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語說,“民以食為天,以居為安”,而居住的要素少不了門,它是出入的要道、吐納的氣喉、文化的載體,一扣一推皆有歲月靜好的韻味。 中國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發(fā)展史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它的特點除了房屋為木結(jié)構(gòu)體系外,就是建筑多以群體的形式出現(xiàn),所以,建筑的門就他們之間的區(qū)別。 威武霸氣的官門,沉穩(wěn)堅固的城門,各具風(fēng)情的門樓,在中國建筑文化中本身就是一種建筑,中國建筑也因“門”而越發(fā)獨特。 大門是來往行人,喜慶宴客、家人出入代表住宅之冠。古時候,一個宅院的門樓,能體現(xiàn)出主人的身份地位,人們說的門第等次就是由此得來的,所以名門世家都會把門樓建得非??季?。 一、宅門方位 中式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院門位于東南角,即八卦中的“巽”位,代表“風(fēng)”;而正房在北面的“坎kǎn”位,代表“水”。古人有“坎宅巽xùn 門”之說。 二、宅門種類 在古代,一般大門可分為殿式大門(宮門如天安門、太和門等)、屋宇式大門(王府大門、廣亮門、金柱門、蠻子門、如意門等、墻垣式大門(隨墻門、墻門等)幾種。 1.殿式:宮門 宮門即皇家建筑之門,是最高級別的門,是天朝威儀的象征,它凝固著封建王朝的政治禮儀和森嚴(yán)的等級制度。宮門包括宮城門、宮院門、宮殿門等,尺度較大,選材考究,造型華美,工藝精良,給人很強(qiáng)的沖擊力。 宮門作為帝王建筑之門,其主門一般設(shè)在宮城的中軸線上,這是最高級別的門,表示帝王在天地中央掌控全國。宮門種類繁多,名稱多樣。如皋門(宮殿的外門)、應(yīng)門(宮殿的正門)、掖門(宮殿正門旁的邊門)、路門(宮殿最里層的正門)、雉門(天子五門之一)。 宮門作為皇家建筑之門,必然要求體現(xiàn)“皇權(quán)至上”、“唯我獨尊”的思想,因而在建筑設(shè)計上表現(xiàn)的比較宏偉、壯觀。此外,由于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宮門建筑講究秩序井然并且要求沿中軸線排列。再以紫禁城為例,沿中軸線從南至北的宮門依次為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乾清門。 故宮五道門詳解
屋宇式大門是比較講究的人家,也就是說有錢的人家修建屋宇式的大門,呈現(xiàn)為一座單獨的房屋建筑形態(tài),既是門又是屋,上自皇帝的宮室,下至普通百姓的住宅,都有較為廣泛的應(yīng)用。它的特點與人們居住的房屋一樣,有單間、三間、五間不等,大的有王府邸宅、屋宇式大門都用五間左右,朱門紅樓。無論幾間,當(dāng)中那一間為出入的門,門為雙扇板門,門扇施用門釘。 屋宇式大門依門柱的位置不同可分為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如意門。 王府大門 王府大門是屋宇式大門中的最高等級。但在王府中還分有高低的不同,因為按清朝對宗室的分封制度,共分有14個等級,與此相對應(yīng),分賜給這些王子的王府也分為親王府、郡王府、貝勒府、貝子府、鎮(zhèn)國公府、輔國公府等幾個等次。這些王府在建筑規(guī)模和形制上也都各有規(guī)定。 (恭王府大門(五間三啟)) (三間一啟) 它們的大門按《大清會典》記載:親王府門為五間房,可開啟中央的三間,屋頂上可覆綠色琉璃瓦,屋脊可安吻獸,大門上的門釘用九行、七列共63個??ね醺拇箝T為三間,可開啟中央的一間,門上的門釘比親王府門減少七分之二,即九行五列共45個。 王府的門前一般都有石頭獅子,雌雄各一,分列在大門兩旁,以壯威勢。門的正前方,隔著街道還立有影壁一座,作為大門的對應(yīng)。規(guī)模大,更講究一些的王府,它的大門還不直接對著街道,而是在大門前留一個庭院,院子前面加一座沿街的倒座房,兩旁另設(shè)稱為“阿斯門”的旁門,經(jīng)旁門進(jìn)到庭院才能見到王府的正門。 廣亮大門 廣亮大門的房梁暴露在外,因此又稱廣梁大門,古代建筑宅門的一種,是四合院宅門的一種,也屬于屋宇式大門,在等級上僅次于王府大門,高于金柱大門,是具有相當(dāng)品級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門形式。
廣亮大門京城里文武百官,從一品到七品,他們的住宅大多采用廣亮大門。清朝時,只有七品以上官員的宅子才可以用廣亮大門。 ![]() 這種大門的形式是面廣一間的房屋,屋頂為五檁四架椽的硬山作法,門扇安在脊檁之下,門板兩扇;在門簪,門枕石部分都有木雕、石雕裝飾;大門內(nèi)兩側(cè)面墻上有的用磨磚對縫做裝飾,有的用白粉墻。四周加上花邊,在大門外兩邊的山墻墀頭上也有磚雕裝飾。 將軍門頭 將軍門,宋式稱謂“斷砌門,古代多為身份顯赫的達(dá)官貴人所專屬,如王府、巡撫、國家公辦寺廟等。
將軍門的門檻,又叫門檔、高門限,因為比普通門檻要高。是舊時南方官宦大戶的一種宅門,形制對稱嚴(yán)格,氣質(zhì)威嚴(yán)壯觀,很有尊貴感和禮儀感,常用于王府、官府、寺廟等高等級建筑。
它的建造頗為講究,不但要防火防盜,還得融合一定的古典美學(xué)。一般都設(shè)有非常高深的門廳(儀門),多為三開間,也有五開甚至七開的,顏色多為朱紅或者漆黑,門的兩旁一般設(shè)有“石鼓”,多用以鎮(zhèn)宅,最常見的是雙獅繡球,代表避邪祈福的吉祥寓意。 將軍門平時一般不開,一般只有遇到重大節(jié)日或重要人物來訪,緊閉的將軍門才開啟迎客。如果打開門迎客,那么說明這個客人的身份很不一般。 金柱大門 金柱大門是北京四合院宅門的一種,也屬于屋宇式大門 ![]() 等級略低于廣亮大門,高于蠻子門、如意門,為一般官宦人家采用。 ![]() ![]() ![]() 在規(guī)模上,顯然比廣亮大門要小,門也窄,有的只有半開間,其他方面如大門的構(gòu)造、屋頂、雕飾等,均與廣亮大門相同。 ![]() ![]() 金柱大門與廣亮大門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門扉是設(shè)在前檐金柱之間,而不是設(shè)在中柱之間,并由此得名金柱大門。這個位置比廣亮大門的門扉向外推出了一步架(約1.2-1.3m),因而顯得門前空間不似廣亮大門那么開闊。 蠻子門 蠻子門也是北京四合院大門的一種,等級比金柱大門低,也屬于屋宇式大門。蠻子門是商人富戶常用的宅門形式。 ![]() 蠻子門與廣亮大門、金柱大門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將檻框、余塞板、門扉等安裝在前檐檐柱之間,門扉外沒有容身空間。 ![]() 磚雕裝飾彩繪也略顯遜色。門扇裝在靠外邊的門檐下,在氣勢上不及廣亮大門及金柱大門,但里面的空間很大,可以存放物品,較實用。 ![]() 5、如意門 如意門是屋宇式大門中等級最低的,但也是使用廣泛的,大部分百姓人家的院門均采用這種形制。 ![]() 如意門的門扉同樣安在前檐柱之間,但與蠻子門不同的是大門正面全用磚墻遮擋,僅留一個尺寸適中的門洞來安裝抱框和門板。
![]() ![]() 其特點是在門的外檐柱間加砌一道磚墻,墻中央開一小門。 ![]() 據(jù)說這種門原來也是廣亮大門,后來貴族沒落將宅第賣給了平民,平民為了不僭越清朝廷的法制,所以在外面加了磚墻改成了如意門,此種門較為堅固、對外可起安全防護(hù)的作用。 垂花門 垂花門是古代漢族民居建筑院落內(nèi)部的門,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講究的門,它是內(nèi)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稱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繪為花瓣的形式,故被稱為垂花門。 ![]() 舊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即指此垂花門。垂花門除了有垂花裝飾外,其梁柱上皆遍繪彩畫。大門大紅而屏門翠綠。屋頂灰瓦,兩山博風(fēng)板上紅板金釘。門前石鼓、石獅分列左右。 ![]() ![]() 垂花門一般都在外院北側(cè)正中,與臨街的倒座南房中間那間相對,一般垂花門都建在三層或五層的青石臺階上,垂花門的兩側(cè)則為磨磚對縫精致的磚墻,垂花門建在四合院的主軸線上,她與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樣,同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線上并最先展示在客人面前。進(jìn)內(nèi)宅后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門為中軸而左右分開。 三、墻垣式門 墻垣式大門一般就墻而開,比較簡單,僅在門扉兩側(cè)砌筑兩個墻垛,頂上起脊掛瓦,通體無裝飾,順墻而開,因此也稱為“隨墻門”。 ![]()
沒有倒座的“三合院”大門多采用此種形制,在北方的市井小巷中經(jīng)??梢?,規(guī)格上次于屋宇式大門,但其中也不乏裝飾精美的小門樓,這些門的上方做成屋頂,樣式較多,有清水脊式、道士帽式、花轱轆錢式等類型。頂上用卷棚元脊或者清水脊,面覆筒瓦或仰覆瓦,頂下講究的還做一些磚雕裝飾。 ![]() 隨墻門 清水脊門 清水脊門是平民院落中最為講究的一種街門,外形如屋頂,有前坡、后坡、覆蓋陰陽合瓦,中間起脊,頂部用筒瓦如魚背,所以也叫“魚背門”。屋脊兩端各翹起一個房脊頭,也叫“蝎子尾”,其形如門樓要起飛一般。這種門在不少胡同中都可見到。如演樂胡同41號的大門就屬于這種類型。不過它采用的是圓筒瓦,勾頭瓦有“壽”字圖案,滴水瓦上也有吉祥圖案,屋脊兩端有蝎子尾翹起。 ![]() ![]() 道士帽門 道士帽門是平民院落中使用最多的街門形式。有前坡后坡,但不起脊。屋頂呈弧形,形狀與道士戴的純陽巾(俗稱道士帽)相似而有此稱。實際上是清水脊的翻版。因為這種門樓在清代旗營中較多見,所以又稱“旗營門”,一般都采用筒瓦。禮士胡同13號是一座三合式小院,無倒座南房。在墻上設(shè)一座旗營門。采用筒瓦,瓦頭有精美的花草吉祥圖案。 花轱轆錢門 花轱轆錢門是墻垣式門中較為簡陋的一種,也叫“花墻子門”。是在門的上部用磚砌成立垛,在立垛之間用青瓦搭砌成銅錢狀,以取富貴到家之意,故稱花轱轆錢門。為了美觀,用白灰調(diào)成漿,將花轱轆部分刷成白色,再用清灰水把四周刷成青灰色,黑白分明的輪廓讓人看得更清晰了。燈草胡同2號,在正房側(cè)面開的北門,就是這種門樓形式。 隨墻門 一般是指在以院落為單位的中式住宅獨立院墻上開的門,并在門上方或左右的墻上略作裝飾處理,無門洞,順墻開,院門較窄,構(gòu)造簡單,可方便院落之間直接同行。古代無官的有錢人用隨墻門,講究低調(diào)不漏財。 ![]() 甲第面長街,朱門赫嵯峨 青苔蕪石路,宿草塵蓬門 畫堂昨夜西風(fēng)過,繡簾時拂朱門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