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①。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②也。巇者,罅也。罅③者,澗也;澗者,成大隙也。巇始有眹④,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 【注釋】 ①合離:聚合與分離。 ②反往以驗來:考察過去,驗證將來。陶弘景注:“察辭觀行,則近情可見;反往驗來,則遠事可知。古猶今也,故反考往古,則可驗來,故曰反往以驗來?!?/p> ③罅:裂痕,縫隙。 ④眹:征。征兆,跡象。陶弘景注:“朕者,隙之將兆,謂其微也。自中成者,可抵而塞;自外來者,可抵而卻;自下生者,可抵而息;其萌微者,可抵而匿;都不可治者,可抵而得。深知此五者,然后善抵巇之理也?!?/p> 【譯文】 世間萬物都有自身的法則和規(guī)律,任何事情或聚或離,皆有其內在原因。有些事發(fā)生在身邊卻不被察覺,有些事距離很遙遠卻能知道。發(fā)生在身邊卻不被察覺,是因為對眼前的事一習一以為常,沒有足夠的留心;距離很遠卻能知道,是因為善于反顧歷史并預測未來。所謂“巇”,就是“罅隙”。小的裂痕會逐漸擴大,最終變得不可收拾。當裂痕開始出現(xiàn)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征兆。在裂痕剛出現(xiàn)時,可以通過“抵”使其閉塞,可以通過“抵”使其退回,可以通過“抵”使其停止,可以通過“抵”使其消失,可以通過“抵”而獲取。以上就是“抵巇”的原則和方法。 |
|
|
來自: [南國風] > 《鬼谷子白話文,鬼谷子全集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