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被后世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圣人孔子,在魯國陬邑(zōu yì,也做鄒邑,今山東曲阜)降生了??鬃拥母赣H,名字叫叔梁紇(shū liáng hé)。 孔子生在魯國,但是其祖上卻是宋國人,其先祖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商朝的開國君主商湯。周朝滅商之后,遵循“滅國不滅祀”的傳統(tǒng),將商朝王族后裔封在商丘,建立宋國。孔子,就是商朝王族后裔,其祖籍為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 所以說,孔子其實不是姓孔,而是姓商朝王族的姓:子。而這個“孔”是“氏”。所以對孔子正確的稱呼應(yīng)該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還得提醒一下的是,這個姓“子”的“子”,就是一個姓,和“孔子”的“子(這里的子,是古代對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男子的尊稱)”完全不是一回事。
既然姓子,那么為什么稱為孔子?這個“孔”是怎么來的呢? 孔子的六世祖是宋國大夫、司馬孔父嘉??赘讣?,子姓,名嘉,字孔父。孔父嘉的先輩是宋國公室,但是傳到孔父嘉這一代,“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就是不能再延用先輩的“氏”了,需要重新起“氏”的名字了,于是孔父嘉這一族就用他的字作為新的氏的名字,從這時起,才有了“孔”這個氏的名字。后來孔父嘉被宋國權(quán)臣太宰華督殺死,其家族也不斷受到華氏家族的迫害。到了孔子三世祖孔防叔時期,為了躲避華氏的迫害,舉家逃到了魯國陬邑。也有說法是,到了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時期,為了躲避宋國戰(zhàn)亂,舉家到了魯國。 那么,孔子是如何姓孔的呢?為什么和他的父親叔梁紇的名字區(qū)別這么大呢? 在人類還沒進入朝代的母系氏族時期,各部落間為了區(qū)分,各自起自己部落的姓。慢慢的部落變大了,分裂成幾個小部落時,就在姓的基礎(chǔ)上,加上氏以區(qū)分。也就是同姓不同氏?!靶铡贝砹舜蟮膩須v,“氏”為姓下面小的分支。再后來又加上了名或者字。
周朝時期,人們的稱呼還比較混亂,姓、氏、名、字,姓+名、氏+名、字+名,或者官職+名等等,怎么稱呼的都有。 也就是說,即使都是“孔氏”家族的人,但是在稱呼上,并不一定加上“孔”字,屬于可加可不加。 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父親叔梁紇采用的是“字+名”的稱呼方式: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叔梁紇,叔梁是字,紇是名。而孔子的稱呼“孔丘”,則是采用“氏+名”的稱呼方式。所以才讓人感覺區(qū)別特別大。 而孔子的后代則延用了孔子這種稱呼方式,就是把“氏”放在名字前面,例如,孔子的兒子叫孔鯉,孫子叫孔伋等等。 再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到秦、漢時期,慢慢的姓、氏合并,“孔”才被當(dāng)做了孔子后人的姓。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文武雙全,為魯國立下過兩次戰(zhàn)功,被封為陬邑大夫。 孔子的母親叫顏征在。按照《孔子家語》記載,孔子的父親和他的母親年齡差距高達51歲。叔梁紇娶顏征在的時候,叔梁紇已經(jīng)66歲,顏征在只有15歲??鬃咏瞪臅r候,他的父親已經(jīng)快70歲了。在孔子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失去了父親庇護的孔子,可說是完全由他的母親,獨自撫養(yǎng)成人。 所以雖然孔子家世顯貴,但是孔子的成長環(huán)境卻是比較艱苦,按照《史記》記載,“孔子貧且賤”。 孔子的母親是個偉大的母親,為了培養(yǎng)孔子,可謂含辛茹苦,不但把孔子養(yǎng)大,還讓他受到了當(dāng)時最好的教育。要知道,在孔子提出“有教無類”之前,受教育可只是極少數(shù)人能享受到的特權(quán)。在孔子17歲那年,孔子的母親因為操勞過度去世。 孔子的父親雖然生前僅僅是個陬邑大夫,但是父以子貴,因為有了孔子這個身為“至圣先師”的兒子,在其死后的兩千多年,受歷代帝王累次追封,直到元朝、清朝時,被封為“啟圣王”,孔子的母親也被封為“啟圣王夫人”。
少年和青年時期的孔子,聰敏好學(xué),讀書用功,好學(xué)不倦,身為魯國人,尤其崇拜魯國的開國君主,周朝初年那位制作禮樂的周公,對古禮也非常熱衷。當(dāng)時讀書人應(yīng)該掌握的“六藝”也比較精通。 所謂“六藝”就是周朝時,要求學(xué)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shù)。典故出自《周禮》:“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shù)?!边@就是后世所說的“通五經(jīng)貫六藝”的“六藝”。
再具體點解釋(不喜歡的朋友可以直接跳過): 五禮,中國古代禮儀總稱,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兇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六樂,指《云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huò)》《大武》六套樂舞。 五射,指古代的五種射技,分別是:白矢、參連、剡(yǎn)注、襄(rǎng)尺、井儀。 五御,指五種駕車的技巧,包括: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qú)、逐禽左。 六書,首見于《周禮》,一般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漢代學(xué)者把漢字的構(gòu)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型,總稱六書。 九數(shù),是指“數(shù)”學(xué)這門功課有九個細目。關(guān)于“九數(shù)”的細目,《周禮》并沒有列出。東漢的鄭玄在他的《周禮注疏》中說:“九數(shù):方田、粟(sù)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今有重差(zhòng chà)、夕桀、勾股也。” 看來孔子時代的教育,遠不是后世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死讀書的方式,而是涵蓋了德智體美的全方位式的教育啊。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普及、教育、創(chuàng)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鑒賞》、《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鑒賞》、《國學(xué)經(jīng)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