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前段時間回了一趟母?!X中學,見到了開闊大氣的校門、雄偉氣派的教學樓、漂亮新穎的圖書館,漫步校園花香襲人,放眼處亭臺樓榭綠樹成蔭,仿佛置身于美麗的大花園。健步踏入運動場,400米的高標準塑膠操場上人聲鼎沸,隨處可見青春矯健的英姿,滿耳都是歡呼吶喊聲;徜徉于生活區(qū),一排排高大的現(xiàn)代化學生公寓巍然挺立,一幢寬敞明亮的食堂傲然聳立,身邊不時有成群結(jié)隊的學生走過,他們留下一串串歡聲笑語,他們的臉上蕩漾著幸??鞓?。望著這些青春靚麗神采飛揚的莘莘學子,我不禁想起了二十多年前,1990——1993年在石腦中學度過的那段青蔥歲月。 當時的石腦中學破敗不堪,條件很差。一座低矮的校門挺立在塵土飛揚的馬路邊,兩邊是幾段破破爛爛的圍墻。校內(nèi)是兩棟斑駁陳舊簡陋的教學樓,一些低矮破舊骯臟的寢室,一個雜草叢生錯亂的操場,一座由老舊的大禮堂外搭兩個大鐵棚改建的食堂。寢室是以前的廢舊教室,一個班的男生擠在一起,冬天四面透風,睡在厚厚的被子里一夜都不得暖和;夏天悶熱不堪,蚊蟲成群,常常是半夜難眠,清晨起床,滿身是被蚊子叮的紅包。真可謂“冬伴風雪眠,夏與蚊蟲舞”。由于學校地處山坡,校內(nèi)沒有一口井,全靠校外一口井供水,用水十分緊張。早晨起床要想弄到一口洗臉水都要經(jīng)過一番“混戰(zhàn)”,洗澡則只能跑到離校一里多遠的工業(yè)用水水井處,那井水渾黃不清,可與黃河水媲美。因為衛(wèi)生條件太差,學生幾乎都生過疥瘡。 學校食堂飯菜質(zhì)量還好,但我家里兄弟多,當教師的父親工資微薄,我讀書只能過著儉樸的生活。為了省錢,常買一毛錢一勺的面條拌飯吃,有時饞得慌才很奢侈地買一份三毛錢帶葷的菜。為了補充營養(yǎng),周末有時也和同伴到街上去“打牙祭”——吃一碗一塊錢的炒粉,那時覺得炒粉可能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每次回家,母親總要摸著我瘦弱的肩膀淚光閃閃地說:“我兒又瘦了!” 高二那年,我選擇了文科。那時文科競爭比理科還激烈,石腦中學文科班每年只能考取三四個人。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我為了走出大山,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豁出去了。文科重在記憶,為了記住那些繁瑣的歷史時間、繞口的地理名稱、抽象的政治術(shù)語,我費盡了心思,上課記,下課背,吃飯時也不忘與同學提問,睡覺前還要默記一遍,甚至做夢也在背,就曾鬧過幾次半夜夢囈背書的笑話。 高三那年,學習抓得更緊了,每天天還是蒙蒙亮,我就悄悄起床,匆匆洗漱完畢,先到操場上跑幾圈,然后拿本書迎著霞光朗朗而讀。晚上下了晚自習,還要挑燈夜戰(zhàn)加一小時的班。為了省錢,我用墨水瓶自制了煤油燈,錢是省了,可第二天起床,常是滿臉烏黑,連鼻涕都是黑的。就這樣,每天“三更眠,五更起”,做著“三點一線”的運動,真可謂寒窗苦讀。要說那“苦”,有一個片段刻骨銘心。 一個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早晨,起床鈴已響過,但全寢室還沒有一點動靜,大家還沉浸在夢鄉(xiāng)。忽然,一陣尖銳的哨聲“嘟——嘟嘟——”,幾乎是同時,全寢室的人驚得像機器人一樣從被窩里僵硬地彈起,很多人眼睛都沒來得及睜開。呀!原來威嚴的唐校長正站在門口,活像一尊門神,大家見狀,飛速起床。那尖銳的哨聲至今仍時常在我夢中響起,催我警醒,催我奮進…… 石腦中學的求學時光雖然艱苦,但也讓我有幸遇見了很多各具個性的良師益友,他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一時,我分在重點班高一(4)班。班主任是涂后勝老師,他是我們伍橋老鄉(xiāng),也是我父親的學生,他對我很關(guān)心。涂老師工作認真負責,不茍言笑,對我們要求很嚴,上課聲音洪亮,熱情飽滿,是位中規(guī)中矩的好老師。數(shù)學老師是張新成老師,他上課嚴肅認真,講解透徹,但又經(jīng)常幽默地調(diào)侃幾句,比如:“這道題,你們只要能欣賞就可以了!”,“我們現(xiàn)在就來干掉它!”等。這些話常常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很好地調(diào)節(jié)了課堂緊張的氣氛。化學老師是余小平老師,他平易近人,沒有一點架子,大家喜歡跟他開玩笑,常有同學拍著他的肩膀叫他“摩爾老師”! 高二高三文科班時,班主任是聞流兔老師,他身材偏瘦,但精力充沛,走路像陣風,上課聲若洪鐘,激情四射,手勢干脆有力,真讓人難以相信他那瘦小的身體居然蘊藏著如此大的能量。聞老師善于鉆研教材,對教材很熟悉,他經(jīng)常讓我們合上課本,然后當堂流利地背誦出一整篇英文課文,以此來測試我們的英語聽力。我英語聽力差,在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時也墜入云里霧里。聞老師還經(jīng)常用他從一個師范生通過自考成為一名本科生的事例來激勵我們要奮發(fā)上進,不要因為基礎(chǔ)差就自暴自棄。語文老師是風度翩翩、英俊瀟灑、知識淵博的楊柱榮老師,他是一位才子,一首發(fā)表在報刊上的小詩《南國的雪》,就迷倒了全班的一大片少男少女。 數(shù)學老師是唐祖寶副校長,他身材魁梧健碩,相貌威嚴,是我們最畏懼的老師。唐校長寫得一筆好字,尤工正楷,寫的字遒勁有力,真是字如其人。唐校長常謙虛說自己是個“大老粗”,文化水平不高,,但我覺得他倒是挺有意思的人。他經(jīng)常在課前背一段《紅樓夢》中的《好了歌》或一些詩句對聯(lián)給我們聽,然后給我們講點人生道理,告誡我們要努力奮斗。當時正值蘇聯(lián)解體,他痛心疾首,憂國傷時,就利用課前時間教我們唱《國際歌》,忘不了他滿含熱淚唱著“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xiàn)!”的情景。 地理老師是王朝湘老師,他是個愛開玩笑的人。當時盛行南下打工,有幾個同學覺得升學無望,就輟學了,然后進贛中科技學校培訓了幾天,就南下進廠打工了。這引來一些同學的羨慕,他們也無心學習,也想跟著去。針對這種情況,王老師就經(jīng)常在課堂上像模像樣地插上一段招工廣告,如“包教包會,這次不會,下次免費再學”“包你進廠,高工資,高待遇”之類的廣告語。大家看著他搖頭晃腦的神態(tài),聽著他詼諧打趣的話語,常是哄堂大笑。王老師等我們笑完后,就鄭重地告誡我們千萬不要輕信這類廣告,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好好讀書才是正道。 除了這些各富個性的良師,我還忘不了一些極具特點的益友。劉韜,長著一張娃娃臉,開口就笑,油腔滑調(diào),愛搞笑,愛給人取綽號,經(jīng)常搞點惡作劇捉弄人的那個“壞小子”;朱敬良,一臉傲氣,一身傲骨通寫作,精書法,善唱歌的超級大才子;肖勁松,一位整天沉迷于練健美練氣功,而差點走火入魔的可愛善良的室友;還有幽默風趣,整天捧讀武俠小說的曹愛國;以及與我合鋪了兩年忠厚善良正直的同學加兄弟的涂建平,還有很多很多。 每當我重拾那段記憶,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就會浮現(xiàn)在我眼前,在成長的道路上,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良師益友,我才走得自信堅強!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轉(zhuǎn)眼之間,我離開石腦中學就27年了,母校也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教學質(zhì)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現(xiàn)在已是一所聞名遐邇的農(nóng)村省重點高中。青春無悔,無悔青春,愿承載我青春記憶的母校越來越好! 難忘那段青蔥歲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