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加個??星標,這樣才不會漏掉推送。 對于「工作」這個東西,我的看法跟以前有了很大區(qū)別——你的主管聽了估計不會很喜歡。 概括下來主要是兩點: 1、摸魚萬歲 總是有人問我,感覺自己做的事情沒價值沒意義,怎么辦? 以前我會說,別浪費生命啊,去尋找你熱愛的、有意義的事情。 但現在我會問:奇怪了——你見身邊哪個人,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有意義、每天做的事情很有價值、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 這種情況,有,但并不常見。這不是我說的,你可以問問身邊的朋友,調研一圈看看。 那么,是不是我們就該日復一日做自己認為沒意義的事,而且再也不報希望能有更好的選擇? 當然不是,當然不是,當然不是。該報希望報希望,該努力探索還努力探索。 只不過與此同時,我想說的是:摸魚就挺好。 以前我覺得,上班摸魚就他媽無恥,社會主義蛀蟲,我們都應該努力奮斗。 但后來發(fā)現——為誰奮斗呢,為資本家嗎?怎么奮斗呢,996掉頭發(fā)嗎?在什么事情上奮斗呢,自己煩透了的破事上嗎? 想來想去,好像不是這么個事。 所以,如果你找到了自己認為值得奮斗的事,這是一種幸運,一定要好好奮斗。 但是,如果你經過了反復驗證,結論是這份工作確實不值得奮斗,確實沒什么“意義”——那么,你就先摸魚唄。 人們總是很痛苦地跟我說,感覺工作沒有意義,怎么辦?我說,工作沒意義很正常,有什么好痛苦的。工作只是個賺錢的手段罷了。 你的錯誤是,把工作當成了自己實現價值和獲取財富的唯一途徑,甚至是唯一救命稻草。所以你才一邊摸魚,一邊又覺得摸魚很痛苦。 如果是一份摸魚的工作,那么重要的就是:別讓我加班賣命。 薪水低點沒關系,誰指望靠工資財富自由呢? 關鍵是,本來就沒什么意義的事情,別毀了我的健康然后又占用了我所有的時間。 只要不賣命,摸魚就摸魚,摸魚挺好。 把這份工作看作一個穩(wěn)定現金流,僅此而已。注意,你沒什么好苦惱的,你的人生價值又不是必須在這份工作里找到。 最重要的是:在摸魚之外,花時間向外拓展,收集信息,拓展人脈和資源。 如果你能堅持這么做(而又不是頂級懶和笨——你當然不是),大概率能找到一些更好的機會。到那個時候,讓這份摸魚工作變成你收入模塊的一部分,甚至有一天你都不屑于要這個模塊,直接斷舍離掉。 2、賽道最重要 如上所說,如果是沒什么意思的摸魚工作,那重要的是別加班賣了命。 但如果是自己看好的行業(yè)、有潛力的賽道呢? 這個時候,不僅可以賣命,順便薪水低一點也可以接受。 從低價值賽道切換到高潛力賽道,總要有一個起步階段。這個時候,哪怕在之前的賽道有很多經驗,現在當小弟打雜都可以。關鍵是,能一只腳先踏進來,開始積累資源。 這就是我今年準備做的事。 如果賽道確實夠好,一段時間之后總能賺到錢,而且可能效率遠高于原來的賽道。 以上就是我現在對「職業(yè)」想法。 今天把這兩點想法發(fā)在了朋友圈,有朋友問:怎么判斷賽道好壞呢? 這個問題提沒法回答,因為你要的東西不一樣。 如果“穩(wěn)定性”是你最看重的,那么體制內就是最好的賽道。所以這取決于你的目標。 說說我自己的判斷標準。我對于工作的標準很簡單:賺錢。 廢話,如果不是為了賺錢,我才不工作。我有無數喜歡的事情可以做,干嘛非得工作。 對我來說,工作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賺錢。我為什么一定要通過工作實現人生價值呢,我通過寫作不可以嗎?完全可以。 所以,我不把人生意義之類太多的東西附著在工作上??紤]賺錢,那么選賽道的標準就兩條: 以上就是我想到的。 最后,為了避免大家錯誤借鑒我的觀點(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適用),重申三個重要前提: 2、我不把工作視為賺錢的唯一方法; |
|
|