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魏文侯對李克(也有地方叫李悝),他在魏國實行變法,使魏國強大起來。有一次,魏文侯就對李克說:「先生曾經(jīng)教導寡人說,家貧就要想得賢妻,國亂就要想得賢相。如今要安排宰相,而宰相的人選不是成子就是翟璜,這兩個人您看怎么樣?」李克他沒有直接回答,他就說了這幾句話,說:「『居視其所親』,平時看他所親近的是哪些人;『富視其所與』,富裕時看他所交往或施與的是哪些人;『達視其所舉』,顯達時看他所推舉的人;『窮視其所不為』,窮困時看他不愿做的事情;『貧視其所不取』,貧賤時看他是否不茍取。這五點就足以確定宰相的人選了?!刮何暮盥犃酥缶驼f:「先生請回,我的宰相人選已經(jīng)確定好了?!?/p> 李克快步走出去,就到翟璜家去拜訪。翟璜就問:「今天聽說君主召見先生去選擇宰相,結果是誰當宰相?」李克就說:「魏成子當宰相了。」翟璜一聽就氣得變了臉色,他說:「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他下面還舉了幾個例子,「西河的守將是我推薦的。君主對內最憂慮的是鄴郡,而我又推薦了西門豹。君主要計畫攻伐中山國,我推薦了樂羊。中山攻滅以后,派不出人去鎮(zhèn)守,我又推薦了先生。君主的兒子沒有師父,我推薦了屈侯鮒。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李克聽了之后怎么回答?他說:「您向君主推薦我的目的,難道是為了結黨營私來謀求做大官嗎?君主詢問安排宰相說:『不是成子就是翟璜,這兩個人怎么樣?』我回答說:『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緣故。平時看他親近哪些人,顯貴時看他推舉哪些人,不得志時看他不做哪些事,貧苦時看他不要哪些東西。有這五條就足以能決定了,何需要問我李克?』因此我就知道魏成子要做宰相了。您怎么能和魏成子相比?魏成子有千鐘的俸祿,但是有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邊,只有十分之一用在自己家里,因此他從東方聘來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這三個人,君主都把他們奉為老師。而你所推薦的五個人,君主都任他們?yōu)槌肌D阍趺茨軌蚝臀撼勺酉啾???/p> 翟璜遲疑之后,他也是一個明理之人,就再拜說:「我翟璜是一個淺薄的人,說話很不得當,我愿意終身做您的弟子。」李克確實也是以理服人,他是告訴魏文侯這五條標準來確定宰相的人選。 這里邊,我們看「居視其所親」,平時看他所親近的人。我們看一個人親近什么樣的人,為什么這么重要?在《呂氏春秋》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說楚國有一個善于看相的人,楚莊王向他請教其中的奧妙。因為他看了很多人,沒有看錯一個的。這個人怎么回答?他說:「我并不是能給人看相,只不過是善于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是怎樣的。如果這個人是平民百姓,他所結交的朋友都能夠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淳厚善良、行為謹慎、畏懼法律,這樣的人,他的家庭會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身心會一天比一天安定,這樣的人就被稱為吉人。如果這個人是侍奉君主的臣子,他所結交的朋友都是誠實守信的、喜好品行和善德的,這樣的人,他侍奉君主會一天比一天侍奉得好,官職也會一天比一天高升,這被稱為吉臣。如果這個人是君主,他的朝臣都是賢德之士,左右侍奉的人都能夠竭忠盡志,他一旦犯有過失,這些群臣都能夠犯顏直諫,為他指正,這樣的君主,他的國家會一天比一天更安定,他自己也會一天比一天受人尊敬,天下的百姓也會一天比一天地更加心悅誠服,這就是吉主。所以,我并不是會給人看相,我只不過是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而已?!?/p> 你看這個故事之中,看相的人只是觀察一個人所交往的朋友,就能夠斷定出他的前途命運。這說明什么?這說明我們平時和哪些人親近交往可不是一個小問題,是關系到一個人前途命運的大問題,所以不能夠不謹慎。 在《群書治要·墨子》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墨子看了染絲的人之后就感嘆地說:「潔白的絲放進青色的顏料里進行洗染,它就變成了青色,放進黃色的染料里洗染,拿出來就變成了黃色。如果投入的顏料有變化,洗出來的絲,它的顏色也會跟著變化;絲放進五種不同顏色的顏料里,它就變成五種不同的顏色。所以對于所浸染的人事物,不能夠不謹慎?!惯@個故事非常地形象,他通過看到染絲給予人啟示,告訴我們所結交的朋友,還有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對一個人有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影響。這個就是提醒我們要「親君子,遠小人」,要交往那些對自己的德行提升有幫助的朋友。 *節(jié)錄《群書治要360》第七十一集* 繁 魏文侯對李克(也有地方叫李悝),他在魏國實行變法,使魏國強大起來。有一次,魏文侯就對李克說:「先生曾經(jīng)教導寡人說,家貧就要想得賢妻,國亂就要想得賢相。如今要安排宰相,而宰相的人選不是成子就是翟璜,這兩個人您看怎麼樣?」李克他沒有直接回答,他就說了這幾句話,說:「『居視其所親』,平時看他所親近的是哪些人;『富視其所與』,富裕時看他所交往或施與的是哪些人;『達視其所舉』,顯達時看他所推舉的人;『窮視其所不為』,窮困時看他不願做的事情;『貧視其所不取』,貧賤時看他是否不茍取。這五點就足以確定宰相的人選了。」魏文侯聽了之後就說:「先生請回,我的宰相人選已經(jīng)確定好了。」 李克快步走出去,就到翟璜家去拜訪。翟璜就問:「今天聽說君主召見先生去選擇宰相,結果是誰當宰相?」李克就說:「魏成子當宰相了。」翟璜一聽就氣得變了臉色,他說:「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他下面還舉了幾個例子,「西河的守將是我推薦的。君主對內最憂慮的是鄴郡,而我又推薦了西門豹。君主要計畫攻伐中山國,我推薦了樂羊。中山攻滅以後,派不出人去鎮(zhèn)守,我又推薦了先生。君主的兒子沒有師父,我推薦了屈侯鮒。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李克聽了之後怎麼回答?他說:「您向君主推薦我的目的,難道是為了結黨營私來謀求做大官嗎?君主詢問安排宰相說:『不是成子就是翟璜,這兩個人怎麼樣?』我回答說:『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緣故。平時看他親近哪些人,顯貴時看他推舉哪些人,不得志時看他不做哪些事,貧苦時看他不要哪些東西。有這五條就足以能決定了,何需要問我李克?』因此我就知道魏成子要做宰相了。您怎麼能和魏成子相比?魏成子有千鍾的俸祿,但是有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邊,只有十分之一用在自己家裡,因此他從東方聘來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這三個人,君主都把他們奉為老師。而你所推薦的五個人,君主都任他們?yōu)槌肌?/span>你怎麼能夠和魏成子相比?」 翟璜遲疑之後,他也是一個明理之人,就再拜說:「我翟璜是一個淺薄的人,說話很不得當,我願意終身做您的弟子。」李克確實也是以理服人,他是告訴魏文侯這五條標準來確定宰相的人選。 這裡邊,我們看「居視其所親」,平時看他所親近的人。我們看一個人親近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這麼重要?在《呂氏春秋》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說楚國有一個善於看相的人,楚莊王向他請教其中的奧妙。因為他看了很多人,沒有看錯一個的。這個人怎麼回答?他說:「我並不是能給人看相,只不過是善於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是怎樣的。如果這個人是平民百姓,他所結交的朋友都能夠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淳厚善良、行為謹慎、畏懼法律,這樣的人,他的家庭會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身心會一天比一天安定,這樣的人就被稱為吉人。如果這個人是侍奉君主的臣子,他所結交的朋友都是誠實守信的、喜好品行和善德的,這樣的人,他侍奉君主會一天比一天侍奉得好,官職也會一天比一天高升,這被稱為吉臣。如果這個人是君主,他的朝臣都是賢德之士,左右侍奉的人都能夠竭忠盡志,他一旦犯有過失,這些群臣都能夠犯顏直諫,為他指正,這樣的君主,他的國家會一天比一天更安定,他自己也會一天比一天受人尊敬,天下的百姓也會一天比一天地更加心悅誠服,這就是吉主。所以,我並不是會給人看相,我只不過是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而已。」 你看這個故事之中,看相的人只是觀察一個人所交往的朋友,就能夠斷定出他的前途命運。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我們平時和哪些人親近交往可不是一個小問題,是關係到一個人前途命運的大問題,所以不能夠不謹慎。 在《群書治要.墨子》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墨子看了染絲的人之後就感嘆地說:「潔白的絲放進青色的顏料裡進行洗染,它就變成了青色,放進黃色的染料裡洗染,拿出來就變成了黃色。如果投入的顏料有變化,洗出來的絲,它的顏色也會跟著變化;絲放進五種不同顏色的顏料裡,它就變成五種不同的顏色。所以對於所浸染的人事物,不能夠不謹慎。」這個故事非常地形象,他通過看到染絲給予人啟示,告訴我們,所結交的朋友,還有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對一個人有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影響。這個就是提醒我們要「親君子,遠小人」,要交往那些對自己的德行提升有幫助的朋友。 *節(jié)錄《群書治要360》第七十一集* |
|
|
來自: 情緣半島 > 《《群書治要》講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