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極光數據顯示,2019年11月百度網盤MAU市場份額為82.9%;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百度網盤2019年底有6億注冊用戶,占據國內網盤市場上的85%;據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20-2021年中國個人網盤專題調研報告》顯示,百度網盤以81.3%的品牌認知度位列第一。 多個統(tǒng)計機構數據證明,百度網盤在我國網盤行業(yè)的市場占有率超過80%,網盤行業(yè)可以說是已經結束競爭的完全獨占型市場,百度網盤在行業(yè)中占據第一的位置。不過,百度網盤好像并沒有想象中優(yōu)勢那么大,甚至遭到很多用戶的抵制,自2012年推出,到現(xiàn)在也沒盈利。 完全獨占型市場中最大的企業(yè)都過的不是很好,網盤行業(yè),為什么會陷入這樣的局面呢? 1 一家獨大的企業(yè),墜入低谷的行業(yè)Gartner公司將技術從出現(xiàn)到應用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萌芽期、過熱期、低谷期、復蘇期、成熟期,據此制成加德納技術成熟曲線,根據此曲線可以判斷新技術是否采用。 由此,我們可以根據此曲線提出“行業(yè)成熟度曲線”。一個行業(yè)的成熟過程,同樣經過萌芽期、過熱期、低谷期、復蘇期、成熟期,我們可以根據此曲線來分析網盤行業(yè)。 對于網盤行業(yè)來說,PC互聯(lián)網時代就已經開始萌芽。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各類互聯(lián)網用戶產生龐大的數據,也就逐漸產生數據存儲、分享需求。2005年,就有用戶利用Gmail的存儲空間來存儲本地文件,后來才有早期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開始嘗試網盤。 國內的網盤企業(yè)大約在2009年左右出現(xiàn),2009年華為DBank服務更名為華為網盤,5月115網盤推出。 直到2012年,國外網盤企業(yè)Dropbox用戶數突破1億,且取得不錯的市場估值,國內網盤企業(yè)才如春筍般出現(xiàn),包括360、盛大、百度、騰訊、網易等企業(yè),推動行業(yè)進入過熱期。 互聯(lián)網行業(yè)講究的是什么?快、燒錢、搶流量、跑馬圈地、互聯(lián)網思維...... 無論是理論層面的“快魚理論”、“60分產品就發(fā)布,搶占市場”,還是國內進行的出行大戰(zhàn)、社區(qū)團購大戰(zhàn),互聯(lián)網行業(yè)極其擅長用補貼、金錢、服務換取用戶,繼而在行業(yè)中占據有利位置。 面對彼時屬于增量市場的網盤行業(yè),競爭者也是這么做的。 如今已經分不清是誰開出的第一槍,大多認為是金山快盤在2013年接受A輪融資之后,推出“100G永久免費空間”,也有人認為是快捷酒店管家推出“用酒店管家訂房,贈送115網盤100G永久免費空間活動”,總之網盤大戰(zhàn)正式開始。 360云盤團隊推出360G免費空間,百度網盤將免費空間提升至2T,115網盤曾推出5000元永久VIP活動,騰訊微云直接贈送10TB免費網盤空間......各家廠商無限制贈送免費空間,推出降價活動,爭相吸引新用戶。 那么,代價是什么呢? 網盤企業(yè)的成本極高,據公開數據顯示,百度網盤的陽泉數據中心,僅硬件成本就接近20億元,此外還有電費、寬帶費、維護成本等費用;國外企業(yè)Dropbox在2011年用戶達到2500萬時,存儲成本每個月估計在75萬-240萬美元之間,每個月請求費就是8.25萬美元。 一面是高額的成本,一面是免費的服務,隨著用戶的增加,網盤企業(yè)的硬件成本也會增加,多家網盤企業(yè)在競爭中無法盈利,架不住虧損,也就逐漸關閉。 盛大網盤在2013年就已經關閉,2016年趁著國家打擊網盤傳播色情信息專項整治行動,各網盤企業(yè)“順坡下驢”,部分網盤關停了部分功能,更多網盤企業(yè)選擇關閉個人用戶的網盤服務,放棄市場。 僅短短4年時間,網盤行業(yè)從百花齊放到一家獨大。百度網盤堅持到了最后,走過了燒錢換市場的時期,成為網盤行業(yè)用戶數最多、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yè),完成燒錢排除競爭對手的歷史任務。 不過,雖然百度網盤一家獨大,但行業(yè)也從過熱期,進入低谷期。 2 工具應用的宿命,行業(yè)競爭的惡果據百度網盤八周年報告顯示,2020年百度網盤用戶數據存儲總量已突破1000億GB,用戶數量破7億,自2012年正式運營起每年均保持60%以上的增長,95后人均數據存儲量在1TB以上。 取得如此優(yōu)秀成績的百度網盤,在黑貓平臺上卻有一萬四千多條投訴,占據網盤搜索量的88%。投訴平臺上的某些發(fā)聲或許會存在一些誤會,但一萬多條的投訴足以看出用戶對百度網盤、對網盤行業(yè)的負面情緒。 一家獨大的百度網盤似乎并不能收獲流量帶來的紅利,陷入變現(xiàn)難的困境。 1.工具應用的宿命 網盤產品屬于工具類應用,具有工具類應用的特征。雖然能切實為用戶提供服務,獲得大量流量,但用戶用完即走,流量價值低。而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變現(xiàn)能力,不僅與流量的數量有關,也與流量的質量有關,即用戶使用時間、用戶粘性、用戶付費意愿等。 這就造成工具類應用普遍難以變現(xiàn),例如應用商店、瀏覽器、天氣等工具類應用,雖然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初期獲得大量流量,但因為無法變現(xiàn)而逐漸淡出主流互聯(lián)網的視野。 而且網盤應用作為工具類應用,對于用戶來說低頻且必需,用戶活躍度并不高。 百度網盤官方僅公布一次月活數據可以參考,據其發(fā)布的八周年報告顯示,2016年百度網盤月活人數突破1億。另根據第三方數據,艾媒網數據顯示,2020年7月百度網盤APP月活躍用戶為3983.2萬人;極光數據顯示,2019年11月,百度網盤的月活用戶達到8703萬;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年底有超1億的月活用戶數。 由于第三方統(tǒng)計機構之間存在差異,數據或許并不準確,但三家機構中也僅有Questmobil月活數相較于2016年高,月活用戶數下降似乎是正解。且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網盤是一個低頻且必須的應用,使用網盤次數確實很少。 工具類應用為了提升流量質量,通常選擇做內容、社區(qū)等方式來增加用戶使用時間,墨跡天氣、WiFi萬能鑰匙等工具類應用就曾這樣做過。百度網盤也曾走過這樣的路線,2018年10月,百度網盤推出內容商城,涵蓋教育、娛樂、泛娛樂、音頻等內容分類,不過也于今年1月31日下線。 2.行業(yè)競爭的惡果 內容方式走不通,用戶使用時長、打開頻率提不上去,網盤行業(yè)的廣告變現(xiàn)能力就提不上去。對于網盤行業(yè)來說,流量變現(xiàn)方式也就僅剩會員增值服務。 一是賣存儲空間。網盤就是網絡U盤的簡稱,最基礎的作用的存儲人們的數據。但是由于“百盤大戰(zhàn)”期間,免費空間贈送太多,想要再賣空間不太容易。 后續(xù)仍提供網盤服務的企業(yè)逐漸收回此前送出的存儲空間。2017年騰訊微云就宣布將普通用戶的1TB免費空間將為10G;百度網盤也多次宣布,超過365天未登陸百度網盤賬號,2T的免費空間將調整為100G。 另外,由于此前行業(yè)競爭導致網盤行業(yè)錯過用戶付費意識培育期,而且相對于百度、騰訊等互聯(lián)網公司主導的網盤應用,大眾對手機硬件廠商主導的網盤服務明顯更具有付費意識,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硬件是人們產生、獲取文件的終端。 小米、蘋果等一眾手機廠商為用戶提供的云空間服務僅5GB可用,然后通過售賣存儲空間盈利。以iCloud為例,有3個升級方案,每月5元60G;每月21元200G;每月68元2T。得益于蘋果生態(tài)之間的協(xié)同,以及某些軟件內部內容也可備份(如聊天記錄),使得很多人愿意為其付費。 二是賣速度。很多用戶將網盤當做中轉站,主要用來分享、下載資源,對于文件下載的使用頻次較高。百度網盤就是通過限制用戶下載速度,讓用戶開通會員加速下載變現(xiàn)。 不過,限制用戶下載速度很明顯是通過折磨用戶來變現(xiàn),與長視頻行業(yè)通過廣告來逼用戶開會員一個道理,極易引發(fā)用戶逆反心理。百度網盤就因限速而被嘲諷為“5G公敵”,幾十kb/s的速度實在讓人忍不住不吐槽。 今年11月份,工信部下發(fā)《關于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聚焦影響用戶感知的信息通信服務環(huán)節(jié),其中就包括網盤類服務。工信部要求企業(yè)在同一網絡條件下,企業(yè)向免費用戶提供的上傳和下載最低速率應確保滿足基本的下載需求,并規(guī)定在12月底前完成。 傳輸速度似乎也不能賣了。 3 網盤行業(yè),何去何從?為了符合工信部規(guī)定,百度網盤推出不限速的青春版應用,不過只有10GB存儲空間可用,在2021年12月底全面上線,暫不清楚以后會不會售賣存儲空間變現(xiàn)。 百度網盤青春版確實不限速,但與百度網盤并不互通,僅有三次從原百度網盤下載文件機會,且并不能分享文件,打開網友分享鏈接。 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百度網盤青春版似乎只是一個去除分享功能,僅具有存儲、下載功能的網絡U盤。不過,很多用戶對于網盤的需求就是分享、獲取資源,無法分享、獲取資源的網盤,對于某些用戶來說就是雞肋。 事實也是如此,在小米應用商店,百度網盤青春版僅有9.4萬下載次數,在91條評論中,大多數用戶認為百度網盤青春版只是為了應付檢查。 不過,隨著工信部下場監(jiān)管,網盤行業(yè)也能走上合法合規(guī)的競爭道路。而新玩家的加入,似乎也在說明網盤行業(yè)正在走出低谷期,邁向復蘇期。 阿里云盤是一個在網盤行業(yè)低谷期殺入的選手,去年10月開始內測,今年3月開始公測,依然主打不限速、大空間(100GB),上線初期有很多活動送存儲空間,后續(xù)分享功能也逐步上線。 查詢公開信息得知,阿里似乎并沒有指望阿里云盤賺錢,阿里云盤作為云存儲業(yè)務,屬于阿里云事業(yè)群,與釘釘都是阿里云觸達客戶的抓手。 阿里云計算能力似乎能在未來為阿里云盤提供新的變現(xiàn)思路,即云存儲與云計算深度融合,賦予個人、小微企業(yè)云計算能力,幫助他們完成個人信息管理、在線信息同步、云端處理、多任務協(xié)同等操作。 阿里云盤仍處在發(fā)展初期,未來朝哪個方向發(fā)展尚未可知,在此也僅是一些猜測。百度網盤作為目前行業(yè)中的老大哥,除了在變現(xiàn)方式方面推出按次、按天付費之外,也開始向云服務生態(tài)探索。 據公開信息顯示,百度網盤已與聯(lián)想、華為、TCL等廠商展開合作、終端互聯(lián),在今年4月份又接入車載智能操作系統(tǒng),以數據存儲和傳輸為基礎,接入更多的服務,在智能終端領域擴大自己的云服務生態(tài)。 隨著5G、物聯(lián)網、智能家居等方面的發(fā)展,個人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從百度網盤的動作來看,其正將網盤向云端“數據管家”角色發(fā)展,滿足用戶對于各個端口的數據處理需求。 網盤行業(yè)在監(jiān)管下進入復蘇期,不過缺失分享功能的百度網盤青春版似乎并不能滿足用戶體驗。那么,朝著提升用戶在新時代數據處理體驗的個人云“數據管家”方向,會是網盤行業(yè)的好方向嗎? 彼時的網盤行業(yè),能說服用戶付費嗎? 一切只能交給時間來證明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