēng)景線。 母親說,人學(xué)會直立行走后,離大地越來越遠(yuǎn)了。好在,耕種和收割讓我們離大地很近。 母親講這話的時候,正是八九點鐘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時刻。她一手抓著大豆秸稈,一手用鐵鍬去切大豆根,彎著她的腰,臉幾乎要碰到地了。她臉上的汗珠,由小變大,承不住了就順著臉頰滑落到泥里,無聲無息,與大地融為一體。 
我和母親在大豆田里已經(jīng)忙活一早上了,她負(fù)責(zé)拔大豆稈,我則負(fù)責(zé)揀掉落在地上的黃豆。她一株一株地拔著,我一顆一顆地?fù)熘?。打小,我便幫母親干些農(nóng)活兒,只是這兩年秋收的時候我不在家,無法參與罷了。但是母親心中卻有著一絲愧疚,認(rèn)為孩子好不容易回了趟家休息,卻要在田地里曬著太陽干活兒。 “要不是這豆子等不得,我也不會讓你來撿的。你聽,它熟了就噼里啪啦地炸在地里,晚收一天,掉的豆子就數(shù)不清了?!蹦赣H捧著帶著秸稈的大豆放到推車上,開裂的豆莢又蹦了幾粒豆子出來。我知道,若是我不回來,不幫忙,掉在地里的豆子怕是更多了,母親一個人便會更辛苦。 “不是你說的嘛,人要是長時間不親近土地,會沒有生命力的。我正好趁這個機(jī)會,好好踏在這生長萬物的土地上,吸取精華呢!”我將手中撿的黃豆扔在袋子里,挪著凳子繼續(xù)往前撿著。想想平時在城市里,走在再美的地磚、再華麗的地毯上,都不會感受到泥土給人的安全感和厚重感,心中少了那份踏實。 
我低著頭,在撿豆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蟲子,有種重回童年的感覺。鄉(xiāng)野里生長的孩子,對于那些蠕動的昆蟲是歡喜著的。我們會用玻璃瓶裝七星瓢蟲,會用樹枝挖蚯蚓用來釣龍蝦,會讓兩只體格健碩的大蟲打架……那時候的我們不知道害怕,反而因為好奇心,趴在地上尋找著好玩的蟲子。我們也因收集著田地間的各種蟲子,讓衣服上蹭滿了泥,粘著蜘蛛網(wǎng)或者樹葉之類而被家長責(zé)罵,可仍舊樂此不疲。 那是一段我們離大地最近也最快樂的時光。那時的我們都是住在大自然里的孩子,知道春天種什么,秋天收什么,花兒何時開何時謝,白鷺愛站在哪塊田……田野的風(fēng),吹的是花生香還是稻香,我們的鼻子一嗅便知曉。小時候只知道玩,但漸漸長大的我們也從父母家人耕種土地的辛勤上學(xué)會了對土地抱有敬畏之心,尊重土地,才能享受土地帶來的恩惠。 
日暮時分,我和母親將一車的大豆運回家。一路上會經(jīng)過其他人家的田,也會看見他人在田間勞作的身影。母親碰到熟人停下來聊上幾句,熟人見我便會笑著夸我懂事,因為她家的兒子回來后就知道捧著手機(jī)玩,天黑了都不會來尋田間辛勞的她。母親聽到這話,自然是有些得意,但為了勸慰她只好感慨地說道:“現(xiàn)在的孩子,都不愿和泥土打交道了,往后的一輩是不會像我們一樣種田了。你只能隨他們?nèi)チ恕薄笆前。荒茈S他們?nèi)チ?,還有什么法子呢?”熟人語氣里,盡是些無奈。 我聽著,也無法說什么。畢竟現(xiàn)在的小孩或者年輕人,真的是不愿意親近大地,不愿意自己的身上沾上泥灰,他們不知泥土的味道,也不懂土地給了我們怎樣的恩澤。“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的這句詩,讀懂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可又有什么辦法呢? 
我想,在這秋收時節(jié),只有離大地最近的人,才真的知道揮灑汗水后的喜悅,知道付出后收獲的心安,知道草木生長、萬物有靈的自然的珍貴吧。愿我們在仰望星空的時候,別忘了也親吻一下我們腳下的土地,聽聽它的呼吸,感受它的魅力…… 寫于2018.10.6


木蘭語: 墨路的朋友們,大家好哇! 相信大家都已經(jīng)投入到工作中了吧,之前寫的文會慢慢推出哦。說實話,這篇挺不滿意的,盡管刪改了許多,但還是沒能夠?qū)懗鑫蚁M臉幼印S浀酶咧袝r寫過相似立意的文章,當(dāng)時卻很自我得意來著。大家可以留言,給我一些建議,讓它好些呢。 故鄉(xiāng)于我而言,有許多東西可寫,但往往要寫的人和物多了,便不知道從哪里開始,不知道如何去寫。一直,都想在有生之年,寫一本書,書里都是故鄉(xiāng)。不知道何時會實現(xiàn),暫且一點一滴先記錄著吧。 另外,細(xì)心的朋友會漸漸發(fā)現(xiàn)公號也有了些改變吧。因為有想嘗試的心,想給自己一些動力,所以也不再那么執(zhí)拗了。不過不管之后出現(xiàn)什么,我想寫下去,想記錄的心意,不變。 最后,祝大家有個好心情吧~ 你若有故事,歡迎前來傾訴,我來執(zhí)筆成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